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综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用N A表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0.5 mol由F2与Ar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质子总数为9N A
B.标准状况下,足量Na2O2与5.6 L C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5N A
C.71g Cl2通入水中,HClO、ClO-、Cl-三种微粒数目之和为2N A
D.常温下,1.5 L 1.0 mol • L-1 CuSO4溶液中阳离子数目大于1.5N A
2.如图是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关闭K2,打开K1,滴加硫酸,则装置B 中每消耗1molNa2O2,转移电子数为N A B.关闭K1,打开K2,试剂X 是酸性KMnO4 或FeCl3 溶液,均可证明SO2 有还原性C.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C和E中的试剂均取用饱和的石灰水
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硫酸的酸性、吸水性、难挥发性、强氧化性
3.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与苯甲酸苯甲酯属同系物
D .水解生成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3种
4.M 、X 、Y 、Z 、W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Y 、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 与Z 可形成XZ 2分子;Y 与M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为0.76g·
L −1;W 的质子数是X 、Y 、Z 、M 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W>Z>Y>X>M
B .常见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 <Y <Z
C .1molWM 溶于足量水中完全反应,共转移2mol 电子
D .由M 、X 、Y 、Z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5.柠檬酸(用3H R 表示)是一种高效除垢剂,现用一定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去除水垢,溶液中3H R 、2H R -、2HR -、3R -的含量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H R 的第二步电离常数()a23K H R 的数量级为410-
B .pH 6=时,()()()()32c R c HR c H c OH --+-
=>> C .2Na HR 溶液中2HR -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D .pH 4=时,()()()()22
c H c H R 2c HR c OH +
---=++ 6.一定温度下(T 2>T 1),在3个体积均为2.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
2NO(g)+Cl 2(g)=2ClNO(g) (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1:2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ClNO的转化率小于80%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ClNO)/C(NO)比容器Ⅰ中的大
D.若温度为T1,起始时向同体积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NO(g).、0.2mo1Cl2(g)和0.20molClNO(g),则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7.利用膜技术原理和电化学原理制备少量硫酸和绿色硝化剂N2O5,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a和电极c都发生氧化反应
B.电极d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C.c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N2O4-2e-+H2O=N2O5+2H+
D.装置A中每消耗64gSO2,理论上装置A和装置B中均有2moH+通过质子交换膜
二、原理综合题
8.三氯氧磷(POCl2)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药、染化。
塑胶助剂等行业。
某兴趣小组模拟PCl3直接氧化法制备POCl3,实验装置设计如下:
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除观察O2的流速之外。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控制反应在60℃~65℃进行,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佛尔哈德法可以测定三氯氧磷产品中Cl元素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xg 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待完全反应后加稀硝酸至酸性。
Ⅱ.向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 的AgNO3容液40.00mL,使Cl-完全沉淀。
Ⅲ.向其中加入2mL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Ⅳ.加入指示剂,用cmol/LNH4SCN 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VmL。
已知:Ksp(AgCl)=3.2×10-10,Ksp(A gSCN)=2×10-12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FeCl2
b.NH4Fe(SO4)2
c.淀粉
d.甲基橙
②Cl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列出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Ⅲ加入硝基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如无此操作,所测Cl元素含量将会____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9.氰化钾K4Fe(CN)6俗名黄血盐,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以某电镀厂排放的含NaCN 度液为主要原料制备黄血盐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HCN 的电离常数K a=62×10-10。
