第8课《柳叶儿》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下) (3)doc初中语文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柳叶儿》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下) (3)doc
初中语文 (1)
A 基础储备卷
时刻〔45分钟〕分值〔50分〕
1、依照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9分〕
lēi〔〕紧凉sōusōu〔〕菜糊糊zhōu〔〕
涩〔〕噌噌〔〕逞能〔〕
捋〔〕攥〔〕着兀〔〕地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8分〕
卷〔〕_________ 折〔〕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咽〔〕_________ 担〔〕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讲明文中的以下词语:〔12分〕
兀地〔〕舒展〔〕
品尝〔〕逞能〔〕
中意洋洋〔〕赞扬〔〕
4、选词填空:〔8分〕
①天蒙梦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潮湿润的_______〔冰凉、清凉、阴凉〕。

②最好吃的因此是用它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放一_______〔瓢、勺、杯〕油。

③河水慢慢地流着,_______〔安静、安静、宁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然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

④关于柳,人们又是_______〔写诗、作诗、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扬它的多姿。

5、文中〝我〞把〝太阳〞讲成是〝肉做的大樱桃〞明白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
A、这是〝我〞童心未泯的表现
B、那时因极端饥饿在〝我〞头脑中的条件折射
C、远望太阳,那个比喻专门形象、生动而美好
D、因为淘气,因此生活充满了欢乐和笑声
6、对我〝挨骂〞、〝挨打〞却感到〝美滋滋〞的细节明白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5分〕〔〕
A、那时候农村的教育方式值得商榷
B、家人的〝打〞和〝骂〞中包含着对子女的爱
C、小时候我们都会经历的生活,父母总是专门严格
D、表现了家长的担忧和〝我〞因爬树本领的自豪感
7、对〝我和三叔常常一大早去抢柳叶儿〞的细节明白得最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
A、清晨是柳叶生长中的发芽期,又嫩又好吃
B、因为生活清贫却又不想让他人看见,因此只得偷偷进行
C、村里吃柳叶儿的人实在太多,争取早起在不人之前抢到
D、当时饥饿专门严峻,〝我〞的童年生活专门苦涩
B 综合提升卷
时刻〔45分钟〕分值〔50分〕
1.依照课文填空。

〔10分〕
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潮湿润的。

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后,踩着村边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飘着一团晨雾的小河边。

河水慢慢地流着,安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然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

三叔先找到一棵树,大致认为值得上吧,就叫我过去。

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甩脱了鞋。

.脚丫子猛
地踩到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

我赶忙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

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的。

树上的露珠滴进颈项,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

2.选词填空。

〔8分〕
①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A. 是;B. 即;C.既)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会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

②在我国夏、商、周三代,并没有诽谤罪。

那时候,〝诽谤〞二宇,原是个褒义词,意指民众关于国家政事的自由议论。

百姓诽谤天子,即对政事提出批判,是一种合法的 (A权益;B权力;C权益),周厉王把诽谤自己的人杀掉,最后被民众赶到国外去了。

③由于加拿大及中国之间没有引渡协议,处理赖昌星一案只能从外交及加拿大的移民制度两个途径。

赖昌星目前正在加移民制度下设法谋求胜诉, (A因此;B因为;C因而)该制度最终会决定嫌犯会否被遣返回国。

④据统计,近年来, (A通过;B通过;C由于)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江苏公务员累计人数共2191人,江苏省各级行政机关共辞退公务员600多人,公务员辞职900多人。

3. 用简要的话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10分〕
4.文句明白得与品析。

〔16分〕
①第五段中什么缘故讲〝吃到一个豆儿,满内心香得不行〞?豆儿是吃在嘴里的,怎会香到内心呢?
②〝因此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亮。

〞这句话是有意夸张,依旧写的真实的模样?这句话写出了〝我〞吃柳叶儿包子时什么样的状态?
5.选出对课文明白得有错的一项。

〔〕〔6分〕
A. 文章描写了童年时代,在那严峻饥饿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写了对柳叶儿的专门的感情。

