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单元第七单元难忘的歌计划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红星歌》《送别》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认:三连音
评:成长的足迹(一)(二)
奏:竖笛练习《鳟鱼》
教学目标1.热爱国歌,喜欢经典音乐作品的演唱与欣赏,了解创作背景和时代特征,强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学习用坚定有力、感情饱满的声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红星歌》,二部合唱声音和谐、节奏整齐。

认识并唱准旋律中的三连音节奏及附点节奏,体会节奏在歌曲中的作用。

了解《国歌》创作与选定的背景以及作曲家聂耳的重要地位。

3.能看着老师的指挥,随旋律的起伏,用合适的力度和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送别》。

了解李叔同的重要贡献。

4.配合打击乐器及拟声活动,进一步体会速度、节奏与音乐作品的段落和情绪的关系,并能用合适的词语表达。

5.学习用竖笛演奏《鳟鱼》片段,巩固已学过的高音演奏技法,熟练掌握变化音升“fa”及“ti”音的替换指法。

单元第七单元难忘的歌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 认:三连音
4. 评:成长的足迹(一)
教学目标1.了解国歌的诞生过程,了解聂耳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2.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表现《国歌》雄壮的情绪,有表情地参与齐唱、合唱,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能背唱歌曲。

3.能够感受三连音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和特点,并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

重难点重点:背唱国歌。

难点:三连音。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自制三连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主备复备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由影片VCR片段导入引导学生欣赏管弦乐版《国歌》。

体验歌
曲的情绪:请你仔细听听,你是否能听出熟悉的旋律?(《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歌》) 感受歌曲的号召性、激励性、战斗性,
2.再次听赏:
思考:(1)关于国歌,你知道多少?诞生时间、背景、词曲作
者、深刻含义、积极作用?在哪些场合会听到国歌?听后有什么
感受?
(2)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国歌?
(3)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A《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
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
教学过程进行曲》,诞生于 1935 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 70 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B、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的象征。

(二)、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老师范唱。

2.引导学生随录音听好前奏,用分析、对比的方式解决歌曲第一句的弱起拍和三连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

(请学生在歌谱中标出重点句)作曲家就是运用了号角音素、出神入化的三连音、附点音符和休止符,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到了勇往直前的力量!
分析旋律、节奏特点,感受乐曲中号角式音调的力量。

从音乐角度上看,歌曲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力量?
(1)节奏上有些什么特别?除了运用附点音符、休止符,还运用了冲锋号中使用的三连音。

向学生介绍三连音的有关知
识。

(多媒体出示音乐知识)
(2)学唱三连音,边唱边划拍。

“号角音”在旋律中非常突出。

听一听,找一找,说一说“号角音”在什么位置出现?表现什么样的情景?其中的三连音节的特殊节奏,你能准确模唱吗?
出示成长的足迹(一)
引导学生唱旋律,注意唱准三连音。

(3)在唱三个起来这一句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这三个“起来”的音一个比一个——?(高)力度是越来越——?(强)(结合冲锋号让学生感受到号角式音调的作用——有号召性、鼓舞性)3.再次歌唱音乐片段,当三个起来出现时,用手随着旋律的上行
挥动。

4.播放录音(学生聆听感受,体会不同节奏在歌曲中的表现)
5.放伴奏生跟唱(教师提示:歌曲中容易唱错的地方),师纠正错
误。

6.跟伴奏有感情的演唱
7.观看升旗仪式,复习歌曲
四、拓展延伸:
1.播放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讲述国歌的诞生过程和“开
国大典“的相关历史资料。

2.音乐知识:介绍聂耳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课件出示),欣赏
他的代表作。

3.做个小小指挥家:请生跟着老师学一学二拍子的指挥方法。

多媒体出示二拍子基本图示和变化图示,让生跟着老师练一练。

4.全班起立齐唱《国歌》,并试着指挥。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除了国歌,你还能想出唱祖国的歌曲吗?你们能哼唱出
来吗?(分组讨论,每组说出一首。

例如:大中国、爱我中华、我的中国心等)




单元第七单元难忘的歌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
内容
唱《红星歌》
教学目标1.能自信的用坚定有力、感情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红星歌》,二部合唱声音和谐、节奏整齐。

2.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3.能试着给红星歌编排舞蹈,并用列队行进的方式进行表演。

重难点重点:能体会歌曲中雄壮的情绪,演唱时音高、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晰。

难点:能积极参加课堂互动活动,二部合唱《红星歌》。

教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主备复备一、组织教学,导入
1.师:在上课之前,老师要问问同学们,同学们都有哪些理想?
谁来告诉老师?(学生举手回答)
哦,同学们都说了自己的理想,那你们想知道老师的理想吗?老
师的理想呢是当一名士兵,可惜没有当成。

