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钢”反倾销 中国企业勇敢反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确,上述分析有最新数据辅证。中国钢铁工 业协会 7 月 28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 出口钢铁材料 5240 万吨,同比增长高达 27.8%。 有消息认为,中国今年的钢铁出口量甚至很可能会 超过去年的 8210 万吨,创下本世纪以来和任何国 家相比最高的钢铁出口纪录。而上述协会常务副会 长朱继民也曾就此指出,保持这样的钢材出口量有 利于缓解国内市场供需矛盾,但是也让出口企业面 对巨大的贸易摩擦压力。而王涛认为,朱继民所说 的压力就来自国外政府和企业对我国出口钢材产 品被不断实施的反倾销调查。
王涛指出,从法律上认定倾销首先需要对钢材 产品的进口价格和原产地价格进行比较,前者不合 理低于后者才有可能被认定为倾销行为。可是在不 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里,调查机构会采用 第三国的国内价格替代中国的国内价格进行对比。
原本,我国钢材企业因为产能过剩就在拼价格,不 仅出口价格低,国内价格也低。如果只是单纯地比 较这两个价格,国内出口商的倾销行为就不成立, 可是如果采用替代国价格,国内钢企则很容易被裁 定为倾销。
经济与法
ECON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Y&LAW
两钢反倾销 中国企业勇敢反击
文 / 本刊记者 寇佳丽
7 月 23 日商务部对原产于日本、韩国和欧盟 的进口取向电工钢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长期以来 因“世界工厂”著称的中国被广泛认为是低价产品 的聚集地和发散地,伴随着全球制造业竞争的不断 升温,中国企业正谋求依靠创新和科技抢占国际市 场,曾经被反倾销调查的境况正在逐渐改变。
钢铁摩擦下的还击
“反击”一词于此颇为得当。据《经济》记者 查阅,仅 2014 年就有 14 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钢铁 产品发起 72 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反补 贴同时进行的调查 14 起,反倾销调查 47 起,反补 贴调查 9 起。进入 2015 年以来,这种势头有增无减。 欧浦钢铁网的统计显示,今年一、二季度,我国钢 铁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共遭遇 17 起贸易保护案 件,而 7 月又增加 5 起。相比之下,国内钢铁企业 发起的对外反倾销调查堪称寥寥,而在取向电工钢 领域,今年的案例也仅是有史以来中国企业对同类 进口产品发起的第二次对外反倾销。
输赢比不过态度
对该疑问,孙劲予以否定,“如果不是有充 分的证据资料,两大企业也不会轻易出手”。而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采取适当手段保护自身权利 无可非议。
从《取向电工钢产业反倾销调查申请书》提 供的数据看(如表格图),日韩和欧盟出口到中
三国(地区)进口口 三国(地区)进口口量占
“近年来,国内钢材产品产能过剩,一直谋求 在海外市场取胜,出口市场从欧盟发展到拉美地 区,后来扩展到欧亚地区。大幅度上涨的出口量必
6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然引发贸易摩擦,因为无论如何,出口的钢材产品 都会对当地企业造成影响甚至冲击。此外,中国钢 材价格在国际上具有一定优势,因此经常受到反倾 销调查也在意料之中”,北京瑞银律师事务所高级 合伙人、反倾销资深律师王涛这样说。
年 份 三国(地区)总进口口量
中国总进口口量
数量变动幅度 中国总进口口量的比比例
2011
290,109
312,627
—
93%
2012
221,672
237,463
−24%
93%
2013
172,268
年时间,是希望掌握足够充足的证据。 孙劲说:“以往,都是中国的企业去国际上应
诉,可是很多企业怕麻烦,宁可丢掉市场也不愿意 去处理反倾销诉讼。这样的态度从根本上是不对 的。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既来之 则安之,中国企业应该乐意和其他成员的任何企业 一同遵守该组织的贸易规则。”
的确,武钢并不是第一次和反倾销扯上关系。 早在 2014 年 8 月,欧盟就对从中国、美国、俄罗 斯、韩国、日本进口的取向电工钢进行反倾销调查, 武钢作为应诉方阐述观点,但最终裁决是对自上述 国家生产的进口取向电工钢征收为期 6 个月的反倾 销税。然而这一次,武钢作为起诉方出现,也因此 有声音认为这是国内钢铁企业的一次反击。
恰恰是这一点,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温 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资深教授、中国世界贸易组 织研究会副会长薛荣久曾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 表示,不少 WTO 成员利用中国入世承诺设置贸易 壁垒,而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否认就是截至目前 都行之有效的手段。如今,武钢和宝钢“四年磨一 剑”,是否也有贸易保护的嫌疑呢?