B. 课文的语言饱含感情,〝苦中略带些涩〞的味道贯穿全文,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表面是写〝乐〞,童年的〝我〞却没有感到〝乐〞,这差不多上苦的味道。

C. 课文的语言十分生动,专门有感染力,如开头对看柳叶儿、摘柳叶儿、品尝柳叶儿的描写,就给人以一种饱含感情的感受。

D. 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

那个比喻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头脑中的折射:太饿了!随时都会想到〝吃〞,真期望太阳是〝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多么好吃啊!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中又掺进了多少苦涩!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时刻〔45分钟〕分值〔50分〕
我交给你们一个小孩
张晓风
①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讲:
②〝再见!〞
③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翌日。

④我事实上仍旧能够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

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如何讲是有其归还期限的。

⑤他欢然地走出长巷,专门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

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细细的朝阳而落泪。

⑥想大声地告诉全都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惧怕为何物,我却是明白的,我开始惧怕自己有没有交错?
⑦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然而,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倒我的小孩,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

⑧我不曾搬迁户,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小孩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然而,学校
啊,当我把我的小孩交给你,你保证给他如何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

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如何样的青年?
⑨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因此,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小孩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依旧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依旧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小孩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假设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⑩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如何样的呢?
1.以下讲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5分〕
〔A〕本文选材以小见大,反映了父母和社会对小孩教育的责任,令人回味无穷。

〔B〕本文多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C〕本文开头与结尾前后呼应,渲染了母亲对小孩成长的焦虑之情。

〔D〕文在结构上突出的特点是目是倒叙法的运用,巧设悬念,耐人寻味
2.文章第⑤段中,〝欢然〞和〝循规蹈矩〞反映了小男孩当时如何样的心理?〔8分〕答:欢然:
循规蹈矩:
3.文章第⑧段加点的〝你〞指代的是什么?这是什么缘故要用第二人称〝你〞?〔8分〕4.〝我〞尽管将小孩交给社会,但仍有许多担忧,其中第⑨段要紧写了〝我〞的哪些担忧?〔8分〕
5.〝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依旧哺之以糟粕〞中〝琼浆〞〝醍醐〞在文中共同的意思是。

〔5分〕
6.作者将母子关系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你同意这一讲法吗?什么缘故?(16分〕
A 基础储备卷
1、勒飕飕粥sè cēng chěng luō zuàn wù
2、卷〔 juǎn 〕卷心菜折〔zhé 〕折断
〔juàn 〕卷子〔shé 〕折本
咽〔yān 〕咽喉担〔dān 〕担保
〔yè 〕呜咽〔dàn 〕重担
3、兀地:突然。

舒展:不蜷缩,不皱。

品尝:认真辨不,尝试。

逞能:显示自己能干。

中意洋洋:称心如意,专门中意的模样。

洋洋,中意的模样。

也讲〝洋洋中意〞或〝中意扬扬〞。

赞扬:颂扬赏识。

4、①清凉②勺③安静④吟诗
5、B
6、D
7、C
B卷:
1.清凉淡淡冰凉凉飕飕阴凉2.BCBA3.这篇叙事散文写的是童年的趣事。

文章描写了童年时代,在那严峻饥饿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写了对柳叶儿的专门的感情。

4.①那个地点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更加生动地写出了〝我〞难得吃到如此美味的食物的心情。

②写的是真实的模样。

这是写〝我〞吃的贪欲和数量之多,也是写能够吃饱柳叶儿包子之乐趣,在那个时候能饱餐如此一顿〝美味〞,多快乐啊!但我们从中能够体会到〝我〞的饥饿、瘦削到了何种地步!5.B
C卷
1.C2.欢然:生动表现出小孩第一次独自上学时的新奇、欢乐心情;循规蹈矩:表达出小孩听话及略显可怕的心理。

3.学校;寄寓了一个母亲对学校对社会的殷切期望。

4.对猎取什么样知识的担忧。

5.精华(聪慧)6.两种讲法均可。

同意的理由:小孩最终是要独立生活的,母亲不可能陪伴终身,因而将〝母子关系〞看做〝借来的琴弦〞是有道理的,它能够让小孩更早地学会生活。

不同意的理由:不应简单地将〝母子关系〞看成是〝借来的琴弦〞,要对小孩的一生负责,不能将小孩一推了之,母亲应该不包办,但应随时拨动小孩心灵的〝琴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