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法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法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出现了较大的发展。

作为施工单位,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的将自身的竞争实力提高。

建筑工程中,对建筑沉降量的观测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中沉降观测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对观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

关键词:沉降观测法;步骤;问题;建议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construction industry also have had the bigger development. As construction units, will be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to have a place in the environment, we must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 strength. Building engineering,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relates to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building engineering settlement observation method are analyzed and some problems in the observation to solve.
Keywords: settlement observation method; Steps; Problem; suggest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由于沉降导致的建筑物安全以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国家相关行业规范标准下,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对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技术进行分析,对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

1、沉降观测准备
(1)人员准备。

操作人员要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及个人修养,必须具备高度责任心,接收过专业的技能培训方能进行施工操作,人员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设备仪器准备。

观测所需的精密水准仪及高精度的铟瓦水准标尺的观测精度必须具备一定的精度方能用于施工观测中,有利于观测准确度的提高。

(3)沉降观测精度准备。

根据相关规定,选择设计要求的精度等级。

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一般都选择国家二等精密水准测量。

(4)成果整理及计算。

观测到的最原始数据应该进行整理和计算,计算时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保证原始数据的可靠性。

2、沉降观测步骤
2.1水准基准网的建立
在建筑工程中,观测沉降的时间一般比较长,因此要在施工现成全局环境下对基准网进行合理建立。

主要建立的标准如下:(1)在建筑工程周围布置至少三个水准基准点,其间距要小于100米。

(2)在工程开挖、振动及沉降区不能设置水准基准点,其埋深应该大于1.5米。

(3)水准测量方法选择国家一、二等精密水准观测。

2.2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一般情况下,要将沉降观测点布置在便于观测建筑物沉降的位置上。

横向、纵向要对称且间距以十至十五米为最佳。

如果建筑物的宽度超过十五米,要在其内部轴线上进行布点。

布置的沉降点要满足施工各阶段的观测需求,尤其是要注意在装饰装修阶段,避免将其覆盖。

因此,如果建筑存在地下车库或地下室等,可以将沉降观测点布置在其内。

2.3沉降观测的方法
(1)在进行观测之前,首先要按照施工现场内的沉降观测点及基准点布置图,将观测线路固定下来,这样才能保证沉降观测点在观测的前、后视距差是相同的,才能降低由于误差导致的观测问题,这也是在观测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2)应该在观测点固定之后进行首次观测,主要原因在于,观测点固定之后,观测的准确度会提高,对以后的每一次观测都打好基础,有利于观测精度的提高。

一般观测的结果最好是采用多次观测的平均值作为观测初始值。

(3)观测线路的控制,一般选用往返闭合控制或环形闭合控制,观测中,每一项精度指标都应该满足相对应的等级规范,在观测作业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观测过程中必须坚持四定原则,也就是观测人员要固定;所用仪器设备要固定;观测线路、位置、程序、方法要固定;观测时环境条件要基本固定。

其次,在每一观测之前,都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对于仪器设备角度出现偏差的,要及时进行校正。

(4)一般情况下,雨季观测的前后要进行联测,对水准基准点的标高要仔细进行检查,看是否出现变动,由于雨水导致建筑地基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因此在雨季前后要进行联测,并对各个水准点的标高进行检查,防止由于水准点标高的变化导致观测的不准确。

2.4平差计算
在每一次观测结束以后,要及时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检查,由于观测时受到人为或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多,难免导致观测的数据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在观测结束之后应该对数据进行归总,根据相关的标准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平差计算,保证测量的误差降至最低。

2.5汇总
首先,将沉降量观测各个阶段的数据进行统计,然后根据数据的类别进行汇总,得出该工程在各个阶段的沉降量统计表。

其次,建立起沉降的曲线坐标图,纵坐标上半部表示荷载值、下半部表示沉降量,横坐标表示时间坐标,将沉降观测点中的荷载值与相应的沉降量进行连线展示于坐标中,这样就得到了沉降曲线图。

最后,在沉降曲线图和沉降量统计表的基础上,建立起观测模型,根据观测模型就可以预测出建筑物的沉降趋势,这样就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建筑物继续出现沉降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3、沉降观测中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可以从中观察得到一些观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曲线图中有明显的反映,在某一时间内出现异常现象,这样就可以针对该时间段内观测的情况查找其异常的原因,再根据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

3.1曲线某点出现大幅回升现象
根据建筑工程中对沉降的观测,沉降曲线应该是一条单边下滑的曲线,也就是说沉降点是不会出现上升现象的。

而曲线中如果出现从某点出现急剧上升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沉降观测点或者水准点被人为的或者是外界的因素触碰导致观测点位移引起的。

3.2曲线某点出现异常回落
与上文所述相同,沉降曲线属于一条单边下滑曲线,其下滑的幅度也不可能突然加大,曲线中如果出现此类问题主要原因有两种:第一,沉降点确实是由于自身或自然因素出现了较大的沉降;第二,沉降观测点或水准点被人为的或外力因素触动导致。

3.3处理措施
出现以上两种情况时,首先应该查明其出现此类情况的具体原因,不能凭感觉进行处理,查明原因之后,要调整观测设备的位置并重新进行测量,直到测量所得的数据正确无误。

4、确定观测周期
一般情况下,对观测周期确定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根据沉降的速度来确定的,而对沉降速率有影响作用的主要的建筑物所受的荷载。

建筑工程在主体封顶前,会有大量的荷载增加,随着主体的封顶其荷载增加的速度逐渐降低,直到不再增加,所以在确定观测周期时,可以根据工程封顶的前、后两个大的阶段来进行划
分。

4.1工程封顶前的周期确定
建筑工程在封顶之前的荷载增加速率非常快,沉降的速率也随着不断增加的荷载而增加,笔者认为最佳的观测周期应该是每增加一层建筑观测一次,这样就能将沉降量与荷载值的关系及时的进行掌握,如果出现沉降异常现象,也能够及时的进行调整。

4.2工程封顶后的周期确定
建筑工程在封顶之后随着沉降量的减小,一般按照日平均沉降量来确定沉降的周期,可以参考表1来进行确定:
表1封顶后沉降观测周期表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功臣沉降观测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沉降观测数据也已经成为工程质量或工程事故最为主要的事故分析数据及方案调整的主要依据,因此,对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法的研究及管理,对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