“为了这次反倾销申请能够成功立案,我们 准备了 4 年之久”,武钢党工部宣传处处长孙劲 告诉《经济》记者。按照我国《反倾销立案调查 暂行规则》第十一条的规定,反倾销调查申请必 须包括倾销产品的生产商、出口商、进口商以及 倾销幅度、国内产业受损情况还有倾销与损害之 间的因果关系,并且申请人还要提供相关证据。 从武钢、宝钢的全权代理人北京市环中律师事务 所提供的《取向电工钢产业反倾销调查申请书》 来看,该次反倾销案件涉及来自欧盟、日韩的 7 家生产商兼出口商,以及国内的 17 家进口商。孙 劲表示,组织涉及这么多企业的申请材料,的确 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耗时耗力,但是之所以用了 4
178,960
−22%
96%
2014
102,429
107,069
−41%
96%
日本、韩国和欧盟出口数量总计及占其总进口量的比例
6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两钢”有备而来
取向电工钢又称取向硅钢,是电力工业不可缺 少的一种软磁材料,素有冶金工业“工艺品”和“皇 冠上的明珠”之称,其生产能力、产品质量通常被 认为是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特殊钢制造技术水 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商务部的立案调查公告,缘起武汉钢铁集团和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钢、宝钢)代表中 国取向电工钢产业于今年 5 月 27 日向商务部贸易 救济调查局依法提出本次反倾销调查申请。
王涛指出,从法律上认定倾销首先需要对钢材 产品的进口价格和原产地价格进行比较,前者不合 理低于后者才有可能被认定为倾销行为。可是在不 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里,调查机构会采用 第三国的国内价格替代中国的国内价格进行对比。
原本,我国钢材企业因为产能过剩就在拼价格,不 仅出口价格低,国内价格也低。如果只是单纯地比 较这两个价格,国内出口商的倾销行为就不成立, 可是如果采用替代国价格,国内钢企则很容易被裁 定为倾销。
经济与法
ECON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Y&LAW
两钢反倾销 中国企业勇敢反击
文 / 本刊记者 寇佳丽
7 月 23 日商务部对原产于日本、韩国和欧盟 的进口取向电工钢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长期以来 因“世界工厂”著称的中国被广泛认为是低价产品 的聚集地和发散地,伴随着全球制造业竞争的不断 升温,中国企业正谋求依靠创新和科技抢占国际市 场,曾经被反倾销调查的境况正在逐渐改变。
钢铁摩擦下的还击
“反击”一词于此颇为得当。据《经济》记者 查阅,仅 2014 年就有 14 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钢铁 产品发起 72 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反补 贴同时进行的调查 14 起,反倾销调查 47 起,反补 贴调查 9 起。进入 2015 年以来,这种势头有增无减。 欧浦钢铁网的统计显示,今年一、二季度,我国钢 铁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共遭遇 17 起贸易保护案 件,而 7 月又增加 5 起。相比之下,国内钢铁企业 发起的对外反倾销调查堪称寥寥,而在取向电工钢 领域,今年的案例也仅是有史以来中国企业对同类 进口产品发起的第二次对外反倾销。
输赢比不过态度
对该疑问,孙劲予以否定,“如果不是有充 分的证据资料,两大企业也不会轻易出手”。而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采取适当手段保护自身权利 无可非议。
从《取向电工钢产业反倾销调查申请书》提 供的数据看(如表格图),日韩和欧盟出口到中
三国(地区)进口口 三国(地区)进口口量占
“近年来,国内钢材产品产能过剩,一直谋求 在海外市场取胜,出口市场从欧盟发展到拉美地 区,后来扩展到欧亚地区。大幅度上涨的出口量必
6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然引发贸易摩擦,因为无论如何,出口的钢材产品 都会对当地企业造成影响甚至冲击。此外,中国钢 材价格在国际上具有一定优势,因此经常受到反倾 销调查也在意料之中”,北京瑞银律师事务所高级 合伙人、反倾销资深律师王涛这样说。
年 份 三国(地区)总进口口量
中国总进口口量
数量变动幅度 中国总进口口量的比比例
2011
290,109
312,627
—
93%
2012
221,672
237,463
−24%
93%
2013
172,268
年时间,是希望掌握足够充足的证据。 孙劲说:“以往,都是中国的企业去国际上应
诉,可是很多企业怕麻烦,宁可丢掉市场也不愿意 去处理反倾销诉讼。这样的态度从根本上是不对 的。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既来之 则安之,中国企业应该乐意和其他成员的任何企业 一同遵守该组织的贸易规则。”
的确,武钢并不是第一次和反倾销扯上关系。 早在 2014 年 8 月,欧盟就对从中国、美国、俄罗 斯、韩国、日本进口的取向电工钢进行反倾销调查, 武钢作为应诉方阐述观点,但最终裁决是对自上述 国家生产的进口取向电工钢征收为期 6 个月的反倾 销税。然而这一次,武钢作为起诉方出现,也因此 有声音认为这是国内钢铁企业的一次反击。
恰恰是这一点,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温 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资深教授、中国世界贸易组 织研究会副会长薛荣久曾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 表示,不少 WTO 成员利用中国入世承诺设置贸易 壁垒,而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否认就是截至目前 都行之有效的手段。如今,武钢和宝钢“四年磨一 剑”,是否也有贸易保护的嫌疑呢?
“为了这次反倾销申请能够成功立案,我们 准备了 4 年之久”,武钢党工部宣传处处长孙劲 告诉《经济》记者。按照我国《反倾销立案调查 暂行规则》第十一条的规定,反倾销调查申请必 须包括倾销产品的生产商、出口商、进口商以及 倾销幅度、国内产业受损情况还有倾销与损害之 间的因果关系,并且申请人还要提供相关证据。 从武钢、宝钢的全权代理人北京市环中律师事务 所提供的《取向电工钢产业反倾销调查申请书》 来看,该次反倾销案件涉及来自欧盟、日韩的 7 家生产商兼出口商,以及国内的 17 家进口商。孙 劲表示,组织涉及这么多企业的申请材料,的确 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耗时耗力,但是之所以用了 4
178,960
−22%
96%
2014
102,429
107,069
−41%
96%
日本、韩国和欧盟出口数量总计及占其总进口量的比例
6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两钢”有备而来
取向电工钢又称取向硅钢,是电力工业不可缺 少的一种软磁材料,素有冶金工业“工艺品”和“皇 冠上的明珠”之称,其生产能力、产品质量通常被 认为是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特殊钢制造技术水 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商务部的立案调查公告,缘起武汉钢铁集团和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钢、宝钢)代表中 国取向电工钢产业于今年 5 月 27 日向商务部贸易 救济调查局依法提出本次反倾销调查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