唉?有这么一个小孩
儿,他也有一个军人梦。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欣赏一
段电影片段。

(《闪闪的红星》视频片段)师:故事发生在1931年到1938
年间的江西红色革命根据地,一个年仅十岁穷苦农民的孩子——
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因为冬子的爸爸就是一名光荣的
红军战士,更因为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妈妈报仇。

后来他
真的成了一名光荣的小红军。

(课件出示潘冬子照片)师:这就是小潘东子,他机智勇敢,
他相信,只有将敌人都消灭掉,百姓们才能不受压迫过上好日子。

同学们说他勇不勇敢?我们看小潘冬子走路神气不神气(放潘东
子走路片段)我们跟他比一比好不好?
教学过程二、同学们起立,现在我们都是勇敢机智可爱的小潘冬子
好,同学们敬个军礼给老师看看。

(师鼓励并纠正做的不正确的)听音乐跟老师做。

(放红星歌音乐,老师做动作)
1.原地向左向右转。

2.火车似的走路多跳几遍。

3.师做动作,一段两个动作(语言提示:要换动作了)。

师:刚才小英雄偷偷告诉我你们表现特别棒,所以老师送给你们每人一个小礼物,同学们找找看?同学们都找到了吗?告诉老师它是什么?。

小!红!星!对,它是一颗小红星。

三、教学新歌
师:同学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就叫《红星歌》
1.第一遍:好,同学们看着歌词,我们来完整地听一遍思考一个问题:本首歌的题材是什么?(听完出示课件)
第二遍: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这首歌用什么情绪演唱?(出示课件)
2.重音记号的介绍(出示课件)
3.(师富有表情的清唱歌曲)师:下面听老师唱一遍,注意老师的速度节奏和重音记号的运用,同学们把手伸出来给老师打节奏。

4.好,老师发现好多同学能跟着老师唱了,来,跟着老师的钢琴一起来一遍(高声部)。

(1)跟钢琴唱第一段。

(2)跟钢琴唱第二段(指出不足,师示范唱)。

(3)纠正后整体唱一遍(提醒用自然的声音唱,不要喊唱)。

5.二部合唱练习,师伴奏(错误及时纠正)。

(1)跟钢琴唱低声部。

(2)唱熟后进行二部合唱练习,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声音的和谐。

6.体会不同节奏的音乐效果,让学生尝试用打击乐器奏一下。

7.跟音乐踏步,体会不同的速度、感受进行曲风格。

师:好,接下来我们大家来做一个小游戏,同学们全体起立。


学出来模仿红军战士走路。

但是老师有要求,走路的速度要跟老
师弹奏音乐的速度一样。

(三段音乐)
第一段速度快,第二段速度特慢,第三段速度适中。

师:同学们觉得哪组才应该是红军走路的正确速度啊?(生回答,教师给与鼓励)
好,我们就用这个正确的速度,唱一遍。

(跟音乐唱,教师给予
鼓励)
四、拓展:
1.听赏:儿童歌曲《红星歌》
2.听赏《闪闪的红星》中的另外一首插曲---李双江的《小小竹排》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红星歌》,也知道了小英雄潘冬
子,通过学习呢我们还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我们
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用毛主席毛爷爷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
习天天向上!好,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单元第七单元难忘的歌课时安排第三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1.唱《送别》
2.评成长的足迹(二)
教学目标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能看着老师的指挥,随旋律的起伏,用合适的力度和柔美的声音二部和声演唱歌曲《送别》。

了解李叔同的重要贡献。

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3.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重难点重点:学唱歌曲。

难点:能看着老师的指挥,随旋律的起伏,用合适的力度和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主备复备一、播放歌曲《童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展示)
1.教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的歌名是什么?(童年)童年是一
首什么歌曲?(校园民谣)什么是校园歌曲?(流行于校园,体
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

)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
在学校唱什么呢?(学堂乐歌)
2.介绍学堂乐歌
二十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除了向
同学们进行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
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封建迷信的。

3.教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

二、学习歌曲《送别》
1.多媒体播放《送别》,学生欣赏。

(课件展示)
2.教师: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
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

它的
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就是我们刚才在视频播放中出
教学过程现的人物。

3.介绍词曲作者(课件展示)
李叔同(1880-1942)又名弘一法师。

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音乐家、戏剧活动家。

是我国最初出国学习西洋绘画、音乐、话剧,并把这些艺术传到国内来的先驱者之一。

他集诗词书画,音乐戏剧于一身,是中国现代画家、书法家、音乐家、戏剧家。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号弘一法师。

