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素材:二战后日本迅速崛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后日本迅速崛起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崛起,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神话。
如今,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946年,日本制定了三项重大经济改革政策:一是实行“倾斜”生产方式,以重工业为优先,集中力量恢复和发展煤炭、钢铁、电力、肥料四个关键性工业部门的生产,以此带动整个经济复苏。
二是在农村实行了“农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大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是面对剧烈的通货膨胀,日本政府规定,无论是皇族、达官、还是平民百姓,每人每月只能从银行提取500日元的存款(相当于当时一个月普通工人的工资)。
这样,迫使所有的存款、国债、股份都在剧烈的通货膨胀中急速贬值,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这三大行之有效的经济改革政策,促使了日本经济的复苏,使战后的日本走出极度混乱和疲乏的状态。
此外,美国态度的转变,也至关重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与日本是交战的双方,互为敌国。
1948年,美国确定日本为远东的“反共堡垒”,对日本采取帮助恢复经济建设的态度。
美国还一再削减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到1954年甚至全部取消日本的赔款。
到了1949年,日本经济基本上抑制了通货膨胀,经济进入全面恢复的状态。
就在这个时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师朝鲜,需要大量物资,近在咫尺的日本成了美军的后方供应基地。
雪片般的战争物资订单朝日本企业飞来。
据统计,在朝鲜战争期间,日本在军用物资方面的收入累计高达10亿美元,如果算上其他方面的“特需”收入,则达36亿美元。
到1955年,日本的主要经济指标基本达到或超过了战前最高水平。
紧接着,1955年至1973年,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
在这期间,日本国民经济总产值一直保持着年均增长9.8%的高速度,工业增长率则一直保持13.6%的高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12.5倍,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0倍多。
日本这样长期、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
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成功实现了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二次远航”。
东京夜景
日本城市中的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