①实验室配制一定浓度的NaCN溶液时,将NaCN 溶解于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中,加水稀释至指定浓度,其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度均为0.5mol/L的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显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通过计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化池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K4Fe(CN)6,说明该反应能发生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3)系列操作B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K4Fe(CN)6可用于检验Fe3+,生成的难溶盐KFe[Fe(CN)6]可用于治疗Tl2SO4中毒,试写出上述治疗Tl2SO4中毒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为铁氰化钾K3Fe(CN)6和亚铁氰化钾
K4Fe(CN)6的混合溶液。
①K+移向催化剂___________(填“a”或“b”)。
②催化剂a 表面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硫和钒的相关化合物,在药物化学及催化化学等领域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钒原子的外围电子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钒有+2、+3、+4、+5 等多种化合价,其中最稳定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VO43-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___。
(2)2-巯基烟酸氧钒配合物(图1) 是副作用小的有效调节血糖的新型药物。
①该药物中S 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所含第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按由大
到小顺序的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2-巯基烟酸(图2)水溶性优于2-疏基烟酸氧钒配合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多原子分子中各原子若在同一平面,且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则p电子可在多个原
子间运动,形成“离域П键”,下列物质中存在“离域П键”的是___________。
A.SO2 B.SO42- C.H2S D.CS2
(4)某六方硫钒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3所示,该晶胞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图4为该晶胞的俯视图,该晶胞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列出计算式即可)。
三、填空题
11.CO2既是温室气体,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CO2为原料可合成多种有机物。
(1)CO 2可用于生产甲醇,已知:2CO2(g)+6H2(g)CH2=CH2(g)+4H2O(g) ΔH=QkJ/mol。
一定条件下,按不同的投料比X(X=n(H2)/n(CO2))向某容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CO2、H2,测得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X1_______X2(填“>”或“<”,后同),Q_______0。
②图中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A、K B、K 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③TK时,在该容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已知在10min时只改变了一个反应条件,用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
④下列情况下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气体密度不变
b.混合气休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c.消耗速率:2v(H2O)=v(CO2) (3)常温下,用NaOH溶液作CO2捕捉剂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而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Na2CO3。
① 若某次捕捉后得到pH=10的溶液,则溶液中c(CO32-):c(HCO3-)=______[常温下
K1(H2CO3)=4.4×10-7、K2(H2CO3)=5×10-11]。
② 欲用5L Na2CO3溶液将23.3 g BaSO4固体全都转化为BaCO3,则所用的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____。
[已知:常温下Ksp(BaSO4)=1×10-7、
Ksp(BaCO3)=2.5×10-6]。
(忽略溶液体积积的变化)
12.12.从冬青中提取出的有机物A可用合合成抗结肠炎药物Y及其他化学品,合成路线如图: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请写出Y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同分异构体I和J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浓硫酸的作用下I和J分别生成
和,鉴别I和J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G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______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四种不同类型的吸收峰。
且其峰面积之比为1: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写一种)。