他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4.再听歌曲:提问是几拍子的歌曲?
5.跟琴和老师学唱谱(高声部),边唱歌谱边感受旋律的起伏,体会每一句的旋律下行感,对于歌曲伤感离别情的表达所起的作用。

6.跟琴试着用“Lu”哼唱旋律,并用手随音乐画出歌曲的旋律线(课件出示旋律线)。

7.听伴奏,饱含感情地朗读歌词。

8.填词演唱歌曲,注意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唱法。

9.能看着老师的指挥,随旋律的起伏,用合适的力度和柔美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高声部。

三、合唱练习:
1.出示成长的足迹(二)
看着老师的手势,唱一唱,进行二部合唱练习。

2.跟琴和老师学唱歌曲《送别》谱(低声部),注意唱准音高,对比与高声部音高的不同。

3.分二组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师伴奏给予低声部多些帮助(错误及时纠正)。

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和谐把握,声音的和谐,做到
轻而不虚、响而不炸,不能喊唱。

4.欣赏黑鸭子合唱组的《送别》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师:二部合唱比较难,请同学们回去后多练习,要唱准音高,注意声音的和谐,想要完美演绎二声部合唱仅靠一节课、一首歌是远远不够的,今后我们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单元第七单元难忘的歌课时安排第四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1.听:《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2.奏:竖笛练习《鳟鱼》
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让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音乐文化,能尝试给歌曲分段,用图谱表现歌曲,并能视唱或背唱主题乐段部分,能用合适的打击乐器或拟声为歌曲的不同段落伴奏。

2.学习用竖笛演奏《鳟鱼》片段,巩固已学过的高音演奏技法,熟练掌握变化音升“fa”及“ti”音的替换指法。

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音乐文化。

难点:熟练掌握变化音升“fa”及“ti”音的替换指法。

教具钢琴、多媒体、竖笛等
教学过程
主备复备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

2.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影片VCR,你们知道它的名称吗?
师:这是故事片《铁道游击队》,今天我们来欣赏故事片里的一
段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二、欣赏《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多媒体播放VCR,向学生介绍故事片《铁道游击队》以及插曲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创作背景,表现形式、曲式结构等。

多媒体出示:《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作品介绍
2.让学生说说歌曲出现时的电影画面,用剪短语言或词语描述电
影画面的意境。

3.多媒体播放男声合唱版《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让学生认真
听赏,结合节奏和速度的变化,给乐曲分段,体验乐曲情绪。

4.学生交流后总结,并在书上蓝色色块内填上合适的词语表现歌
教学过程曲不同段落的情绪。

师多媒体出示:
5.再次播放,请学生听赏,并跟随歌曲轻声跟唱,感受画面与歌曲情绪表达手法的相通之处,指出歌曲的主题并尝试学唱。

多媒体出示歌曲主题,跟琴学唱,再跟伴奏唱一唱。

6.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或拟声为歌曲伴奏,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见书第41页)
(1)用三角铁和碰铃为歌曲伴奏,注意演奏时的节拍准确性。

(2)先单独练习拟声练习中的三连音和切分音,再用拟声为歌曲伴奏。

(3)用打击乐器和拟声合作为歌曲伴奏,保证合作的和谐和准确。

7.拓展:听赏不同版本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课件播放郁钧剑独唱、八只眼重唱、黑鸭子重唱版本的。

三、学习用竖笛演奏《鳟鱼》
1.多媒体播放竖笛演奏《鳟鱼》的MP3,激发学生兴趣。

师对作品进行介绍(见教参第79页)
2.分析乐曲的旋律,音高(高音频频出现,ti、变化音升fa)
3.师范奏,请学生看谱轻声哼唱旋律,注意唱好变化音升fa。

4.复习已经学过的高音演奏技法,。

(1)提示高音孔的开放方法,并示范,生练习。

(2)再次讲解变化音升“fa”和“ti”音的指法,并示范,生练习。

(3)单独练习十六分音符片段,注意“连音”和指法的快速转换。

再指导学生吹奏,重点指导变化音升“fa”及“ti”音的替换指法。

5.学生自由练习,注意一定要从“慢”开始练习,解决演奏难点。

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6.找个别学生试吹,寻找优点,缺点,并改正。

其他学生听范奏,
纠正。

7. 教师用钢琴弹奏,学生跟琴试着吹奏,变化音升fa可尝试以
唱带奏的方式增加歌曲的艺术表现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
学生的吹奏兴趣。

8.吹熟练后跟多媒体上的伴奏演奏。

四、课堂小结
竖笛的学习贵在坚持,只有不断地练习、体验和感悟,我们才能真正地用竖笛这件乐器,吹奏出动听的乐曲,希望今后你们
都能成为小小演奏家。




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