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_《理性之光》参考学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理性之光
课前预习
一、启蒙运动
1、背景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

2、含义
启蒙先驱们提倡用理性来判断一切事物。

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

3、高潮
18世纪中叶,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二、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1、著作及主张
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2、评价
三权分立学说是孟德斯鸠最重要的贡献,这个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三、伏尔泰:自由与平等
1、地位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既是哲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又是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2、主张
(1)提出天赋人权,建立开明君主制,让人民享有言论、出版、选举等自由。

(2)比同代的理性学者更尖锐的批判现存制度,更热情的歌颂理性;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3、影响
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四、卢梭:社会契约
1、卢梭
批判封建制度、宣传理性至上的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2、学说
阐述“天赋人权”的学说;提出“人民主权”的口号,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思维拓展】比较卢梭与伏尔泰思想主张的最大不同点?
提示:伏尔泰极力赞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当他们为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专制主义制度而欢呼的时候,卢梭已经敏锐的看到了君主立宪制的缺陷,他认为真正保障人民的自由与平等权利的,是人民直接拥有国家主权和立法权的民主共和制度。

卢梭的思想闪耀着更明亮的智慧之光。

歌德曾如此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五、康德:人非工具
1、学说
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提出了“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观点。

2、地位
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是划时代的哲学家,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六、启蒙运动的意义
1、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3、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课堂互动
重难探究活学巧用
探究问题1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延续与弘扬。

(1)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文艺复兴开启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发展的新高潮。

(2)在反封建层面上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带有更加强烈、更明显的政治革命性质,它要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或巩固政权做舆论准备,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3)在反教会方面,启蒙运动提升到自1.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资产阶级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后者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突出表现在( D )
A.反对教会的权威
B.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C.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D.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构想
2.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两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A )
然神论乃至战斗无神论的高度,并把反宗教神学的斗争与批判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直接联系起来,使反教会斗争表现出鲜明的革命性和彻底性。

探究问题2启蒙运动的影响
(1)继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后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从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来看:启蒙思想家崇尚理性,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提出以法制反对君主专制和神权专制,提倡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学说,传播科学知识以开启民智,为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一套伟大的政治构想,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即建立一个法制社会,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3)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影响: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鼓励了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
3.“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

他们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卢梭的( C )
A.天斌人权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C.人民主权 D.三权分立学说
4.在某班的一堂关于启蒙运动的综合探究课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的观点,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D )
A.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即将到来的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B.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的作用
C.鼓励亚洲部分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D.启蒙运动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图文说史
《若弗兰夫人的沙龙》图
图片说明
这幅由法国画家德比古创作的名画,描绘了18世纪法国上流社会流行的社交形式。

中间是伏尔泰
探究思考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请思考:伏尔泰的哪些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参考答案
(1)伏尔泰强烈抨击天主教会,比同代的理性学者更尖锐的批判现存制度,更热情的歌颂理性。

(2)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1.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其中,第二大定律是指
A.人文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自由主义思想 D.重商主义思想
解析:材料中的“个人利益”应该指的是“自由”“平等”等权利,要求承认尊重个人的权利,这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答案:B
2.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

”这里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是指
A.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各种定律和学说
B.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倾向自由民主,反对君主政体
解析:十八世纪是启蒙运动的世纪,伏尔泰、卢梭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即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答案:B
3.一部反映启蒙思想的著作这样写道:“如果同一个人或是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同一
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A.伏尔泰B.卢梭
C.康德 D.孟德斯鸠
解析:这一著作内容体现了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其作者是孟德斯鸠。

答案:D
4.“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该材料的核心思想是
A.人民主权B.社会契约
C.分权制衡D.天赋人权
解析:提炼材料信息材料“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据此可以分析出是分权制衡思想。

答案:C
5.在法国国家图书馆里,一个收藏着他那颗充满激情的心脏的盒子上写着:“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却是我的精神。

”“他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雨果如斯评价他。

他是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解析:伏尔泰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影响巨大。

答案:A
6.右图为法国巴黎先贤祠,是供奉法国伟人的地方,被称为法兰
西思想和精神的圣地。

伏尔泰的遗骨被迁葬到巴黎先贤祠之日,
10万人为他送葬,伫立街头迎送的人更是多达60多万人。

他被
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的主要原因是
A.他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B.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影响深远
C.他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D.他倡导“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思想
解析:A是康德的贡献,C是孟德斯鸠的贡献,D是卢梭的贡献,只有B符合要求。

答案:B
7.下图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中的著名事件:“处死路易十六”。

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论来源是
A.康德的思想 B.卢梭的思想
C.伏尔泰的思想D.孟德斯鸠的思想
解析:处死路易十六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体现,属于卢梭的观点。

答案:B
8.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人民主权,故C项正确。

答案:C
9.康德的去世使哥尼斯堡全市居民陷入巨大的悲恸中,人们连续十六天自发前往吊唁。

直到现在,加里宁格勒的年轻人结婚时,也不忘带上一束花放到康德的墓前。

下列哲学观点是康德提出的是
①人应当把人当“人”看②人生来平等,具有天赋权力③人应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解析:②是卢梭的观点,应排除,①③项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哲学观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

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拉伯雷《巨人传》材料二“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伏尔泰材料三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又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材料四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

……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千年的精神黑暗”是指什么?材料二中的“现实的黑暗”又是指什么?什么是“理性的阳光”?
(2)以材料三中提出的“原则”为基础,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学说?其历史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可以看出卢梭主张建立何种政体?
(4)材料三和材料四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参考答案:(1)宗教神学体系;封建特权和宗教特权;启蒙思想。

(2)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3)民主共和制。

(4)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教学参考
一、课标解读
1、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重点难点
(1)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2)启蒙运动的背景、特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二、备课资料
1、概念阐释
(1)理性主义: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强调要以人的思考和判断去观察问题和解决
问题,而不须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说到底,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

它丰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更具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2)“社会契约论”:是卢梭学说的核心。

他认为人是生而平等的,社会存在着人们共同利益的“公益”,为了维护这种利益,人们都要遵守契约。

他主张在社会契约面前,人们平等,以此反对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

他提倡当统治者撕毁社会契约时,人民有权推翻他。

这一主张不仅反对君主专制,而且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理论。

2、教学提示
(1)关于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注意从三方面分析:
经济基础: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阶级基础: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迫切要求推翻旧制度,为此需要制造舆论;思想武器: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新的科学理论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关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注意从共性和个性两方面分析:
共性: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倡导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理性。

个性:启蒙思想家其思想还各具特色: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伏尔泰更尖锐地批判现存制度,卢梭提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康德提出“人非工具”。

(3)关于启蒙运动的影响,应从三个方面归纳:
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启蒙运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