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效果。

方法45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作为试验组,4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参照组,两组受试者均予以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参照组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为(27.2±6.8)cm/s,阻力指数(RI)为(0.54±0.20),试验组PSV为(64.8±9.2)cm/s,RI 为(0.68±0.31),试验组PSV、RI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照组左叶前后径、右叶前后径、峡部前后径分别为(1.99±0.34)、(2.22±0.44)、(0.67±0.22)cm,试验组左叶前后径、右叶前后径、峡部前后径分别为(1.33±0.20)、(1.32±0.31)、(0.29±0.03)cm,试验组左叶前后径、右叶前后径、峡部前后径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对桥本甲状腺炎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其可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和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超声;桥本甲状腺炎;诊断效果
桥本甲状腺炎(HT)属于比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年女性是本病的高发人群,其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可与其他甲状腺疾病同时存在,鉴别难度大。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1],近年来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状态。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很容易漏诊或误诊。

以往临床主要采用血清球蛋白抗体浓度和微粒体进行诊断,但因其无典型症状,且病程发展较缓慢、起病隐匿性等影响,确诊率较低,这对临床治疗工作十分不利。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其已经成为临床首选的桥本甲状腺炎诊断方法。

本文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45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和45例体检健康者进行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现作如下分析和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45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13例,女32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3.6±9.5)岁。

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45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
2.4±10.2)岁。

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 2 方法要求所有受试者保持仰卧位,将颈部充分暴露出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其进行斜向面、纵面、横面扫查,探头频率设定为8~10 MHz。

对甲状腺和病灶区进行密切观察,并将其表现形态、体积大小、内部回声等相关信息记录好。

1. 3 观察指标①甲状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PSV、RI。

②甲状腺腺体相关参数:包括左叶前后径、右叶前后径以及峡部前后径。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
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甲状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参照组PSV为(27.2±6.8)cm/s,RI为(0.54±0.20),试验组PSV为(64.8±9.2)cm/s,
RI为(0.68±0.31),试验组PSV、RI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474、2.5457,P=0.0000、0.0126<0.05)。

2. 2 两组甲状腺腺体相关参数比较参照组左叶前后径、右叶前后径、峡部前后径分别为(1.99±0.34)、(2.22±0.44)、(0.67±0.22)cm,试验组左叶前后径、右叶前后径、峡部前后径分别为(1.33±0.20)、(1.32±0.31)、(0.29±0.03)cm,试验组左叶前后径、右叶前后径、峡部前后径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239、11.2169、11.4807,P=0.0000、0.0000、0.0000<0.05)。

3 讨论
截止到目前为止,临床尚未明确桥本甲状腺炎的具体发病机制,但基本确定其与感染、遗传以及过量食用碘化物有直接性关系。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变变化具体过程是:甲状腺滤泡遭受到破坏并发生萎缩后,间质内淋巴细胞浸润深度会逐渐增加,进而对淋巴结细胞造成损伤,引起本病[2-6]。

相关学者研究发现[2],桥本甲状腺炎存在癌变的危险,或可将其直接列入癌前病变的范畴,尽早给予诊断和相应的治疗可对病情发展进行有效控制。

甲状腺受损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所以,必须通过影像学辅助诊断的方式使桥本甲状腺炎的确诊率进一步提高。

超声是临床诊断桥本甲状腺炎的常用方法,其可将桥本甲状腺炎的大小、位置以及内部回声、血流信号情况等清楚显示出来,其在鉴别桥本甲状腺炎良恶性上具有独特优势[7-11]。

有关研究[3]通过超声技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结果发现其确诊率、特异性、敏感性等均可达到90%以上。

这充分说明超声在桥本甲状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另有相关研究发现[4],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之所以存在血流信号不稳定的情况,分析可能是受到甲状腺炎、促甲状腺激素(TSH)的营养刺激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PSV、RI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在甲状腺腺体相关参数比较上,参照组甲状腺右叶、左叶和峡部前后径均明显长于试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说明相比于健康人群,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动脉力学血流参数及甲状腺腺体相关参数上改变明显。

根据大量临床实践结果可知[5],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甲狀腺功能低下阶段匮乏充足的血流信号,功能性亢进阶段则以“火海征”为主;②甲状腺肿大患者,其内部回声主要表现出低回声;③双侧受累的情况非常多见;④同时出现大小差异较大的低回声结节或强回声结节情况,网络状回声较明显,这亦是与其他甲状腺疾病进行鉴别的主要特点。

超声不仅可将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病变情况清楚显示出来,并可对病灶部位进行精确定位,方便医师充分了解甲状腺内部组织的结构
和病灶区血流及回声情况,更好的掌握患者的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除此之外,超声检查过程中无痛无创,重复性强,且价格低廉,特别适用于各基层医院[12-16]。

总之,超声对桥本甲状腺炎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其可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和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娇娇,江峰,赵晨阳,等. 超声弹性成像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结节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6,35(4):
384-387.
[2] 杨琛,冯娜,王一凡,等. 超声钙化征象对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4(6):419-422.
[3] 王琰,崔可飞,付超,等. 超声技术对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良恶性结节诊断的进展. 广东医学,2016,37(13):2042-2045.
[4] 杨帆,牛惠萍,吕玲,等.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性质诊断的价值.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43-44.
[5] 郑蓉,张丹,李燕东,等. 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与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13):1875-1879.
[6] 朱霞,黄道中,康劲松,等. 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5):2873-2875.
[7] 贾建伟,温凤萍. 115例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7):75-76.
[8] 李新忠,王虹,成云舟. 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附68例分析.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6):443-445.
[9] 李传红,宋修芹,张良岩,等. 桥本甲状腺炎超声声像图分析.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9(1):57-59.
[10] 李昭,冯蕾. 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19(1):25-29.
[11] 闫志梅,王守彪. 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进展. 齐鲁医学杂志,2012,27(6):557-559.
[12] 高岩. 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表现与鉴别诊断.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11(7):496-497.
[13] 格桑德吉,夏宇,戴晴,等. 结节样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表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1):73-76.
[14] 王玲,郑敏,侯利芳,等. 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 医学综述,2014,20(11):2036-2038.
[15] 石喜喜,柳心平,聂芳. 21例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3,19(3):259-260.
[16] 楊芹. 40例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 当代医学,2013(3):112-113.
作者单位:401221 重庆市长寿区第三人民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