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会计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下会计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升级
李瑶
【摘 要】"互联网+"下我国会计服务行业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它需要会计人才具备更全面的职业技能、更高效的信息处理和更准 确的风险判断,亟须会计人才的转型与升级。
同时,我国会计高等教育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摇篮,需要进一步强化会计高等教育目的、升级会计高等 教学模式、提高会计师资建设水平、完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使得会计人才职业发展需求得以适应当前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高等教育
一、引言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互联网+”下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智慧社会已经成了热门话题。
信息化技 术的不断发展给会计实务带来诸多变 革,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 求,需要更全面的职业技能,更高效的 信息处理和更准确的风险判断。
根据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 要》,会计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 战,会计转型全面升级,提高实务能力 势在必然。
我国会计高等教育作为会计人才 培养的摇篮,需要适应当前的会计职 业岗位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强化会计
高等教育目的,升级会计人才培养模 式,提高会计师资建设水平,完善会
计人才评价体系,使得会计人才职业 发展需求得以适应当前社会日新月异的 发展。
二、“互联网+”下会计职业 岗位的转型与升级当前,纵观我国整个会计服务行 业,会计人才众多,但是却存在严重的 需求供给配比失调问题:高端会计人才 供不应求,普通会计人才供大于求。
存 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当前“互联网 +”条件下,企业对会计职业的工作需 求发生实质性改变,不再仅仅是简单的 会计核算需求,更多的是对企业管理方 面的建议需求。
“互联网+”下会计职 业岗位的转型与升级表现在:程式化的 基础工作向信息化转型升级、创新型商 业模式要求会计人才转型升级。
(一)程式化的基础工作向信息化 转型升级互联网新技术时代,信息传递更加
广泛、迅速、便捷,改变了人与信息之 间的连接关系,同时也改变了一些工作 的状态和方式。
会计人员不单应拥有娴
熟的会计知识,更需要拥有数据采集、
分类提取、建模分析、预测评估的能
力。
在互联网新技术时代,更加强调信 息公开、披露透明,平地而起的众多的
数据平台提升了数据的丰富性和信息的 可见性,会计人员需要利用传统的会计 核算工作积累的信息和网上搜集的信息 进行整合、建模、分析、预测,最终帮
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判断。
(二)创新型商业模式要求会计人
才转型升级
互联网背景下,商业模式不断创 新,亟须会计人才的转型与升级,需要
会计人才有更全面的职业技能,更高
效的信息处理和更准确的风险判断。
对
于会计工作而言,由最初的核算会计逐
步向管理会计转型,即从原先的程式化 的基础核算工作逐步向管理工作转型。
同时,当前的商业模式要求会计人才的 知识更加多元化,拥有经济、营销、法
律、政治等知识也有助于风险评估分
析,从而能更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 依据。
可见,在“互联网+”下,会计人
才不仅需要有最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
而且需要有信息处理能力、方案分析能 力、风险判断能力、决策建议能力,方 能使得其由供大于求的会计普通人才向 供不应求的会计高等人转型与升级。
三、“互联网+”下会计高等 教育的转型与升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会计高等教 育实现了较大的突破,从单一化逐步走
98 ECONOMIC & TRADE
UPDATE
向多元化。
从单一的“公办”向“公办”、“民办”、“公民合办”、“中外联合办学”等多元化转变;从单一的 “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向“普通”、“高职”、“成人”、“继续教育”等多元化转变;从单一的"本科”向“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元化转变。
每一次会计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升级都给会计人才培养打开新的局面。
“互联网+”下,会计职业需求发生变化,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应随之改变,强化会计高等教育目的、升级会计高等教学模式、提高会计师资建设水平、完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方可培养出更多高端会计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强化会计高等教育目的,理论学习要以实务为导向
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目的设立必须以实际会计岗位需求为依据。
虽然当前会计职能亟待转型升级,但培养会计高级人才仍需要以会计核算理论学习为基础。
