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西山万寿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西山万寿宫
作者:李星
来源:《中国市场》2011年第13期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许真君与西山万寿宫的历史渊源,分析西山万寿宫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以此对西山万寿宫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西山万寿宫;许真君;作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3-0155-02
西山万寿宫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郊区西南30千米处,是当地百姓为东晋著名的道教大师许逊而建的一座宫观。
西山万寿宫在江西地方志籍及道教典籍中都有相关记载,主要源于许逊修道成仙、拔宅飞升的典故。
许逊是净明道教的创始人,因治水而有功于江西,深受江西人崇拜和敬仰,被尊称为“忠孝神仙”。
许逊去世后,江西人为了永远记住他的恩德,就在其西山故居旧址上建祠留念,西山万寿宫由此而来。
明清时期,随着江西商人和大批江西人外移,万寿宫逐渐从江西发展到全国各地,成为江西人在外敬祀真君、相互交流感情和商贸往来的固定场所。
西山万寿宫无论历经多少朝代,作为各地万寿宫祖庭,一直香火不断,是海内外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
1 西山万寿宫与许真君的历史渊源
西山万寿宫作为净明道教的主要活动场所,它和中国其他宫观一样,都供奉着宗教神仙,只不过西山万寿宫供奉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许逊。
据《逍遥山万寿宫通志》和江西地方史志上记载,许逊祖籍河南汝南,东汉末年,其父许肃为躲避战乱,携全家迁居到南昌。
239年,许逊出生于南昌。
他从小聪明好学,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学,尤其爱好神仙修炼之术。
后来许逊走访国内众多名山古寺,最终选择南昌西山作为修炼之地。
280年,经豫章太守举荐,朝廷屡加礼命,许逊被迫任四川旌阳县令,后弃官东归。
许逊回到西山,正值江西洪水泛滥,百姓深受其苦。
南昌地处江滨,历来洪水为灾。
许逊不顾高龄,毅然带领百姓抵抗洪灾,治理洪水。
由于古时科学文化落后,人们普遍认为发洪水就是蛟龙出世,妖孽作怪。
许真君帮助当地治愈了水患,被江西人奉祀为法力无边的治水神仙,各地也流传着许多真君治水的神话故事,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出于此。
为了感谢许真君的恩德,当地乡邻和他的族裔就在他生前居住过的地方——西山修建“许仙祠”;南北朝时,“许仙祠”改名为“游仙观”,于隋炀帝大业年间被焚。
唐代贞观年间,社会正处于太平盛世,唐太宗在西山敕建“旌阳宝殿”,因而西山万寿宫得以重振。
宋代是万寿宫得以大力发展时期。
1010年,宋真宗下诏从国库拨专款扩充观宇,并升“观”为“宫”,取名“玉隆宫”;1116年,宋徽宗又下诏重修玉隆宫,并亲笔题名“玉隆万寿宫”。
对此,宋《太平寰宇志》记述甚详。
由于道教在元朝不受重视,西山万寿宫与以前相比,自然也就没什么大的发展。
1520年,明武宗赐名“妙济万寿宫”,并拨巨资对宫内建筑进行重大修葺,后来至清代又增建
了关帝庙、万寿宫门等建筑,这是西山万寿宫发展历史上的极盛时期。
我们从西山万寿宫的历
史发展脉络中可以看出其与许真君具有较深的历史渊源。
2 西山万寿宫在政治上所起的作用
宗教一向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维护其统治的一种精神手段,净明道教也不例外。
西山万寿宫是我国道教文化的产物,自然成为宣扬道教思想的主要场所,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精神工具。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状况,总是希望劳动人民能够
安于现状,忍受剥削,绝对服从其统治,不要起来反抗。
他们利用许真君在民众中的威望,借助许真君崇拜来控制民众的思想,把统治阶级的思想变成劳动人民的主要精神支柱,防止劳动人民产生各种不安分的思想,以巩固封建统治。
统治者向劳动人民灌输只有忍受苦难,一心求道,才能最终成为富贵神仙的思想,以许真君为榜样,引诱劳动人民整日以升天成仙为寄托,安于现状,绝对服从统治阶级。
笔者认为,历代统治者一贯重视和支持西山万寿宫,将其作为加强封建统治的政治工具。
究其原因,一是西山万寿宫在历代都得到封建统治阶级不同程度的修复、扩建,反映出万寿宫的重要地位。
如宋太宗、真宗、仁宗先后都对西山万寿宫赐以御书,大加修建。
二是统治者为巩固
其统治地位,借助许真君的力量来统治民众思想。
每逢重大节日,统治者都会到西山万寿宫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示与民同心,对民众起到感化、安抚的作用。
三是万寿宫已演变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政治制度的一部分。
如宋代官职中就设有宫观提举,起初限于京都少数宫观,仁宗时逐步推开,改设宫观提举官,亦可由朝官任命。
