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组建的必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校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组建的必要性
作者:李璐璐
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6期
【摘要】对于广大高校而言,不仅应加强各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应承担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

高校应积极打造良好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外部环境,这样才能使其人文素养得以不断提高,情感也得到陶冶。

作为高校音乐学院而言,本身应以培养大学生艺术情操为目的,通过科学组建交响乐团,能使大学生艺术情操切实得以有效提高。

本文浅要分析探讨对于高校音乐学院而言,组建交响乐团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自己的相应看法。

【关键词】高校音乐;交响乐团;组建;必要性
对于高校教育而言,应切实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大学生能进行全面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广大高校不仅积极致力于专业性人才方面的培养,同时也开始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在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音乐文化承担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随着交响乐在音乐学院的兴起,越来越多高校着力于开展丰富多样艺术活动。

为此,有必要分析探讨高校音乐学院组建交响乐团战略意义。

一、交响乐团概述
艺术形式本身多种多样,其中,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使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音乐形式也具有多样化特点,在众多音乐形式中,交响乐在各大高校音乐学院逐渐得到了普及和推广[1]。

通常来说,交响乐本身属于高雅音乐,在人类对音乐漫长的探索历史长河中,交响乐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推动了现代音乐不断发展。

通常来说,根据交响乐团建制方面的不同,又包括三管乐团与双管乐团不同种类形式。

根据交响乐团本质特点,人们通常将其通俗叫做管弦乐团。

究其历史,主要追溯到古典乐时代,贝多芬对于交响乐发展起到十分重要推动作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浪漫主义音乐逐渐开始盛行,无论是乐团编制还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的组合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不断完善。

与此同时,随着音乐形式不断增加,不同乐器也在逐渐加入,交响乐团切实得以不断发展,无论是音响效果还是演出效果都得到不断增强。

对于交响乐团而言,其演出人数也存在一定差异,通常来说,部分交响乐团在演出的过程中,乐手只有30人左右,规模相对较小。

而部分交响乐团演出过程中,演出阵容非常庞大,甚至能够达到数百人。

对于交响乐团而言,本身能充分体现出音乐艺术性特点,尤其是在实际演绎的过程中,由于本身演奏乐器种类丰富,演奏形式也多种多样,因而能给人带来音乐的震撼效果。

二、高校音乐学院组建交响乐团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增强
相对来说,高校音乐学院本身是培养专业性音乐人才的摇篮。

通过组建交响乐团不仅有利于音乐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使学生具备良好团队合作意识[2]。

通常来说,实际交响乐演绎过程中,不单单是某位学生的事情,需要大家相互合作、密切配合,这样才能使演绎效果切实得以有效保障。

由此可见,交响乐本身具有一定的团队性特点。

乐器本身存在诸多演奏形式,而演奏形式方面的不同,演出效果也存在较大不同。

例如,乐器在进行独奏的过程中,本身与合奏差异性较为明显。

对于乐器独奏而言,更加倡导个人演奏能力,音准一定要得以保障,个人发挥一定要好。

对于合奏而言,除切实具备良好个人演奏能力之外,还应注重团队之间的密切配合,尤其是不同乐器之间,讲求音色方面进行有机融合。

由此可见,团队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合作,彼此之间加强交流,并切实遵循乐谱进行演奏。

与此同时,应严格把控音准及节奏方面准确性。

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进行个人主义,这样才能使交响乐团得到良好演出效果,不同乐手之间和谐统一。

由此可见,通过在高校音乐学院开展交响乐演奏,使学生之间交流更加密切,有利于团队合作意识方面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对于交响乐而言,本身属于高雅音乐范畴,而高雅音乐本身具有良好的情感陶冶作用[3]。

为此,交响乐演奏过程中,使学生本身艺术修养受到潜移默化影响。

研究表明,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其思维能力相较于常人更加开阔。

由此可见,通过大力开展交响乐演奏,有助于音乐学院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不断提高。

美国一家杂志社就上述问题,曾经进行调查统计,该杂志将50位各行业翘楚代表进行调查统计,发现绝大多数人本身具备良好艺术素养。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不仅使人身心得到陶冶,也是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并有助于实现成功。

针对上述问题,剑桥大学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在实验之间,预先选择成绩无明显差异学生共计40名,将学生随机进行分组,一组学生让其接受古典乐和交响乐熏陶,一组学生不进行交响乐收听。

结果发现,两组学生之间成绩存在较大差异,接受交响乐熏陶的学生成绩相对要更好。

经过大量实践表明,在高校音乐学院大力开展交响乐演奏,能切实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并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拓展。

(三)有助于校园文化氛围的塑造
对于高校而言,还应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打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通常来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学习,并能使学生实现知识方面的不断提高,艺术修养方面的不断增强。

为切实打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应积极开展各类艺术活动,不断加强学生之间关于音乐、艺术方面的交流。

与此同时,应使学生切实从心里热爱艺术并崇尚艺术。

通过在高校音乐学院内部大力开展交响乐演奏,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校园气氛,有利于良好文化氛围的养成。

