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遍 性
害 性
14
1、应对风险的需要
下面所列出的是人的一生所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发生的概率。
• 风险事故
• • • • • • 受伤 难产 车祸 心脏病突发(35岁以上) 死于心脏病 死于中风
发生概率
1/3 1/6 1/12 1/77 1/340 1/1700
15
1、应对风险的需要
• 死于车祸 • 染上爱滋病 • 自杀 女性 男性 • 行走时被汽车撞死 • 死于火灾 • 溺水而死 • 中毒死亡 • 吃东西时噎死 • 死于飞机失事 • 被空中坠落物体砸死 • 触电而死 • 死于浴缸中 • 被动物咬死 1/5000 1/5700 1/20000 1/5000 1/40000 1/5000 1/5000 1/86000 1/160000 1/250000 1/290000 1/350000 1/1000000 1/2000000
•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理论、实践与思辨»
• 李 珍 «社会保障理论» «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
第一、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
( Social Security ) :
德国:认为社会保障是保证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的机制。 英国:认为社会保障是保护个人及家庭的公共福利计划。 美国:认为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全网。 联合国:认为社会保障是基本人权。
(1)实施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 (2)社会保障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3)社会保障满足的是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 (4)社会保障是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5)社会保障以法律为基础,带有强制性。
8
2、社会保障的精髓:
互济
公平
9
3、社会保障的目标:
根本目标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28
“法国大罢工” 的背后
干吗 呢你 们, 我可 是总 统!
我们 不干 了!
大罢工让法国交通陷入瘫痪。但这只是个开始,随之而 来的还有地铁、公交、国有能源部门、邮政、教师和公务员 等行业的大罢工。
29
“法国大罢工” 的背后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 新的埃菲尔铁塔!
大罢工的导火索是萨科齐力推 的“特殊退休体制”改革。按照改 革目标,铁路、电力、天然气等16 个部门的职工,将不再享有之前“ 只需缴纳退休集纳金37年半(比其 他行业的大部分人少两年半)便可 退休领取退休金”的优待,法国政 府不再为此进行补贴。
社会和谐
住有所居
10
3、社会保障的目标:
社会保障的具体目标:从控制社会、延续统治的
工具到现代社会日益融入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平。
• 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 • 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福利。 • 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11
4、社会保障的功能:
(一)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优抚体系
基 本 养 老 保 险
失 业 保 险
基 本 医 疗 保 险
工 伤 保 险
生 育 保 险
城 市 居 民 最 低 生 活 保 障


紧 急

救 贫 援
农 村 “ 五 保 ” 救 助
公 共 福 利
用 人 单 位 福 利
选 择 性 福 利
民 政 福 利
31
“法国大罢工” 的背后
从改革策略看,萨科齐此次改革可谓 是全盘铺开、没有预留缓冲期,不仅对“ 特殊退休体制”下刀,而且还计划裁减2. 3万个公共行业职位(主要涉及公务员和教 师)、对大学进行改革等等。真正的问题 是,改革不是革命,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 、立竿见影的。 改革必须从帕雷托改进开始,到没有 改进余地时就进入了所谓的改革“深水区 ”,更需要有智谋有策略的稳步推进。萨 科齐的改革的确出于战略利益考虑,也符 合大部分民众的诉求,但并不意味着改革 就能无所顾忌、一步到位。
21
2、社会保障的理论渊源:
《贝弗里奇报告》中的福利国家思想:
(1)普遍性原则。社会保障应是普遍而非选择性的(即只针对穷 人)。 (2)满足最低需求原则。社会保障应旨在维持生存所需的最低限度 的收入并防止贫困。 (3)充分就业原则。贝弗里奇认为,一个没有维持充分就业以防止 大规模失业的社会保障计划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他一再强调,社会 保障必须与充分就业联系起来。 (4)费用共担原则。社会保障计划实行由雇员、雇主和财政三方承 担社会保障费用的原则。
退 伍 军 人 就 业 安 置
现 役 军 人 及 其 家 属 优 待
伤 残 烈 属 抚 恤
23
3、社会保障的不同阶段: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阶段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的标志是英国实行的济贫法。 1、旧济贫法 旧《济贫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为有 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劳动场所,强制他们去劳动;为老人、盲人建 立收容所;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提倡父母和子女的社会责任; 从比较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 2、新济贫法 新《济贫法》的主要原则:保障公民生存的义务,认为救济不是 消极行动,而是一项积极的福利举措,并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社会 工作人员从事此类工作。
22
3、社会保障的不同阶段:
一、慈善救济时代:
• 宗教慈善事业 行善是教会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保障思想的重要来源;