到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把包括万寿宫在内的道观作为淘汰冗官,或大臣退休去处,后形成制度。
3 西山万寿宫在经济、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正是由于许真君与西山万寿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使得西山万寿宫在江西人心目中占据
着重要地位。
西山万寿宫是历朝历代江西人祭祀、许愿的地方,是当地道教文化中心,也是南昌极其宝贵的文物资源。
据《江西地方志》中记载,可以推断出当时西山万寿宫及其附近地区就
是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许真君的德业,除如道教所说的术妙通神以外,他的最大的功德,就是对江西及三江上游水利的开发与建设,虽然不及秦代李冰父子开建都江堰的源远流长,但泽及南方,诚为不可泯灭的事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维护了当时社会的稳定,安定了人们的生活。
农历正月二十一日是许真君诞辰,为每年小朝;八月仙逝日为朝圣高潮,各地信民沐浴斋戒纷纷前来进香,人山人海,络绎不绝。
尤其是七月三十日(真君升天之日)当天更
是人如潮涌,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场面盛况空前。
许多商贾在此摆摊设点,出售各地有特色的商品;还可以看到怀有奇能异技的人在此表演;还有许多茶坊酒坊,食肆旅邸,漫山遍野,一直延续到万寿宫周围十余里,已经成为一个繁华的市集。
西山万寿宫之所以是当地经济、文化中心,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西山万寿宫是净明道祖庭、发源地,在教内外都有极大的号召力。
二是由于许逊的人品和功绩,江西人公认他为“修江砥柱”、“普天福主”,因而在民间崇拜信仰的影响力很深,能够吸引附近乃至于千里以外的民众。
三是西山庙会是在夏收后的七八月农闲季节举行,当地农业生产暂时告一段落,民众正处于修身养息阶段。
每年这段时间,筹备万寿宫庙会的组织者都会邀请各地的戏班来此表
演,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戏曲和各地具有本地特色的剧种,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有利于各地文化进一步交流。
四是西山庙会既是祭祀活动,又是当地贸易市集,使得民众既能朝拜真君、寄托心愿,又能购买到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还能玩赏娱乐。
西山万寿宫庙会因此发展成为江西独具特色的习俗活动。
直至今日,西山庙会仍然是当地一个重要的、最为盛大的民俗活动,一些国外朋友,海外同胞都纷纷慕名前来,又为西山庙会增添了新的色彩。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西山万寿宫就不单是江西人的祭祀、朝拜真君的地方,同时也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活动中心,具有丰富劳动人民文化娱乐生活,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繁荣的积极作用。
4 西山万寿宫对农业生产所作的贡献
中国是以农为本的国家,农业生产和道教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许真君在江西民众心目中威望甚高,其民间崇拜信仰的影响力很深。
笔者认为,许真君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西山万寿宫对江南农业生产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许真君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许真君最大功德就是推动了江西及长江中下游水利的开发与建设。
江南地区发生水患,房屋被冲垮,良田被淹没,各地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治水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安定了民众生活,必然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许真君为民治水二十载,踏遍南昌、丰城、都昌等江南各地,大大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患,促进了江南各地农业生产发展。
其次,许真君对农业生产重要节气的影响。
人们每年到西山万寿宫祭祀、崇拜真君的时间和江南农业生产的重要节气基本吻合。
因为许真君的人品和伟大功绩,民众在农业生产的不同节气拜祭他,并祈求真君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些农事习俗一般和农作物生长周期有关,主要是农作物播种、收获之日以及农闲时期。
如《逍遥山万寿宫通志》上所记载的江南民间“南朝”、“西抚”活动。
再者,西山万寿宫庙会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起初的西山万寿宫祭祀活动只是一种纯宗教性质的祭祀活动,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这种祭祀活动逐渐被融入集市,增加了商业经济的成分,西山庙会因此产生和发展起来。
