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应用数学类课程教学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政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应用数学类
课程教学探索
摘要:数学课中的课程思政没必要对数学学科的原有属性去进行修改,也不
是要将数学学科或者其他学科变成思政课的模式,而是要发挥数学学科独特的德
育功能,运用品德教育中的思维体系,去把数学学科中蕴藏的一些优秀文化和价
值提炼出来,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融入理想、信念等层面的精神引领,让学生掌
握必备知识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对“思政教育”视域下的高
校应用数学类课程教学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政教育”;应用数学类课程;教学探索
引言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理念,不能算特定的课程。

课程思政其基本的含义是指
在教学过程中所任教的课程具有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及思想教育等几种功能的
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在校学生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功能。

课程思
政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有针对性、有时效性
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政教育。

围绕“课程思政”目标,高校数学学科如何开展“思政”教学,引导学生在积极认真进行学习的同时,能学会正确的做人和做事,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在平时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阐述
课程思政并不是指思政类课程,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思想,具体来看,任何一门课程在进行传授知识的同时,都应该具备思想政治教育
的作用和效果,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之外,也要对其中所包含的思想
政治元素挖掘出来,实现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的融合,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育
变为覆盖各门学科的大思政,达到全课程育人的效果。

一般来说在高职院校中所
涉及的课程门类可以分为专业课、通识课以及思想政治课,不同类型的课程有着
不同的特点和性质,同时其所具备的目标定位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
将各门课程中所具备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利用课程当中所包含的观察世界的角
度和方法来将思想政治课程与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从教学设计角度上来看,应
该将思政教育作为其中的主要目标,使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高职院
校在培养人才时,需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使命,明确自身的教育
任务,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日常教育
教学工作中,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课程中深入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将其所具备的育人作用充分体现出来,集中各方资源和力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
三观。

除此之外,要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脉搏进行准确把握,将思想政治
教育理念融入课程当中,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高职院校中的应用数学属于公共基础类课程,其中除
了会涉及数学知识以外,也能够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科学素养进行提升,数学
这门学科本身有着逻辑性、应用型和抽象性特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
性思维。

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飞快,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需要以
数学为基础,从这一点上来看,应用数学对于高职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其他
科学知识的掌握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在应用数学中所涉及的哲学思想
有着很强的普遍性,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高校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1)加强高校数学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运用优秀文化和名人名言对教育者进行感化教育,进而对相关
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进行创新。

人文教育重要核心内容就是素质教育。

数学课程是
一门基础的学科,教学内容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复杂难懂,但它是我国文化传承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知识的相关思想和方法都能够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数学家的精神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

中国数学家说过,学好数学就要不惧怕困难,不躲避困难,坚持不懈,努力
学习。

可以向学生讲授数学家成功的故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
随时随地地收获到知识,通过这样的学习环境的渲染,使学生自身的思想理念更
加坚定。

数学人文教育可以增强学生自身的涵养,还能够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
于追求科学进步的创新精神。

(2)把日常生活引入课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意识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数学的概念一般都是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可以随时看
到数学的相关知识,如定义和概念以及公式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把生活中的知
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重难点,进而有效地将高等数学和
生活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及时地观察事物,也可以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找
到问题的具体原因并解决问题。

以人口增长模型为例,可以有效地引出分离变量
的方程,学生通过学习并理解和掌握常微分方程,进而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兴趣。

又如,出租车计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出分段函数。

让学生观察自身的日
常生活,了解数学的相关问题。

教师在讲二重积分课程时,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
知识及时地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因此,通过二重积分可以统计出人口数量。

通过
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实践
(1)通过介绍离散数学学科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
数学文化素养
教师通过介绍离散数学发展历史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认识,即一切事物
都在逐步发展,以创造和解决冲突;当旧的矛盾得到解决时,就会出现新的矛盾,人们在不断解决冲突的过程中逐渐积累新的知识、技能和理论。

通过这些介绍,
学生们认识到我们祖先的智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好奇心,鼓励学生努
力学习,积极创新.
(2)教学中更注重离散数学解题思想的传授,使教学过程简洁明了
离散数学中常用的数学证据意识形态方法有:反证法、数学归因法、建构法。

在教学中,对于神学证据问题,我们首先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证据方法进行判断
学生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独立完成考试。

虽然学生们有应对离散数学考试问题
的方法,但数学逻辑分析能力却大大提高。

同时树立了自信,数学素养同时,学生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现实的科学精神学习思考、分析、发现和总结。

数学是智能学习,它提供了一种思想方法和模式以及为人类思想解放铺平道路的合理标准,其思维方式可以直接有助于思考其他非数学问题和优化思想。

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欣赏.
结束语
学习最终是学生的任务,取决于学生学习什么,他们学习的是什么,而不是教会。

取决于学生的需要,多少和什么时候学习。

在教学中,学生可以学会在老师的帮助和故障排除指导下分析和管理问题。

如何学习应自觉贯彻“加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的教育要求,积极开展思想教学与“结合知识教学与价值引导”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兹.高职应用数学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
力,2021(02):32-34.
[2]高红亚.“数学分析”中课程思政若干案例[J].保定学院学
报,2020,33(05):112-115.
[3]王丹.探究应用数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有效路径——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9):69-71.
[4]顾央青.多平台结合的应用数学课程线上教学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04):52-55.
[5]徐翠翠.“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应用数学课程教学探析[J].大学(研究版),2019(08):18-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