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委员会负责人日前宣布,黄河历史上首次调水调沙试验将于7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 神话故事所发生的年代不详,只说在很久很 久以前,没有天没有地,整个宇宙是混浊一 团。突然间窜出来一个巨人,他的名字叫盘 古。他手握一把巨斧,用力一劈,把混沌的 宇宙劈成两半,上面的是天,下面的是地, 从此宇宙有了天地之分。盘古完成了这样一 个壮举,累死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 眼变成了月亮,毛发变成了森林和草原,骨 头变成了高山和高原,肌肉变成了平原与谷 地,血液变成了河流。
黄河利津断流情况统计
年份
断流时间(月日)
断流天数
最初
最终
1972
4.23
6.29
19
1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5.14
7.11
20
1975
5.31
6.27
13
1976
5.18
5.25
8
1978
6.3
6.27
5
1979
5.27
7.9
21
1980
5.14
8.24
8
1981
5.17
6.29
36
1982
6.8
6.17
10
1983
黄河公益图片
黄河的文化
许韶立、王庆生在《论地理环境与河洛文明》《洛汭与河图洛书》,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3月)一文中指出地理环境中的气候、 地形、河流、土壤、矿产、能源等自然条件因素在文明起源时期具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河洛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条 件方面富于差异性,又有多样化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古人类活动与 文明的萌发。河洛地区有黄河、洛河、伊水等众多河流,共同冲积 形成了肥沃的伊洛盆地,是文明天然的摇篮,盆地边缘则有伏牛、 嵩山、秦岭等山脉,是人类生存的天然屏障,伊洛盆地中发达的水 系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能,便利了 交通,而且河流还能起到军事上的防御作用,河洛地区披山戴河, 自古为“天下之中”,先后为九朝统治中心,孕育了发达的文明, 其中地理因素有很关键的影响。河洛地区肥沃的黄土不仅利于农业 生产,而且便于城市建设。河洛地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文明的产 生提供了物质条件,繁多的野生动物使史前畜牧生产逐渐发展,而 丰富的铜矿资源使河洛一带首先进入青铜时代。河洛地区多样化的 地理环境还使劳动生产多样化,对劳动分工与产品交换有影响,使 河洛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时代多样化的经济模式。
为保证试验的成功,黄委会要求下游浮桥要全部拆 除,并堵截滩区内串沟,确保滩区不出现漫溢。
黄河环境
至1996 1988年年的9年间,黄河 源头地区水量比正常年份减少 23.2%,共计少来水277亿立方米, 1997年后源头地区还出现了断流; 连年持续干旱,降水减少源头河 流量得不到补给;分源头的湖泊 现现萎缩碱化,盐湖化,甚至干 涸,有些湖泊由外流湖变成内流 湖。全县4000多个湖泊已有2000 个干枯
6.26
6.30
5
黄河古今诗词 华夏江河第一湾,横裁秦晋聚层峦。 三峰让道川塬小,九曲抱关峡谷寒。 脚下轻烟呈五彩,眼前浊浪越千年。 脱缰怒号东流去,万里涛声万里天。
黄河成语 (
不到黄河不死心。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谚语
圣人出,黄河清。 不到黄河不死心。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历史
黄河委员会负责人日前宣布,黄河历史上首次调水调 沙试验将于7月4日正式实施。该试验将历时10天,它是 近代治黄人探寻自主调控黄河泥沙的一次科学实践。 据济南市黄河河务局的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调水 调沙试验主要是通过调控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来探寻黄 河下游不淤积的临界流量和临界时间,并达到对下游河 床冲刷的目的。根据数次模型实验和计算结果,并经专 家反复研究和论证,确定这次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 试验的下泄流量将控制在2600立方米/秒,主调时间为6 天,整个过程不少于10天。
黄河的历史故事
双十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撕毁《协定》,采取反共灭共政策,于1946年6月26日,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出动160万 大军,向解放区展开全面进攻,叫嚣三至六个月打败人民解放军。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和军事原则整 个形势。经过一年的战斗,收复了解放城市153座,歼灭国民党军队制定了战胜国民党军的政治方针120万,彻底粉 碎了。 在此蒋介石的全面情况下,毛泽东又及时制定和重点进攻了“举行全国性的反功,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 国民党区域”的战略方针。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13万晋鲁豫解放军主力部队,强渡黄河,挺进中原, 吹响了全国大反攻的进军号角。当时,西从今范县的李桥、林楼,东至今台前县的孙口、张堂,在上下300里的战 线上,渡河作战。 6月28日,同时野战军二纵队已开赴林楼渡口,30日傍晚,开始向南岸重炮轰击。天黑停止炮击后,南岸敌人无任 何反应,于是派一小船到南岸侦察情况,结果敌人全部跑掉。北岸得知情况后,令36只大船一齐开发,连夜抢渡, 们师师长陈颐鼎、副师长罗哲东和故五十五师副师长李明亚。继之越过黄泛区、沙河、汝河、淮河,于8月下旬进 入大别山,建立了领有33个县的鄂豫皖根据地,从而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把战线推到长江沿岸,直接威协着南京 和武汉轰炸,但战士和水手,仍奋勇前进。10日后,主力部队已全部渡过黄河。 孙口是主要渡口,6月30日,刘、邓等首长来到寿张,随之到渡口进行视察,河防指挥部政委郭英向刘、邓首长详 细汇报了渡河准备工作后,即回司令部驻地,研究渡河作战方案。是日晚,以猛烈炮火,突破了敌人黄河防线。7 月4日晚,刘、邓首长来到孙口渡口,水手驶出“爱国号”平头大船,两位首长跳上船,肩并肩地站在船头,急速 向南岸驶去。正当中流,突然,敌人两架侦察机由东向西飞来,一路投下许多照明弹。站在船头敞开外衣的邓小平 说:“敌人怕我们渡河寂寞,特给点上了‘天灯’,敌空军墨守成规,一侦察,二报告,等他叫来轰炸机群,我们 全军渡河完毕。”“是啊!”刘伯承赞同地说,“不明修栈道,怎能渡陈仓呢?这就叫临晋设疑,夏阳渡河暗嘛!” 说着两位首长相视而笑。 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先后在郓城、钜野、定陶等战役中,均取得重大胜利,共歼敌九个半旅及四个师56000人,活 捉敌七十师师长陈颐鼎、副师长罗哲东和故五十五师副师长李明亚。继之越过黄泛区、沙河、汝河、淮河,于8月 下旬进入大别山,建立了领有33个县的鄂豫皖根据地,从而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把战线推到长江沿岸,直接威协 着南京和武汉。
黄河的传说
黄河的地理
黄河灾难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为了适应全国防治荒漠化和 防沙治沙的需 要,建立符合我省省情的荒漠化监测体系,按照国家林业局的统一 部署,我省于1998一 2000年开展全省荒漠化监测工作。1999年8月上旬,省荒漠化监测 小组在黄河源头第一 县的玛多县进行了为期20天的监测工作。在玛多县的每一天,都使 我们感到黄河源头的 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黄河源头的草原正面临着退化和沙化的威 胁,源头的牧民正在 失去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