(6)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K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M(),K 可由L()制得。
请写出以L为原料制得M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无机试剂任用)。
流程图示例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0.5mol均为F2时,总质子数为18×0.5mol×N A mol-1 =9 N A,0.5mol均为Ar时,总质子数为18×0.5mol×N A mol-1=9 N A,所以不论二者以何种比例混合,总质子数一定是9 N A,A正确;
B、标准状况下,5.6L CO2物质的量为0.25mol,与足量Na2O2反应时消耗Na2O20.25mol,其中被氧化的-1价的氧原子占Na2O2总氧原子的一半为0.25mol,其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所以转移电子数0.25mol×1×N A mol-1=0.25N A,B正确;
C、71g Cl2为1mol,含有Cl原子2mol,通入水中后,部分溶于水后以Cl2分子存在,部分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完全电离生成H+和Cl-,HClO部分电离生成H+和ClO-,所以HClO、ClO-、Cl-三种微粒数目之和小于2 N A,C错误;
D、CuSO 4物质的量1.5mol,部分Cu2+水解Cu2++2H2O Cu(OH)2+2H+,水解过程中使得溶液中阳离子数目增大,所以溶液中阳离子数目大于1.5N A,D正确;
答案选C。
2.B
【解析】A.装置B 中发生的反应为SO2 + Na2O2= Na2SO4,则每消耗1molNa2O2,转移电子数为2N A,选项A错误;B、关闭K1,打开K2,试剂X 是酸性KMnO4 或FeCl3 溶液,产生的二氧化硫能被氧化而使溶液褪色,均可证明SO2 有还原性,选项B正确;C、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C和E中的试剂均取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保证将未反应的二氧化硫吸收完全,避免造成污染,选项C错误;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硫酸的强酸性、难挥发性,二氧化硫的还原性,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性质及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正确分析题干信息为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A中制备二氧化硫,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3.A
【解析】A. 该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氧化、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故A正确;B. 该分子中含有—CH2—原子团,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C. 苯甲酸苯甲酯只含有2个苯环,该分子含有3个苯环,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故C错误;D. 水解生成酸为苯甲酸,苯甲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
有:羟基苯甲醛3种和甲酸苯酚酯,共4种,故D 错误;故选A 。
4.B
【详解】
Y 与M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0.76g ⋅L −1,该气态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22.4L/mol×0.76g ⋅L −1=17g/mol ,该气体为NH 3, M 、X 、Y 、Z 、W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M 为H 元素,Y 为N ;X 、Y 、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 与Z 可形成XZ 2分子,X 为+4价,Y 为−2价,可推出X 、Y 、Z 分别为C 、N 、O 三种元素; W 的质子数是X 、Y 、Z 、M 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
12,推出W 的质子数为67812+++=11,所以W 为Na 元素。
A. 所有元素中H 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Na>C>N>O>H ,即W>X>Y>Z>M ,故A 错误;
B. X 、Y 、Z 分别为C 、N 、O 三种元素,非金属性X<Y<Z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B 正确;
C.NaH 与水发生反应:NaH+H 2O=NaOH+H 2↑,1molNaH 溶于足量水中完全反应共转移1mol 电子,故C 错误;
D. 由M 、X 、Y 、Z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为氨基酸或碳酸铵、醋酸铵等物质,如为氨基酸,则只含有共价键,故D 错误。
故选B 。
5.B
【分析】
根据图像,H 3R 为三元弱酸,电离方程式为H 3R
H 2R -+H +、H 2R -HR 2-+H +、HR 2-R 3-+H +,随着pH 增大H +浓度减小,促进电离,曲线分别代表H 3R 、H 2R -、HR 2-、R 3-,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柠檬酸溶液电离方程式:H 3R H 2R -+H +、H 2R -HR 2-+H +、HR 2-R 3-+H +,
随着pH 值的增大,氢离子浓度会减小,促进电离, 3H R 、2H R -、2HR -、3R -在图形中
表示的曲线分别为a 、b 、c 、d ,
A. H 3R 的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K a 2=()()()
22c HR c H c H R -+-
⋅,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
与浓度大小无关,曲线b 、c 交点时,()()22c H R
c HR --=,K a 2=c(H +)≈10-4.6,数量级约
为510-,故A 错误; B. pH 6=时,溶液显示酸性,据图有()()()()
32c R c HR c H c OH --+-=>>,故B 正确;
C. 根据图示知道,Na 2HR 溶液显示酸性,说明HR 2-的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故C 错误;
D. pH 4=时,现用一定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去除水垢,溶液中含有其他阳离子,如Ca 2+、Mg 2+等,不符合电荷守恒,故D 错误。
答案:B 。
6.C
【详解】
