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llegro的DDR2分析讲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Allegro的DDR2分析讲座
作者:Golden Qian日期:2007-11-8
1:概要
近些年,随着存储器接口的高速化,在接受端如何保证信号完整性和时序的要求变的困难。

特别是DDR2 ,随着数据传输的提高,延迟和设计容差的减少,仅仅几十个PS的建立时间,保持时间,skew时间,使设计越来越复杂。

这里,我们就介绍下DDR2设计的简单原理,以及如何使用ALLEGRO对DDR2进行仿真。

2:DDR2设计课题
自DDR SDRAM以来,由传统的同步时钟方式,转变成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同时进行数据采样的方式,由于这种方式,BUS数据的传输速率才有可能得到提高,不过,设计的延迟和时序要求更严格了。

图1.源同步方式
图2:一般的时序要求
参考文献「Technical Note DDR SDRAM Point-to-Point Simulation Process
Micron Technology,Inc」
根据Micron公司的资料,数据率为533Mbps的DDR2,大约有585ps左右板级的设计budget,如果扣除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的budget以后,可供给线路延迟的budget仅有30ps左右,仅使用数据线等长操作,已不能符合要求。

同时,从DDR2采用了的机能之一——ODT(On-Die Termination)。

所谓ODT,是在DRAM内部有终端电阻,DRAM是主动的状态的时候启动ODT,是待机状态的时候ODT关闭的机能。

根据这个,能降低信号的反射,提高信号质量,降低功耗。

不过,最适合的终端电阻器的验证变成必要。

图3:ODT的结构
3:DDR设计流程
下图为设计中有DDR2的印刷电路板的设计流程。

图4:DDR2的印刷电路板的设计流程
该图表明了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的分析和布局布线的协调关系。

4:DDR2分析过程的说明
4.1 阻抗设计
为了掌握反射和传输损耗的影响,需要在基板设计的初期阶段,确认基板制造厂可制造的层构成,进行阻抗设计。

关于阻抗设计手法,请参看[使用了Allegro 的特性阻抗讲座]。

4.2电源噪音分析
对于像DDR2这样对电源噪声要求严格的设计,必须关注电源噪音(Vref噪音)的现象,如不选择和配置最适合的bypass capacitor,稳定电源信号,设计质量将不能确保,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关于电源噪音分析手法,请确认「使用了Allegro的电源噪音分析讲座」。

4.3 板前分析
需要在布线前,进行模拟,进行最后拓扑结构等的电路验证,网络附加的约束条件的验证。

4.3.1 串话分析
像DDR2这样的高速信号传输,由于串扰噪声,波形的失真和延时变得严重。

需要进行仿真设计,考虑使用的材料和叠层构成,决定最大并行线路长度和最小导线spacing的规则,分配给关键网络。

关于串扰分析方法,请参考「使用了Allegro的串话分析讲座」。

4.3.2线路拓扑验证(反射分析)
在布线前进行信号的反射仿真,布局设计后的验证等工作,对于象DDR2一样的高速信号变成不可缺少。

关于反射分析手法,请参考「使用了Allegro 的信号的反射分析讲座」。

4.4 设计规则设定
DDR2设计,为了满足严格的时序要求,为了控制信号的延迟时间,布线变得非常重要。

印刷电路板,因为各层信号的传达速度不同,不同线路严格控制延迟时间。

因此,需要对网络设定延迟规则,手动布线和自动布线时候实时地能进行规则检查。

1:使用Electrical CSet,对网络制作延迟规则。

2:把制作的延迟规则分配给相同的网络。

3:布局布线
A:手动布线
图7:手动布线
被指定规则的网络,在手动布线的时候,左下方的显示DRC显示框,红色代表没有满足设计规则,绿色代表满足设计规则。

B:自动布线:
有规则分配了的网络,线路在自动布线的时候,会根据有关规则的进行计算布线。

图8 :自动布线
4.5 板后分析:
如果布线完成了,要进行作为板后验证工作,包含了以下内容,
需要确认转换速率和下降,
孔径大小
由于在布线产生的反射
和传输损耗位组合的码间干涉(ISI)
时钟跳动
ODT(On-Die Terminations)
以下,关于在Allegro的DDR2分析手法简单地说明
1:使用Allegro的同步BUS分析功能,设定了的巴士对应的时钟信号。

首先开始进行bus的定义:
图9:BUS信号的定义
2:进行BUS的选择和存储器的buffer模型的选择。

图10:Buffer模型的选择
3:设定和BUS关联的时钟/闸门网络。

图11:时钟/闸门网络的分配
4:设定时钟/闸门网络和BUS的网络的对应关系。

图12:.时钟网络和BUS的对应关系
5:对BUS网络和时钟/闸门网络进行激励源的设定。

图13:指定激励源
6: 如果设定完成,可以实施仿真,验证结果。

* 进行由于线路的反射和损失,ODT的阻抗的验证,信号的反射分析,用眼图来表示,进行多种ODT方式的反射和损耗的验证。

图14:ODT的验证
* 码间干涉(ISI)·时钟跳动
确认时钟跳动和码间干涉(ISI)对波形带来的影响。

图15:码间干涉(ISI)的验证* 进行数据有效眼图的确认
信号的反射分析,根据眼图的显示,进行有效窗的测量。

图16:反射眼图的验证
* Setup/ Hold 时间
SDRAM的Setup/Hold时间,标准以使用转换速率1.0v/ns的输入信号。

晶体管从High要改换为Low,需要那个晶体管的门一定量的电荷积蓄,这个电荷相当于1.0v/ns曲线下面的电荷。

图17:标准的转换速率
* 可是实际的设计,既有比转换速率1.0v/ns快的情况又有慢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按照设计转换速率需要分析。

信号转换速率快的情况,信号为了开关领域(Setup条件,从Vref到Vih(ac)间,Hold条件从Vil(dc)Vref间)非常快地变迁,要达成与1.0v/ns的转换速率信号同样的电荷领域,需要 +Δt 的时间。

图18:快的转换速率
* 信号转换速率慢的情况,为了信号在开关领域变迁非常花费时间,要达成与1.0v/ns 的转换速率信号同样的电荷领域,需要-Δt 的下降时间。

图19:慢的转换速率
* Allegro模拟结果,能用报告给出最大Setup/Hold时间。

图20:分析报告
图21:Address/command/control信号的时序表格
图22:data信号的时序表格
5:小结
针对DDR2的设计,需要采用仿真模拟,进行的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的验证,并满足严厉的时序要求。

下面是需要在仿真中考虑的因素:
* 与阻抗不连续
* 电源噪音
* 串扰反射
* 延迟
* BUS同步
* 符号间干涉
* (ISI)时钟跳动
* ODT
* Setup/Hold时间
使用Allegro设计DDR2基板的经验技术的详细设计套件分析数据,免费下载DDR设计套件:
/Articles/Download/tabid/163/Default.aspx?title=Cadence% 20DDR2%20Memory%20Design-in%20IP
推荐作为这个设计套件理解的参考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