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学院srtp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州学院
2014年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
项目立项
申报书
项目名称:滨城区老年社区规划与设计研究
学科类别:理科类
项目负责人:张永年
所在系、年级:建筑与城乡规划系2012级
填表时间:2013.11.13
项目类别:
☐文科类
☑理科类
共青团滨州学院委员会制
项目名称滨城区老年社区规划与设计研究
项目类别文科类( ) 理科类(√ )
关键词
(最多五个)
老年社区 规划与设计 滨城区
项目研究内容摘要(200字以内)“老年社区”是一种全新养老模式和住宅开发理念。
本课题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养老政策为基线,紧跟社会热点问题,反思社会养老现状,运用文献阅读综合、实地考察与访谈相结合、利用专业软件制作等方法,借鉴国外相关成功
的老年社区规划经验,对滨城区养老空间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置入新型养老理念及功能,力求达到以下预期效果。
①构建一个集“居住休憩、健康医疗、休闲娱乐、交流互动”为一体的混合型
新型老年人社区。
②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与深层次需求,真正实现老年人“不孤独、不依赖、不单调”,创造住宅小区养老功能附加值的理念。
③打造与滨城区城市建筑特色相融合的老年“夕阳不落城”。
项目立项依据研究意义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我国的老龄化主要呈现了以下几种特点: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域间人口结构发展不平衡;老龄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不相符。
探索、解决与老年人关系最紧密的基础性问题—居住问题是保障老年人基础生活的必要举措,老年社区的建设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
1.理论意义:破解老龄化问题、探究社会问题的空间解决思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凝聚了中国传统美德的思想。
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因此,打造新型养老社区,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迫切需求,是打破传统养老观念的社会需求。
传统的养老模式不能满足老年人对物质及精神方面的追求,新型老年人社区养老通过混合型的社区功能构建,将“被动养老”转化为“主动养老”,提高老年人自信、自立、自强的生活方式,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与深层次需求。
2.深入展开调研,对当前中国养老模式的梳理与反思
传统居家型、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已有的养老模式、场所及设施,都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创建一个政府支持、企业参与、通过市场运作的新型“老年社区”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出路。
3.实践意义:以新型社区建设为突破口,为滨城区应对老龄化及城市功能提升提供建议。
社区内齐备的配套设施、人性化的关怀、和谐的氛围、完善的管理及与时俱进的信息交流,使“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窗口.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国外:20世纪七十年代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兴建大规模的老年人居住建筑和老年人居住区,老年社区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国内:现阶段我国处于老龄化初级阶段。
尽管国内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涌现出一批老年社区。
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老年社区发展相对滞后,相关研究相对较少。
项 目 情 况 简 介
参考文献(禁止出现作者,但必须有文章题目、期刊名、卷期页码)
[1]老年人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初探[J]. 建筑创作.2011(11):252-254 [2] 老年社区的开发与规划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2007[3] 老年住宅的居住环境设计[J].住宅科技.2007(2):54-57
[4]上海老年社区规划和老年住宅建筑设计的探讨[J].上海城市规划.2007(3):5-8
项目情况简介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700字以内)
研究内容:
滨州市滨城区地处黄河下游鲁北平原,面积1040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
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也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近年,滨城区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迫在眉睫,而滨城区当前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种: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
养老模式都存在着大小不同的弊端,无法满足老年人对生活方便、居住环境优美、生活亲情化、精神生活丰富的需求。
课题从基本国情出发,结合滨州市滨城区实际养老现状,在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和需求的基础上,以无障碍理念和人性化关怀为指导,借鉴国内外经验,对老年住宅规划与设计进行详细的探讨。
此外,还从社区卫生服务、娱乐休闲服务及管理运作等方面分析老年社区的规划和开发要点。
