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四年级研究性学习《搭纸桥》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综合实践四年级研究性学习《搭纸桥》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四年级研究性学习《搭纸桥》教学设计设计说明:
本学期我们学校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组开展一次主题为“搭纸桥”的综合实践活动。
其中有一个活动为用纸制作桥梁模型,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除了美观,关注较多的就是做出来的桥是否结实。
为了我们组织了全体同学的大讨论“桥梁是否结实与什么有关?”讨论中发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观点。
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的本质在于活泼的生命,在于火一样的热情,在于探究的兴趣。
陶先生的观点实践探究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而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的是锻炼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等。
为此,我们决定来上一节探究活动课。
本课教学目标有四个:1、通过实验了解桥面剖面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了解生活中的物体剖面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2、通过比赛搭纸桥,将课堂上学到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尝试组合各种剖面形状来改变承受力。
3、亲自实践探究活动的完整过程,明了步骤,能掌握、应用,独自开展探究活动。
4、了解桥的承受力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激起新的探索欲望。
环节设计从整体上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通过魔术创设了较好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大胆猜测,通过自己动手搭出不同剖面形状的桥面,并以小组为单位对其承受力进行测试,在亲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领悟桥面剖面形状不同,桥的承受力也就不同的道理,然后应用探究中的发现来解决问题,进行搭纸桥比赛;通过录像的手段,引起学生回忆,帮助学生了解这个道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最后通过一段拓展资料,激起学生兴趣,提出新的问题,引导他们课后继续探究。
这样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感悟桥的承受力大小与桥面剖面形状有关,但更淡化了知识因素,以知识为纽带,注
重学生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去发现问题,大胆猜测,动手实验,交流发现,能磨练并增长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探究活动,能培养学生乐于与人合作、与人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桥面剖面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了解生活中的物体剖面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2、通过比赛搭纸桥,将课堂上学到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尝试组合各种剖面形状来改变承受力。
3、亲自实践探究活动的完整过程,明了步骤,能掌握、应用,独自开展探究活动。
4、了解桥的承受力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激起新的探索欲望。
教学准备:
A4纸、钩码、固定好的桥墩、剪刀、双面胶、透明胶等。
教学重点:了解桥面剖面开关与承受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如何搭建承受力更大的纸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
” 谜底是什么?
2、那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桥?你见过用纸造的桥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搭纸桥。
(板书:搭纸桥)
二、新授
(一)实验验证,桥面剖面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1、简搭纸桥,引出桥墩、桥面。
2、魔术表演,提出问题。
别急,看我来变个魔术,能让这张纸能承受住胶带。
你们信不信?
魔术表演后,现在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魔术师么?(板书:问题)
3、引导猜测,剖面形状。
是呀,为什么同一张纸承受力会发生变化呢?大家都真善于思考。
老师先不告诉你们答案,先来大胆猜测一下。
(板书:猜测)从侧面看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它有个专业名词叫剖面形状。
(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纸桥剖面形状分别是什么?桥的剖面形状还有许多种,想想看,还可以有哪些形状?
纸桥的剖面形状改变了,它的承受力就会改变么?我们光靠猜测是不行的,还要动手实验探究。
(板书:实验)
4、设计实验,开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