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让更多灯泡亮起来_青岛版(六年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更多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让更多灯泡亮起来》它是在学习了《灯泡亮了》的基础上,尝试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接亮更多的灯泡。
包括两个教学内容:使用灯座的小灯泡和点亮更多的灯泡。
试图让学生经历接亮更多的小灯泡的过程,提高在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了上两课后,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电的知识。
关于电路,学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验,能够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了
【设计理念】
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小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交流中要学数学、会学数学和乐学数学,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完全电路能够使用同样的材料,而且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接亮更多的灯泡,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结果;用符号表达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激发学生对电的知识的兴趣,培养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掌握使用多种方法和材料接亮更多的灯泡
学习难点:用多种方法和材料接亮更多的灯泡
方法指导:观察比较,讨论发现。
知识链接:点亮一个小灯泡
课前准备:每小组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1个电池盒、4根电线和1个干电池。
记录纸,记号笔。
学习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够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了,并画出实物图。
2、用手指比画电流流动的路线,说说怎样使灯泡发光。
二、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使用灯座的小灯泡
1,小组观察小灯座和电池盒的构造并想想它的好处
2、学生体验用小灯座和电池盒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样装到灯座上去的?
(3)电线怎么连?(指出弹簧处的最佳连接方法)
知识点二: 设计“点亮两个小灯泡”的简单电路图
1、向学生提供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1个电池盒、4根电线和1个干电池。
2、小组合作尝试。
(1)怎样点亮两个小灯泡?根绝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2)动手实验,根据所想的电路图连接,检验2个小灯泡能不能接亮。
3.小组交流
有几种连接方法?为什么这样连接?电路怎样接通?电在这个电路图中是如何流动的?能不能使两个灯泡都亮起来?
三、课堂展示。
(检查复习与预习,进一步学习新知。
)
1,各个小组派代表说说灯座和电池盒的构造和好处。
2、怎样点亮两个小灯泡。
比一比,哪组想到的办法多?并请各组将设计好的电路图贴到黑板上。
3.各小组用其他组的方法去连接,指出能不能使两个灯泡亮起来
四、课堂练习小测
每个学生在小组里个人单独尝试连接。
使两个灯泡亮起来,并画出自己连接的电路图,说说电在电路图中是怎样流动的。
五、质疑与反思。
1,强调不能在家中用交流点做这个实验。
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要注意什么地方?
六、作业:
为什么刚才有的电路不能使灯泡发亮?哪里出现了问题?怎样才能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为下节课做准备。
教学反思:
课前复习部分:通过复习怎样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和简单的电路图,为学习本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前预习和课堂展示:也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
主要以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交流的形式进行。
让学生认识了电池盒和灯座的构造和作用,掌握了用多种方法使两个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使学生明白到一个完整的电路能够使用同样的材料,而且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重视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同学们在观察、操作、交流活动中,逐步掌握知识,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课堂练习部分:通过学生个人单独操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切切实实的掌握,进一步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之中,同时也能检验到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作为一个引导者,鼓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