A . 容器II 相当于是0.4mol /LNO 与0.2mol /L 氯气开始建立平衡,正反应体积减小,相当于容器I 增大了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因此达到平衡时,容器I 与容器II 中的总压强之比为大于1:2,选项A 错误;
B . 容器III 相当于是0.2mol /LNO 与0.1mol /L 氯气开始建立平衡,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达到平衡时,容器III 中NO 的转化率小于容器I 中NO 的转化率(20%),所以达到平衡时,容器III 中ClNO 的转化率大于80%,选项B 错误;
C . 容器II 相当于是0.4mol /LNO 与0.2mol /L 氯气开始建立平衡,正反应体积减小,相当于容器I 增大了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因此达到平衡时,容器II 中c (ClNO (/c (NO )比容器I 中的大,选项C 正确;
D .根据容器I 中数据可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为2
20.040.780.160.08
=⨯,若温度为T l ,起始时向同体积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NO (g )、0.2 mol Cl 2(g )和0.20 mol ClNO (g ),则浓度熵为2
20.200.200.20
⨯=5>K=0.78,所以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选项D 错误。
答案选C 。
7.C
【解析】
【分析】
A装置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且没有外接电源,所以是原电池,a极上二氧化硫失电子为负极,b上氧气得电子为正极,B属于电解池,与电源的正极b相连的电极c为阳极,N2O4在阳极失电子生成N2O5,d为阴极,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电极a为负极,电极c为阳极,负极和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
B.d为阴极,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电极d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B 正确;
C.c为阳极,N2O4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2O5,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N2O4-2e-+ 2HNO3
=2N2O5+2H+,故C错误;
D.装置A中每消耗64g SO2,即1mol,转移电子为2mol,由电荷守恒可知,理论上装置A 和装置A中均有2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和隔膜,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根据是否自发进行判断原电池和电解池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的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易错点为C,要注意B中左侧是无水硝酸。
8.2Na2O2+2H2O=4NaOH +O2↑(或2H2O22H2O+O2↑)平衡气压、干燥O2(或平衡气压和除去水,防止PCl3和POCl3遇水反应引入杂质)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PCl3气化,逸出损失b×100% [或%]3防止在滴加NH4SCN时,将AgCl沉淀转化为AgSCN 沉淀,导致多消耗NH4SCN 溶液偏小
【解析】
(1)装置A中应该为不加热条件下制备氧气,故可以利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或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下分解生成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 +O2↑(或2H2O2 2H2O+O2↑);(2)B装置的作用除观察O2的流速之外。
还有平衡气压、干燥O2或平衡气压和除去水,防止PCl3和POCl3遇水反应引入杂质;(3)根据图表信息可知,PCl3沸点较低,一旦温度过高,PCl3会大量挥发,从而导致产量降低;但是温度过低,反应速率会变慢,因此C装置要控制反应在60℃~65℃进行;(4)①实验中用NH4Fe(SO4)2溶液滴定过量银离子,当银离子反应完全,溶液中存在SCN-,遇铁离子生成红色配合物溶液颜色为红色,所以用NH4Fe(SO4)2做指示剂,答案选b;②根据反应SCN-+Ag+= Ag SCN↓可知,硝酸银溶液中剩
余硝酸银的量为,根据反应Cl -+Ag +
= AgCl↓可知,与氯离子反应的硝酸银的量为0.1000⨯40⨯10-3-cV ⨯10-3=4⨯10-3-cV ⨯10-3mol ;Cl 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100%或%;③步骤Ⅲ加入硝基苯的目的是防止在滴加NH 4SCN 时,将AgCl 沉淀转化为AgSCN 沉淀,导致多消耗NH 4SCN ;氯化银和AgSCN 的Ksp 相差不大,在溶液中存在沉淀转化,所以加入有机物覆盖沉淀表面阻断氯化银溶解平衡的转化;若无此操作则第Ⅳ消耗NH 4SCN 溶液偏高,计算出氯元素含有偏少。
9.抑制水解 碱 即水解平衡常数大于电离平衡常数,所以溶液呈碱性 相同温度下K 4Fe(CN)6的溶解度小于Na 4Fe(CN)6 过滤、洗涤、干燥
KFe[Fc(CN)6](s)+Tl +(aq)=TlFe[Fe(CN)6](s)+K +(aq) b Fe(CN)64—e -=Fe(CN)63-
【解析】
(1)①实验室配制一定浓度的NaCN 溶液时,将NaCN 溶解于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中,加水稀释至指定浓度,其操作的目的是抑制水解; ②根据K h =()()()c HCN c OH c CN --可知,K h =()()()c HCN c OH c CN -
-=()()()()()c HCN c OH c c CN c H H -+
-+=W a K K =14101106.210
--⨯⨯-=1.6×10-5>6.2×10-10,即水解平衡常数大于电离平衡常数,所以溶液呈碱性;(2) 相同温度下K 4Fe(CN)6的溶解度小于Na 4Fe(CN) 6,转化池中发生复分解反应Na 4Fe(CN) 6+4KCl= K 4Fe(CN)6↓+4NaCl 生成K 4Fe(CN)6;(3)转化池中得到固体与溶液的混合物,故系列操作B 为过滤、洗涤、干燥;(4)实验室中,K 4Fe(CN)6可用于检验Fe 3+,生成的难溶盐KFe[Fe(CN)6]可用于治疗Tl 2SO 4中毒,治疗Tl 2SO 4中毒的离子方程式:KFe[Fc(CN)6](s)+Tl +(aq)=TlFe[Fe(CN)6](s)+K +(aq);(5)由图可知,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则a 为负极,b 为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①b 为正极,则K +移向催化剂b ,故填b ;②a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催化剂a 表面发生反应:Fe(CN)64--e -═Fe(CN)63-,故答案为Fe(CN)64--e -═Fe(CN)63-。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根据流程图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易错点为(2) 相同温度下K 4Fe(CN)6的溶解度小于Na 4Fe(CN) 6,转化池中发生复分解反应Na 4Fe(CN) 6+4KCl= K 4Fe(CN)6↓+4NaCl 生成K 4Fe(CN)6。
