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选题(请将选出的正确答案填在答题栏中,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
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这表明()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④社会离不开个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肖雪在日记中写道:“走进学校,我们是一名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回到家里,我们是子女,尊重父母,为和谐家庭出力;身处社区,我们是居民,自觉爱护我们的
居住环境……我们就是变形金刚,在生活中扮演着各种角色,感受着生活的丰富多彩。
”肖雪这段话表明()
A.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始终具有一种身份
B.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是相同的
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3.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逢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
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旨在告诉我们()
A.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以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
B.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
C.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D.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4.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
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谦让
②分享
③帮助他人
④关心社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18年3月,某校师生带着研学课题踏上“长征路”,开启了
研学之旅。
师生们拜访了“屯堡文化之乡”,接受了遵义红色基因的洗礼……本次活动的
目的是知识科普、体验考察、励志拓展、行知合一。
这一研学活动()
①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学以致用
②搞噱头,冲击了课堂教学
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八年级(3)班同学想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邀请学习成绩较好的八年级(2)班同学王
芳介绍学习经验。
对此,王芳应该()
A.主动谦让,把介绍学习经验的机会让给别人
B.与大家分享学习经验
C.拒绝邀请,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竞争
D.欣然接受,因为这是出名的好机会
7. 寒冬的开封,有人在外卖平台点了50份热粥,备注:“麻烦将粥就近送给路边除雪
的环卫工人和正在送外卖的小哥。
”接单的店长一看,悄悄给这份订单又加了量。
送餐
员也没一人独吞,立马将生意分享给十个同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社会生活充满是非善恶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④我们要倾力奉献社会,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网络可以及时传送文字、声音、图象,已经成为我们人际交往
的新途径。
我们通过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方式,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思想、互相学习。
由此可见,网络()
①可以满足我们的一切需要
②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③是虚幻的,无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真正的便利
④能促进人际交往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9. 如图的漫画告诉我们()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
②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受限制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2018年4月2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沉迷网络紧急通知》和《致全国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
因此,我们应该()
①远离网络,对网络说“不”
②提高警惕,练就一双“慧眼”,分清信息的良莠
③远离网络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
④躲开家长和老师上网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1. 当前流行的网络直播是指利用互联网,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形式向公众持续发布实时信息的活动。
图中信息主要告诉我们()
①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参与社会生活
②要善于辨别,远离不良直播平台
③网络直播容易造成自己隐私泄露
④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取缔网络直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 中学生娟娟最近迷上了微信,她在微信中“认识”了一个昵称为“草原孤狼”的微友,在微信中不慎泄漏了家庭信息,使家庭财产险些受到损失。
如果你是娟娟,你会()
A.从此以后拒绝使用微信
B.请朋友找到这个“草原孤狼”痛打一顿
C.今后只与本班同学交友聊天
D.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13. 俗话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③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④良好的秩序能保证人民安居乐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 下列对规则理解错误的是()
A.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B.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懂规则、守规则十分重要
C.生活中每一种准则都差不多,无特殊行为规范
D.社会生活规则有有形和无形两类
15. 机动车过斑马线要礼让行人,这不仅是一项基本礼仪,更是一条法律,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说明了()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③所有司机的规则意识不强,容易危及行人安全
④规则的完善能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部分(55分)
16. 【亲近社会】
某中学开展了以“规划未来,成就梦想”为主题的生涯规划社会实践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为青少年群体提供实践平台的企业包括:国美电器、中国平安、中国电信、淮南矿业集团等十五家企业单位。
(1)假如你参加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你认为这是不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
(2)我们应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3)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亲近社会、了解社会生活?
17. 【奉献社会】
某校中学团委牵头,常年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许多青年团员和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为社会作贡献、培养亲社会行为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请你回答:
(1)他们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精神?
(2)说一说你自己参加过哪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3)简要分析中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有什么意义?
18. 【做网络的主人】
材料一表是爷孙生活方式的对比情况
材料二随着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的兴起,网络成为人们阐述思想、表达诉求的重
要平台。
但是,众多虚假信息鱼龙混杂,不少低俗、恶俗信息充斥其中。
网友被忽悠、青少年被毒害、是非被扭曲的事时有发生,网络大环境也被污染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请说说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危害。
(3)结台材料和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做网络的主人。
19. 【案例探究】
材料一:2017年春节,张某携家人到宁波雅戈尔动物园游玩。
为逃票不顾警示牌提示
私自翻墙入园,不幸落入虎口,命丧黄泉。
材料二:我国每年因不守交通法规而发生的交通事故数百万起,造成数万人死亡或受伤,但很多人却忽略了交通事故这只“老虎”。
实际上,“交通事故猛于虎”。
(1)张某命丧黄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对我们认识自由和社会规则的关系有何启示?
(3)为避免上述悲剧的发生,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