官办慈善事业:官方组织却未制度化的救济活动,以国家的介入并以传统道 德及政治需要为基础,带有恩赐性质。
例如古代中国:仓储,工赈,施粥,居养等。

民办慈善事业 ——范仲淹(义田)、朱熹(社仓)、刘宰(粥局)、熊希龄(慈幼局); ——德国:“基尔特”(手工业者互助基金会);
6
1、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
( Social Security ) :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 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
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
能力以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无法保障的社会成员提供基
本生活保障、分散个人风险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7
1、社会保障的定义:
对定义的理解:
―帕雷 托改进” 是啥玩 意儿?
32
“法国大罢工” 的背后
小萨啊,做 人要厚道! 要构建和谐 社会!
胡哥,改革 难,难于上 青天啊!
33
(三)、社会保障的体系
社会保障的体系:
社 会 保 障 的 四 大 构 成 体 系
社会福利
社 会 优 抚
最高层次
社会保险
核心
社会救助
最低层次
35
社会保障的体系:
24
3、社会保障的不同阶段: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1883年-1934年)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
• • • 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 1884年,德国颁布《工伤事故社会保险法》; 1889年,德国颁布《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后,很快为欧洲各国所效仿。从1890——1919年间, 奥地利、丹麦、挪威、荷兰、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都纷纷建立了社会 保险单项或者几个项目的法规。这样,在20世纪初,社会保障制度在欧洲大 陆已经基本确立。
18
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的故事(二)
美国老太太年轻时由于有工作,收入不菲,除按时偿还 按揭贷款外仍有盈余,虽然不得不节衣缩食,但日子过的还 算不错。几年前,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企业裁员导致她失 业。如今,她年老体衰,不得不靠领取社会救济维持生计, 贷款便没有能力偿还了。去年7月,她收到一份丧失抵押品 赎回权通知书,房子被贷款银行收回。于是,老太太流落街 头,每晚不得不把铺盖卷摊在街上的屋檐下。 中国老太太年轻时由于有工作,虽然工资微薄,但她和 老伴省吃俭用攒了一笔钱。她用攒的钱买了一套60多平方米 的小户型,没欠一分钱债。她退休金每月一千几百块钱,晚 年生活过得满惬意的。虽然身体有病,但享受医疗保险,并 不担心。
19
2、社会保障的理论渊源: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思想:
(1)劳资问题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不需要阶段斗争,只要对 工人进行教育,改变其心理和伦理道德的观点,便可以解决; (2)主张国家至上,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管理,负起“文 明和福利”的职责。
庇古的“经济福利”思想:
(1)为增进社会福利就必须增进国民收入量,而要增进国民 收入量,就必须使生产资源在各个部门中的配置能够达到最佳 状态; (2)政府通过税收机制把富人的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穷人, 社会福利就会增大。
– 社会补偿功能 – 社会稳定功能 – 社会公平功能
(二)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
– – – – 调节投资融资功能 平衡需求功能 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 保护和配置劳动力功能
12
(二)、社会保障的由来
13
1、应对风险的需要 什么是风险?
风险是指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
偶 客 普 损
然 性 观 性
25
3、社会保障的不同阶段:
四、社会保障的发展阶段(1935年-1947年)
以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为标志。
• 罗斯福总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1)社会保障是一项重大社会政策。 (2)把以“普遍福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美国建国方略。 (3)社会保障实施的初期,具体项目包括失业补贴、老年补助、母亲补助、公共卫 生服务。 “家庭安全、生活保障、社会保险”是走上社会保障道路第一站的三 大任务。 (4)实行“以工代赈”的现代社会救助;实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失业社会保险;实 行带强制性的多层次老年社会保险。 (5)社会保险必需促进自我保障意识的建立,即保险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6)社会保障项目必须逐步展开,不能一哄而上。
社会保障概论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行政管理系
韦 兵 24781280@
课程要求
1、按时上课,不无故迟到、早退、旷课,维护课堂秩序;
2、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做好课堂笔记等;
3、期末考核: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推荐阅读:
• 邓大松 «社会保险»
«中国社会保障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27
3、社会保障的不同阶段:
六、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阶段(1979年以后)
原因: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福利国家危机”。
• 表现为: 第一,国家财政负担过重。 第二,高税收影响了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和高收入者的储蓄愿望或资本外溢。 第三,福利费的扩张,扩大了劳动成本,使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第四,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反过来促使物价上涨,影响了群众的生活。 第五,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工作效率低下。 • 调整措施: (1)增收节支;(2)“私营化”和“资本化”。
26
3、社会保障的不同阶段:
五、社会保障的繁荣阶段(1948年-1979年)
以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标志。
《国民保险法》 《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 《住房法和房租管制法》 《国民救济法》
• 至此,英国就建立了一个为它的国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全面 保障的制度,建成“福利国家”。 • 英国之后,瑞典、芬兰、挪威、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也先后宣 布实施“普遍福利政策”,建成“福利国家”
20
2、社会保障的理论渊源: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国家干预思想:
(1)萧条和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有国家干预才能
使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充分就业。 (2)在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思想中,社会保障占在相当重 要的地位。他主张通过累进税和社会福利等办法重新调 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不仅强调了政府应该干预,而且从技 术上论证了政府应该怎样干预,干预到什么程度。
16
1、应对风险的需要
个人应对风险的方式: • 自我保障 • 家庭保障 • 社会保障
17
课堂讨论
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的故事(一)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谈起了 在人间的一生。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三十年,终于 把住房贷款都还清了。”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三十 年,终于攒够了买房的钱。” 美国老太太在自己买的房子里住了三十年,后半生都在 还款;而中国老太太后半生一直在存款攒钱,刚攒够了买 房的钱,却去了天堂,无福享受自己买的新房。
30
“法国大罢工” 的背后
尽管改革触及面广、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引发了大规模 抗议,但这项改革获得大多数法国国民的支持,六成国民认为 大罢工不合理。这也是萨科齐面临大罢工毫不畏惧、誓言坚持 到底的底气所在。
事实上,萨科齐的改革之所以民心所向,是因为它意在打 破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然而, 从此次法国大罢工,我们可以看出改革的艰难,或许这正是值 得国人思索的地方。
权利义务关系不同建立在劳动与缴费之上的对等关系建立在缴费之上的有收有偿对等互利关系资金来源不同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者分担投保人政府责任不同最终的兜底责任监管但不承担直接经济责任可承保风险的范围不同动态性的社会性风险发生概率稳定的个体性风险补偿水平及保障方式不同依据多种因素确定连续补偿现金补偿和服务的方式依据缴费额确定一次性补偿现金补偿方式38?社会救助socialass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