10. +5 正四面体 sp 3 N>O>C 2-巯基烟酸的羧基可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其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AD VS
【解析】
(1) 钒为23号元素,电子排布式为[Ar]3d 34s 2,所以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 34s 2,所以外围电子轨道表达式为,其最稳定的化合价是+5,即失去所有的价电子,形成最
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原理,VO 43-中的中心原子V 的价电子为5,配
位原子O 不提供电子,带有三个单位负电荷,所以外层电子为8个,共4对,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2) ①从图中得到S 的配位数为2,所以此时S 的外层有6+2=8个电子,电子对为4,所以S 应该的杂化方式是sp 3杂化;其中含有的第二周期元素是C 、N 、O ,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应该是第一电离能增大,因为N 的2p 能级上有3个电子,是p 能级的半满稳定结构,所以N 的第一电离能反常增大,所以第一电离能为N>O>C ;②2-巯基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所以其水溶性会更好; (3)从题目表述来看,形成离域π键的要求是:①原子共平面;②有相互平行的p 轨道。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二氧化硫为平面三角形,硫酸根为正四面体,硫化氢为V 型,二硫化碳为直线型。
所以选项B 一定错误;而硫化氢的H 原子不存在p
轨道。
所以选项C 错误。
由上正确的是选项AD ;(4)晶胞中有V 为:
⨯⨯118+4=284个,S 为:⨯21=2个,所以化学式为VS ;因为该晶胞中有2个VS ,所以晶胞质量为283A N ⨯g ; 根据图4得到晶胞的面积为23a anm ⨯,所以晶胞的体积为:33a a bnm ⨯⨯,1nm=10-7cm ,所以晶体密度为321
221
283/33a 1010A
A N g cm a b a bN --⨯=⨯⨯⨯⨯。
11.> < K A >K B =K C 向体系中加入1molH 2 ab 1:2 0.52mol/L
【详解】
(1)①相同条件下增大氢气浓度提高二氧化碳转化率,则X 1>X 2;升高温度转化率降低,这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Q <0。
②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则图中A 、B 、C 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A 、K B 、K C 的大小关系为K A >K B =K C 。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最终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大于10min 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根据10min ~15min 时消耗的CO 2物质的量是0.1mol 可知消耗氢气是0.3mol ,而15min 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比10min 时多0.7mol ,因此改
变的条件可能是向体系中加入1molH2。
④a.气体质量不变,但容器容积变化,因此气体密度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b.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质量和物质的量均是变化的,因此混合气休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c.消耗速率:2v(H2O)=v(CO2)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答案选ab;(3)①若某次捕捉后得到pH=10的溶液,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10-10mol/L,根据碳酸的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可知溶液中
c(CO32-):c(HCO3-)=5×10-11/10-10=1:2。
②硫酸钡的物质的量是23.3g÷233g/mol=0.1mol,消耗碳酸钠是0.1mol。
根据方程式BaSO4+CO32-=BaCO3+SO42-可知反应后溶液中硫酸根的浓
度是0.1mol÷5L=0.02mol/L,则碳酸根的浓度是
6
7
2.510
/0.5/
0.0210
mol L mol L
-
-
⨯
=
⨯
,所以
所用的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0.5mol/L+0.1mol÷5L=0.52mol/L。
12.羧基、(酚)羟基取代反应
FeCl3溶液或溴水
9 或或HOOC
CH2Cl NaOOC CH2OH HOOC CH2OH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Y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羧基、羟基。
(2)反应③是硝化反应,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3)B是甲醇,反应①发生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I含有醇羟基,J含有酚羟基,利用酚与醇性质的差别可以鉴别I和J,鉴别试剂为FeCl3溶液或溴水。
(5)G是邻羟基苯甲酸。
①表明该G的同分异构体含有醛基;②表明该G的同分异构体含有酚羟基。
对于该G的同分异构体,当苯环侧链为—OH、—OH、—CHO时,有6种结构,
当苯环侧链为—OH、—OOCH时,有3种结构,共9种结构。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四种不同类型的吸收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1:2:2:1的结构简式为或
或。
(6)以L为原料制得M的合成路线流程图:HOOC CH2Cl NaOOC
CH2OH HOOC CH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