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下医护人员与患者抑郁、焦虑的比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环境下医护人员与患者抑郁、焦虑的比较研究
赵芮;谢玉秋;徐浩;崔立然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环境下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比较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某三甲医院在职医护人员和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抑郁患病率高于患者(χ2=4.85,P=0.028).而两者焦虑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3,P=0.91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文化程度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抑郁患病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在医院环境下,医护人员较患者更易发生抑郁.为此,医院在服务好患者的同时,需要先重视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做好医院的全面发展.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年(卷),期】2018(009)006
【总页数】2页(P13-14)
【关键词】医院环境;抑郁、焦虑;比较
【作者】赵芮;谢玉秋;徐浩;崔立然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科研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41;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案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41;齐齐哈尔医学院实验室,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41;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科研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5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是主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
而医护人员主要服务于患者。
但近些年,愈演愈烈的医患纠纷事件已经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秩序,这使医护人员不但承载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风险,也使其成为了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
本文对医院的两大主要群体进行了抑郁和焦虑评定量表的问卷调查,现得出如下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某三甲医院在职医护人员和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7份,有效回收率为93.4%。
1.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包括:Hamilton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HAMILTON焦虑量表。
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值夜班以及是否服药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2进行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中,医护人员241人,患者226人,平均年龄为(50.28 8.89)岁。
男
性176人,女性291人。
已婚者居多300人,离婚133人,其他较少。
文化程
度以专科和本科以上较多,分别为186人和139人。
高中76人,初中66人。
医护人员抑郁患病率(19.9%)高于患者(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85,P=0.028),焦虑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013,P=0.911)。
2.2 不同人群抑郁的影响因素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医护人员抑郁的危险因素有性别(OR=3.065),女性较男性更易得病;文化程度(OR=1.835),文化程度越高抑郁的患病率越高;值夜班(OR=0.240)较不值夜班的人更易患抑郁。
影响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有性别(OR=3.153),文化程度(OR=2.467),且影响的方向与医护人员一致。
3 讨论
医护人员抑郁患病率(19.9%)低于既往国内外研究水平[1]。
但高于患者(P<0.05)。
表明医护人员更易出现心理障碍。
由于频繁值夜班,长期处于睡眠混乱状态,不仅影响健康,还使人缺乏活力,也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另外,对于有些高危科室,如急诊科、神经科等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地方[2-3],医护人员承受着更加严重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
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工作积极性及工作热情[4]。
经多因素分析显示,两类人群抑郁患病的重叠影响因素有性别和文化程度。
且影响的方向一致。
均为女性抑郁患病率高于男性;这与张志全[5]等研究结果一致。
究其原因[6]:(1)生物学因素。
如女性来月经时,腹胀、疲劳易产生不良情绪。
孕期多种激素的变化也可导致抑郁,特别是高危孕妇。
许多妈妈有产后情绪障碍,症状严重、处理不当就会发生抑郁。
(2)心理因素。
女性由于长期以来的社会角色定位,导致其性格、思维方式、宣泄方式都与男性迥然不同,在承受同样压力的情况下,女性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是男性的3倍以上。
文化程度也是抑郁患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越高抑郁的患病率也越高。
可能是因为学历越高的人,知识的储备越丰富,视野越开阔,工作上升的空间就越大。
就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和责任。
随着医院多元化的改变,医护人员不单单是服务于患者,还要做科研与教学,这使得医护人员疲惫不堪,有时焦头烂额,从而导致抑郁情绪的发生。
抑郁症状是医疗事故的独立危险因素[7]。
所以,医护人员较患者更易发生抑郁是
不容忽视的。
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把更多的关注和关怀给了患者,加上医患纠纷的发生愈演愈烈,更加忽视了医护人员的处境。
使其在承受了专业压力的同时,增加了社会舆论的压力,导致了医护人员“不能说也不敢说”的工作状态,增加了抑郁发生的可能。
近些年来,恶性肿瘤在医护人员中的检出数量逐年增加,年龄也趋于年轻化,这无形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导致工作情绪紧张,或者职业倦怠[8]。
因此,医院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里发展,就需要医院
管理者在主张服务好患者的同时,切实做到对医护人员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认同其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
提高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Shen LL,Lao LM,Jiang SF,et al. A survey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among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in China[J]. Int JPsychiatry Med,2012,44(3):257-270.
[2]瞿春妹,庄妹.急诊科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和防护措施[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7):209-210.
[3]张佰乐.精神科住院部医护人员遭受患者暴力攻击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6):273-274.
[4]魏琴.急诊科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9):4-6.
[5]张志全,杨新国,李学良,等.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7A):100-101.
[6]王玉,刘紅权.五对调神颗粒治疗广泛焦虑症30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6):585-586.
[7]Garrouste-Orgeas M,Perrin M,Soufir L,et al. The Iatroref study:
medical errors are associated with symptoms of depression in ICU staff but not burnout or safety culture[J]. Intensive Care Med,2015,41(2):273-284.
[8]陆妹娟.公立医院改革需关注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22(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