人们借此机会互通有无,传递信息,进行农业生产技术交流等活动。
民众在朝拜真君后,往往利用这个机会互换农业产品,购买一些农业生产急需的工具和原材料,为下一轮农业生产做好准备。
有的农民还把自制的农业工具带来,用以交换自己需要的农具,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5 西山万寿宫在中国近现代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西山万寿宫对中国近现代革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西山万寿宫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起了积极的作用,对中国革命有着极为深远的革命影响和历史意义。
1930年7月30日,毛泽东、朱德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抵达新建县西山地区,总指挥部设在西山万寿宫,在当地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
首先,毛泽东同志曾在万寿宫正殿前右侧的“炼丹井”召开过群众大会,发动、组织当地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进行革命。
其次,红军利用西山万寿宫门前的大戏台,自编自演革命小剧,向当地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如《开了士兵委员会》等。
再者,不断壮大工农红军队伍。
在红军的影响下,当时西山,有十几个贫苦农民积极报名,经批准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最后,红军
用石灰水及墨汁在万寿宫门前、西山街等地书写了大量标语,号召群众起来斗争。
西山万寿宫墙上的标语为墨写的“红军是工农的军队”,“文革”中宫墙被毁,现仅保存了写有这条标语的四米长的一段墙,但标语字迹已模糊不清。
总之,毛泽东、朱德把万寿宫当做一种革命资源,用来进行革命活动,在西山万寿宫的历史上增添了新的一页。
6 西山万寿宫现已成为南昌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
西山万寿宫不但是南昌宝贵的文物资源,而且也是南昌打造花园城市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
作为南昌宝贵的旅游资源之一,如何重现古代西山万寿宫万商云集的盛况,展示南昌历代名人、风土人情,重现历代文人墨客在万寿宫留下的古迹,反映西山万寿宫的特色文化,包括道教文化、陶瓷文化、客家文化等,对打造南昌“花园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应把万寿宫文化资源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
万寿宫文化是儒释道结合的文化,如果把万寿宫民俗文化作为江西本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推向全国,不但会吸引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学术研究热潮,而且其文化旅游开发空间很大,未来经济效益不可估测,如江西关于许真君、万寿宫的人文景点非常多,完全可以打造一条万寿宫民俗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有关万寿宫、许真君的传说、故事很多,内容都十分精彩,肯定会吸引许多游客。
其中,挖掘万寿宫文化特色,建立西山万寿宫文化旅游品牌,是把万寿宫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要把万寿宫资源建设成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旅游格局,使之既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又是南昌旅游度假区,即集文化、宗教、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功能区,实现万寿宫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将西山万寿宫文化旅游与城市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相促进和协调,以此推动鄱阳湖经济区建设,为江西早日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清]漆逢源纂辑.逍遥山万寿宫通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11).
[2]章文焕.万寿宫[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8).
[3]新建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新建县志[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李星(1974—),男,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江西地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