经过资料搜集、整合,我们提出为滨城区打造一所专属于老年人的社区的建议,使其与滨城区当地的文化、经济、城市建筑特色融为一体,既展现出滨城区政府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高度关注,又展现出我们所学专业与社会热点问题的高度契合度,为滨城区打造人性化的“夕阳不落城”。
研究目标
本课题根据对滨州市滨城区老龄化现状、老年人生活状况及老年居住空间的调查分析,借鉴国内外老年社区建设的相关研究与经验,通过对老年住宅设计、社区健康服务、娱乐休闲活动及社区发展环境的分析和探讨,力图构建一个集“居住休憩、健康医疗、休闲娱乐、交流互动”为一体的混合型新型老年人社区养老模式。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课题涉及建筑学、区域规划学、心理学等学科,涉及范围广,要求准备充分,并涉
及到老年人的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考虑要充分且全面。
2.利用专业软件(GIS软件、AutoCAD、Phtoshop等)进行平面规划设计。
3.作为一种给予社会的智力支持,利用专业知识将所设计的老年社区与滨州市滨城区的城市建筑特色相融合。
4.社区建筑模型的制作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
500字以内)
从滨城区社区居住主体的特性研究开始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宜滨城区老年社区规划设计方法。
研究方法:
1.文献综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滨城区老年人的范围,了解相关老年社区资料,以此作为老年社区规划与设计研究的立足点。
2.实地考察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查看各大一线城市老年社区的规划与其设计的立足点,找寻灵感;采用实地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身份的人,征求他们对滨城区老年人社区规划的相关观点,并加入到设计灵感中去。
3.充分利用专业软件的方法
利用专业软件(GIS 软件、AutoCAD 、Phtoshop 等)进行平面规划设计等相关设计问题;
可行性分析:
1.资料收集。
我校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相关学术网站等可以为项目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
2.科研手段。
具备传统科研方法的同时,掌握了地理信息等基础软件、计算机等新技术及系实验室和GIS 实验室可提供技术和仪器支持。
3.科研指导。
指导老师优秀,责任心强,曾指导过多个相关项目。
4.项目小组。
项目组成员学习成绩优秀,搭配合理,且部分成员曾参加过相关比赛项目。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200字以内)
1.研究对象:结合国家政策与时代背景,跟踪城市发展步伐,规划设计滨城区老年社区,
并在此基础上,对社区各功能区及相关方面进行设计,让老年社区设计变成一种文化软
实力,促进每一个社会人员思想、思维的进步,由里之内,感染、影响。
2.方法:学科之间相互融通,建筑、地理专业的结合,利用软件对设计进行三维模拟,定
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3.研究思想:打破传统惯性思维,结合时代背景,人文与理性相结合,使我们年青一代更
加注重对老年人养老问题。
经费预算及说明
科 目
申请经费备 注(计算依据与说明)
1、科研业务费
450(1)测试/计算/分析费
75
计算分析费:25×3(2)调研/文献/信息传播费
375
车费:50 生活费:55×5资料购买打印费50
(3)其他
02、实验材料费
550
(1)原材料/试剂/药品购置费
550
绘图纸张:20×5 绘图笔:50
模型材料:400
(2)其他
03、仪器设备费150(1)购置150
大型移动硬盘:150
(2)试制项 目 情 况
合 计
1150
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研究计划:
2014年1月—2月下旬(寒假期间)
梳理与本项目相关的各种理论,熟悉相关计算机软件的操作。
2014年3月上旬—4月下旬
了解并熟悉滨州市滨城区老年人生活状态和需求,多渠道了解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并对老年人的分析和理解为下一步探究方案的制定打好基础。
2014年5月
实地调查,走进潍坊老年人公寓,从老年住宅设计、社区卫生服务、娱乐休闲服务及社区管理运作方面开展调研活动,从开发和规划新型老年社区、发展社区养老模式的着手,借鉴好的经验,运用到本次设计当中。
2014年6月
数据的整理,老年人社区规划草图的设计。
2014年7月—8月
基于以上成果进行建筑模型的制作。
并最终以设计图纸、文字报告、建筑模型模型相结合进行成果展示。
2014年9月
与老师及设计院专家共同探讨老年人社区的规划与设计的可行性与不足,并进行修改、完善。
2014年10月—11月
进行课题各个事项的复查,对方案进行整体完善;撰写相关论文。
研究结果:
1.撰写相关调查报告,并对资料结果进行系统分析,进而得出相应的合理结论与计划。
2.设计社区相关的规划图与建筑物设计图。
3.得出最终方案,并制作出一份老年人社区建筑模型。
姓名
张永年
性别
男出生年月
1991.05
民族
汉
项目负责人情况
所在单位系2012级地理科学专业
联系方式
183********姓名
性别出生年月所在单位
项目分工闫孟佳女1993.10.06系2012级地理科学专业
前期资料的收集
与整合毛立楷男1993.06.19
系2012级建筑学专业社区平面方案的布局规划设计周均法男1992.11.28 系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
社区基础设施的布局规划项目组其他成员情况
朱宏男1993.01.24 系2012级建筑学专业社区建筑模型的制作姓名宋芙蓉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6.09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
城市与区域规划
所在单位
姓名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研究方向
指 导 教 师 情 况
所在单位推荐人姓名
左登华
推荐人职称
教授
推 荐 意 见
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
团总支意见
团总支书记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党总支意见
党总支书记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