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集(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二是用同样的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三是解决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的问题。

2.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图形的开始。

由于学生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平面图形相似的物体的某一部分,因此,学生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

于是教材精心设计各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积累关于图形认识的基本活动经验。

3.教材中所采用的画、折、剪、拼等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活动的设计具有开放性,既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等活动,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1)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
(2)平面图形的拼组1课时
(3)练习课1课时
(4)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和能力;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2.用下面的物体可以画出哪个图形,连一连。

3.写出下面各图形的名称。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
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
(三角)形拼成的一个

形拼成的一个
(1)七巧板中有(
个正方形,(5)个三角形。

(2)3号板是(平行
四边)形。

)分成四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用4号、5号、6号图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用3号、4号、6号图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第3课时练习课
选用下面的立体图形画
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1)画一个要用()
画一个
画一个
画一个要用
)用(②)号图形;
4.想一想,摆一摆,填一填。

(1)下面有()个正方形,
)下面有(
(1)3 1 (2)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和解决问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解决问题的教学,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工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领会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逐步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能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十几减9 1课时
(2)十几减8 1课时
(3)十几减7、6 1课时
(4)练习课1课时
(5)十几减5、4、3、2 1课时
(6)练习课1课时
(7)解决问题(1)1课时
(8)解决问题(2)1课时
(9)练习课1课时
(10)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1)提高学生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为正确、熟练应用“想加算减”做准备;(2)通过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帮助学生理解算理;(3)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4)有效运用画图策略,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1课时十几减9
(个)1.和学生一起回顾“十几减
第2课时十几减8
(4)
第3课时十几减7、6
2.填一填。

(1)13-7=(6),想:
(6)等于13,13减
第4课时练习课
想:10-7=3,3+2=5
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第5课时十几减5、4、3、2
第4课时练习课
2.看图列式计算。

(1)
15 - 9=6(支)
2)
想:10-2=8,1+8=9
14 - 9=5(人)
3)
想:10-3=7,1+7=8
(2)用“想加算减法”计算
13 - 6=7(个)
4)
12 - 4=8(朵)
第7课时解决问题(1)
第8课时解决问题(2)
第9课时练习课
从图中可以看到上午摘的草莓
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和下午同样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按给定的标准分类计数、自选标准分类计数。

本单元将分类与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呈现分类结果(收集到的数据),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

同时也将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收集、整理数据简单地渗透给学生。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获得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为以后学习统计知识打好基础。

1.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呈现分类的结果。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1)分类与整理(1)1课时
(2)分类与整理(2)1课时
(3)练习课1课时
(4)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从中体会分类的意义,要重
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学习素材;对学生不同的分法,可以肯定但要有引导,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

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
(1)语文和数学共多少节?
5+5=10(节)
(2)体育比数学少多少节?
5-2=3(节)
)))
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
2.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分类的知识。

生活用品(①⑥⑨)
学习用品(②③⑧)
体育用品(④⑤⑦⑩)2.把这些纽扣分成两组,
答案不唯一
第3课时练习课
)((个

(1)喜欢吃西瓜的人最多。

(2)飞行动物比爬行动物少多少只?
数的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

本单元的教学处于数的概念教学的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将拓展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并进一步感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两个基本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学习数的概念的根本。

本单元的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同时它在日
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必须切实掌握好。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1)数数1课时
(2)数的组成1课时
(3)读数写数1课时
(4)练习课1课时
(5)数的顺序1课时
(6)比较大小(1)1课时
(7)比较大小(2)1课时
(8)练习课1课时
(9)解决问题1课时
(10)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1课时
(11)练习课1课时
(12)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13)综合与实践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抓住基本概念,切实掌握数的意义;(2)用好直观化、结构化的学具;(3)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4)切实组织好实践活动;(5)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1课时数数
(3)有(28 )个鸭梨。

第2课时数的组成
(4)个十和(6)个一(1)个十和(4)个一)个十和(3)个一(4)个十
第3课时读数写数
写作:43
读作:四十三
写作:54
读作:五十四
写作:67
读作:六十七
写作:50
读作:五十
写作:80
读作:八十
第4课时练习课
数一数,填一填。

()个十和()个一()个十和()个一
第6题
第5课时数的顺序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
藏着许多有趣的数的排列。

在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数的排列特同时根据百数表回答问题,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
第6课时比较大小(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