互联网新技术下,会计实务操作跟以往简单程序化的实务操作有所不同,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
故而,当前会计高等教育更应强化教育目的,基础理论学习仍然是重要的奠基石,但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以实务为导向,才能提升高校学生的会计实操技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会计工作的需求。
(二)升级会计高等教学模式,加强网络立体化实践教学
高校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目的设立的具体实践。
只有不断升级教学模式,才能满足持续更新强化的高等教育目的。
互联网新技术下,高等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应满足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更全面的职业技能,更高效的信息处理,更准确的风险判断。
培养学生的会计信息化处理能力,需要引入新型“互联网+会计”教学模式。
当前,虽然有不同形式的在线教学,但内容实质主要还是简单理论知识灌输。
高校升级教学模式,应构建信息化课程体
系,加强网络立体化实践教学、弓I入虚
拟社交网络、进行角色扮演,强化学生
信息化会计实操能力培养。
(三)提高会计师资建设水平,培
养技能型会计教师团队
高校教师师资水平是高等教育目标
设立的重要保障。
只有培养出专业化、
多层次、科研型、技能型教师团队才能
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互
联网新技术下,对会计实务的操作有了
更高的技能型要求,需要会计人才具备
“互联网+会计”技能,会计教师自然
也不能停留在过时的知识和技术上。
而
今会计教师缺乏对互联网下新型会计实
务操作的跟踪学习,无法将最近的互联
网新技术结合会计操作带到课堂进行教
学,难以实现新型“互联网+会计”教
学模式,高校必须加强互联网技术下的
会计教师的信息化会计技能培养,方能
给社会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会计高级
人才。
(四)完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丰
富人才评价的考核形式
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是检验高等教育
目标实现的重要结果。
只有丰富人才评
价的考核形式,不单以一纸试卷分数论
高低,方能全面评价会计人才。
互联网新技术下,会计人才培养
更应该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形式更应该多
元化。
但是当前高等院校对学生的评价
普遍还是以期末考试单一的试卷成绩为
主,并不足以体现知识掌握以及运用的
情况。
完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要善于运
用互联网新技术,许多网络教学平台已
经能够满足考核形式丰富性、考核手段
多样性、考核内容科学性。
以“学习
通”为例,可以进行课前预习、课堂
签到、课堂提问、课后练习,并且签
到、投票、选人、抢答、主题讨论、测
验、问卷、分组任务等所有教学活动都
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完成,同时留下成绩
记录。
运用这些互联网新技术,不但可
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
程度,而且可以完善会计人才评价体
系,丰富人才评价的考核形式。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
时期,对更高层次的智力工作者,有更
具价值的创造力的高端人才的需求日益
增加。
会计服务行业亟须改变高端会计
人才供应不足,普通会计人才供大于求
的现状。
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满足社会发
展的种子型人才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关
键。
在分析“互联网+”下会计职业岗
位的转型与升级后,明确高等教育转型
升级的措施,强化会计高等教育目的、
升级会计高等教学模式、提高会计师资
建设水平、完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方
可培养出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新型高端
会计技术人才,为我国的高速发展提供
坚实的人才保障。
(安徽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
231201)
参考文献:
[1]徐飒.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的探讨卩时代经贸,2018⑺.
[2]孔祥银.高职与应用本科会计专业“3+2”联
合培养有效衔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17).
[3]苑泽明,李田,孙钰鹏.互联网新技术时代会计
高等教育的改革路径一一基于供需错配的分析
视角J|.会计研究,2018(8).
[4]王亚男,梁毕明.“互联网+”对会计研究生教
育的影响口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
⑸本刊编辑部.互联网环境下的会计高等教育改
革论坛召开[J].会计之友,2017(18).
[6]李小奕.“互联网+”时代会计高等教育改革
路径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8).
作者简介:李瑶(1990—),女,安徽六安
人,研究生学历,助教,安徽外国语学院国际
经济学院会计系教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ECONOMIC&TRADE UPDATE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