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盈余稳健性,又称谨慎性原则,作为我国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之一,自1992年首次写入我国会计准则以来一直是学术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

同时,受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金融动荡和上市公司不断的财务造假行为影响,众多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等财务信息使用者也越来越重视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

所以,如何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而如何准确的衡量盈余稳健性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焦点。

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原则要求,需要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这要求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对当期“好消息”的确认比对“坏消息”的确认有更严苛的可证实性要求。

这就使得“坏消息”相对于“好消息”可以更迅速的进入到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系统中。

而在1997年Basu提出的模型中,使用股票回报率来代替“好消息”和“坏消息”,经过经验研究Basu发现,会计盈余与负的股票回报率之间的关系显著大于会计盈余与正的股票回报率之间的关系。

Basu正是使用这种不对称关系来衡量盈余稳健性,开创了学术领域盈余稳健性的研究先河。

成本管理是现代管理会计的重要概念,也是影响管理者做出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传统的管理会计认为公司的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呈现完美的线性关系。

但是,随着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传统的成本性态假设逐渐受到质疑。

2003年Anderson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当销售业务量增加时成本的增加幅度大于当销售业务量减少时成本的减少幅度,同时首次提出了“成本粘性”这一具体概念。

但是由于利润是由收入扣除相关成本项目而得来的,故成本粘性会体现在利润中,即当销售业务量增加时利润的增加幅度小于当销售业务量减少时利润的减少幅度。

又因为利润与股票回报率之间具有不对称关系,所以在衡量盈余稳健性时难免会受到成本粘性的干扰。

本文旨在研究盈余稳健性和成本粘性之间关系,确定成本粘性如何影响盈余稳健性,进而提高盈余稳健性的衡量准确度。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整理,而后选取了2011年至2016年之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修正了Basu在1997年提出的回归模型,通过统计回归分析首先确定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具有盈余稳健性和成本粘性,而后通过控
制成本相关的变量,进一步得出结论相关的成本变量确实放大了盈余稳健性。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不但增强了盈余稳健性的度量准确性,还提高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水平,有利于政府加强对企业的监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