在开展交响乐表演过程中,交响乐本身具备的音乐美感,在校园内彻底得到展现,使校园师生受到熏陶及感染。

与此同时,应不断加强交响乐演奏宣传工作,促进交响乐演奏在校园范围内大力开展,并最终形成一定音乐圈子,喜欢音乐、热爱音乐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然而,部分学生缺乏对于交响乐的认同感,尤其是觉得交响乐难以和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因而对交响乐不能产生较为浓厚兴趣。

只有在音乐学院不断开展交响乐演奏,有利于校园内学
生受到高雅音乐熏陶,体会到高雅音乐带来好处,使学生不再对交响乐进行排斥,并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三、高校音乐学院组建交响乐团的方法
(一)高校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组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来说,高校音乐学院在大力开展交响乐团组建过程中,普遍面临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音乐学院学生本身艺术水平受到一定限制。

相对来说,音乐学院学生与专职艺术家本身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专业水平方面的差距、专注度方面的差距等。

由于多方面差距的存在,交响乐演奏效果方面不能切实得以有效保障,因而在调动校园氛围方面也存在一定欠缺。

第二,在成员确定方面。

对于音乐专业学生而言,在成员确定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

学生只有几年的时间,通常会面临新老成员交替。

与此同时,音乐学院学生还应进行其他音乐分支学科的学习,这也势必会大大降低交响乐演奏时间。

第三,师资力量方面的问题。

交响乐本身需要乐手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一旦师资力量存在不足,缺乏足够指导或者面临硬件设备方面问题,都会对交响乐团顺利开展带来一定困难。

(二)高校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组建模式
1.科学确定人员编制
在音乐学院开展交响乐团组建过程中,应科学确定人员编制。

相较于其他学院学生,音乐学院在开展交响乐组建方面具备自身的一定优势。

但是,在人员编制方面,也应进行科学规划。

通常来说,并非参与度越高,越有利于人员方面的确定。

根据规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大型乐团形式、中型乐团形式以及小型乐团形式。

对于大型乐团形式而言,人员规模较多,人数应控制在90人左右。

对于中型乐团形式而言,人数应控制在70人左右。

对于小型乐团形式而言,人数也需控制在30人左右。

在实际确定人员编制的过程中,还应综合考虑学生水平、学生数量等因素。

2.交响乐团训练及管理
在对人员编制进行科学选择之后,应着力于乐团的训练,并对成员进行有效管理。

交响乐在实际演奏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是一大关键。

为此,在对成员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团队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在训练的过程中,应定期开展进行。

与此同时,训练过程中应进行严格要求,并采取相应的考核制度,对成员形成有效激励。

与此同时,应加强对于人员方面的筛选,对于表现不合格成员,必要时对其进行淘汰,这样才能使整体演奏效果得以有效保障。

在乐团管理过程中,应力求做到严格。

管理人员需注重管理过程中的计划性及目的性,制定科学有效训练时间表,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应按照时间表进行有效开展。

此外,在训练时间、训练方式等方面都应有效控制。

音乐学院学生本身接触音乐较多,因而还应加强日常方面的训练及管理。

例如,还需加强乐器方面的日常训练,使学生乐器演绎水平切实得以不断提
高。

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功底较差学院,应对其加强训练与管理,使其演绎水平切实得以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应根据学生本身兴趣爱好,科学选择训练曲目,在难度方面,以由简单逐步向难转变为宜。

3.促进交响乐团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为切实促进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进行,应通过科学组建交响乐团,不断扩大艺术在整个校园的影响力。

通常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应注重与音乐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对于音乐专业学生而言,只有将交响乐演奏与自身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才能使演奏更加顺利,演绎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能使其他专业学生也得到有效带动,从而使交响乐团影响得以不断扩大。

针对现阶段音乐教育的现状,还应大力开展课程改革,并积极营造音乐交流的平台,并邀请具有相关经验讲师开展交响乐方面的培训及演讲。

除此之外,还应不断加强课程方面的考核,对音乐专业学生形成有效激励。

第二,在校园内大力开展交响乐社团。

对于大学生而言,通过组建社团,能吸引一大批音乐爱好者,并能充分调动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兴趣。

为此,社团能充分起到招揽人才的作用,从而使乐团影响力得以不断增强。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高校音乐学院学生组建交响乐社团的意义,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广大高校而言,在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过程中,音乐文化承担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而交响乐团本身属于重要音乐形式,通过组建交响乐团,能使学生养成良好团队合作意识,使音乐学院学生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并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带动校园文化氛围,因而加强交响乐团组建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吕晓一.浅析高校交响乐团的组建[J].黄河之声,2012(16):116-118.
[2]曾凡宇.浅析高校交响乐团[J].音乐大观,2013(13):59-59.
[3]李美意.将交响乐文化引入高校素质教育[J].太原大学学报,
2014(1):97-101.
作者简介:李璐璐(1991.04.10- ),女,民族:汉,江苏省徐州市人,学历:在读研究生,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作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