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A卷)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蒙眬(lóng)晶莹(yín)烦躁(zào)酣然入梦(hān)
B. 颤抖(chàn)轮廓(kuò)枯槐(huái)仙露琼浆(lù)
C. 污秽(huì)闲暇(xiá)拯救(zhěng)血气方刚(xiě)
D. 炽热(zhì)譬如(pì)恳切(qiè)颠沛流离(pèi)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迟钝凛烈俯瞰耀武扬威
B. 幽寂遨游忏侮天涯海角
C. 修润堡垒驿路心不在焉
D. 疮疤猥琐矜持五脏六腹
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作为资深探险家,詹姆斯对于克服各种严酷自然环境已经有许多经验,他表示,《勇敢者的征程》中,探险者遭遇的环境已经是非常艰险了,但“在当年____________(简易简朴简陋)、危险的条件下完成同样的路线,情景真的难以想象”。
(2)蓬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那里因经常出现____________(虚无缥缈海市蜃楼子虚乌有)的奇观而被誉为“人间仙境”。
4. 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花。
(杜牧《泊秦淮》)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4)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9)予谓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微型机器人是利用集成电路微细加工技术,将机械及其驱动装置、传感器、控制器、电源集成在极其微小的多晶硅片上,从而制成完备的微机械电子系统。
②微型机器人可以到达我们到不了的地方;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做我们做不到的事情。
③它不仅能根据人们的指令去解决问题,还具有“头脑”,能随机应变。
④神通广大的医用微型机器人,____________小
巧玲珑,身轻如燕,____________精力旺盛,勇敢无畏。
⑤它们能钻进人体内部,诊断、治疗各种疾病,还能做许多高难度的手术。
(1)第②句有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③句中加点的“解决问题”按照短语结构类型划分是____________短语。
(3)请在第④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6.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以非凡的想象力描绘了奇幻美妙的
海底世界。
小说自1869年发表以来,“鹦鹉螺号”载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潜入“大海的深处”,不断领略探索海洋的奥妙,请简要描述海底的一处神奇景观。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班级开展以“传承孝之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
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你将此次活动主题中的“承”字按照笔画顺序,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田
字格中。
(2)主持人准备在开场白中引用一个故事名称和一则孝亲敬老的名言警句,请你帮他(她)
写出来。
故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校报准备为本次活动开设新专栏,请你帮忙设计栏目名称和内容。
栏目名称栏目内容
知孝礼解读“孝礼”内涵
践孝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述“孝义”故事
(4)请你将下面打乱的词语组成一副关于“孝亲敬老”的对联。
敬老如花孝心似籽心里脸上开种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46分)
(一)(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不一般的文化自信,那是中国故事最动人的篇章。
象征友谊的玫瑰、象征坚韧的月季、象征幸福的铃兰等,由七类花组成的冬奥会颁奖花束成功“出圏”,中国风满满。
与传统鲜花花
束不同的是,冬奥会的颁奖花束采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绽放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而不止是颁奖花束,此次冬奥会的会徽、火炬、奖牌等,每一次的精彩呈现,都因融入东方文化而出彩。
换言之,这是一种中国文化自信的表达,通过冬奥的窗口,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能够历经千年越过无数艰难困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崛起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冬奥是媒介,文化当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中国故事的不断传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摘编自《冬奥,闪耀不一
般的中国自信》)【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上,文明交流互鉴随处可见。
冰雪健儿在冬奥村里为饺子、豆包等中华美食着
迷,亲身体验中医药文化、茶文化、中国功夫文化。
花样滑冰表演滑赛场上,身着“神奇女侠”服装、装扮成拳击手模样的运动员卸下比赛的紧张,自由驰骋在冰面上。
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运动员与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合影互动……一幕幕各美其美,和合共生的场景暖人心田,奥林匹克精神因团结和友谊而绽放。
从2014年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总部深刻阐述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到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再到今年北京冬
奥会胜利举办,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平台。
(摘编自《北京冬奥会,中华文化与冰雪
文化交相辉映》)【材料三】
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时代“顶流”和“出圈”的流量密码。
如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2022河南春晚》《清明奇妙游》……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生命力,《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舞蹈作品成功“炸圈”。
又如B站和河南卫视推出的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历东汉、大唐、大宋等盛世,融历史背景,以奇舞著书《十
二风舞志》,讲述蕴于舞蹈之中的华夏故事。
还有火爆全网的着盛唐妆发的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西塘汉服文化周,打卡胜地“长安十二时辰”街区……无一不彰显传统文化的“顶流”影响。
(摘编自《从冬奥会谈文化
自信》,有删改)【材料四】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积淀,薪火相传与发展创新。
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就凭借短短8分钟,用传统民乐《茉莉花》、中国功夫、国粹京剧,演绎出“从奥林匹克到万里长城”的历史性传递。
回首2008年北京奥
运会开幕式,刻有祥云图案的奥运火炬,带有“中国印”的会徽,以及夸父逐日、敦煌飞天、太极拳、四大发明的传统元素,形象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这样一次次登上世界舞台,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摘编自《北京冬奥
彰显文化自信》)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京冬奥会让中国故事不断传播,显示了中国文化的自信,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o
B. 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作出了贡献,包括他阐述的文明交流互鉴思想、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和
冬奥会。
C. 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用时代的精神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D. 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为北京冬奥会的文化展示打下了基础。
9. 下列说法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 中华民族能够历经千年越过无数艰难困苦,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文化为之崛起提供了强大
的精神支撑。
B. 北京冬奥会上,各国运动健儿被中华美食、中医药文化、茶文化、中国功夫、中国服装、
冰墩墩以及成功“出圈”的文化节目吸引。
C.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成为时代“顶流”和“出圈”的流量密码,是因为全媒体时代的来临。
D. B站和河南卫视推出的《舞千年》是舞蹈类节目,讲述了蕴于舞蹈之中的华夏故事。
10. 中国文化自信在北京冬奥会上是如何表达的?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1. 同是“冬奥会与文化自信”的话题,【材料三】和【材料四】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区的那个鞋匠摊
徐廷华
①许多事留在了春雨秋月里,没了影踪,我对家门口的这个鞋匠摊,却常有着别样的亲切。
②认识他已有十多年了。
第一次接触是给我的一双皮鞋后跟钉个掌。
那时他年轻,也就三十出点头,头发乌黑发亮,人称他小宋。
殊不知他已是有一个五岁娃的父亲了。
他和妻子从安徽老家来这个城市谋生,租住在一户人家搭起的狭小的坯子里。
只要是无雨晴天,从白雪斑驳的冬季,到青枝绿叶的夏天,他都会早早地在小区沿河的人行“安全岛”放上几张小矮凳,摆起了鞋匠摊。
煦阳初照,绿树成荫,鸟雀喟啾,环境倒也不错。
在酷热的夏天,他会在鞋摊前撑起一把的太阳伞。
别看这不起眼的鞋匠摊,生意倒挺好,我每次路过,总能见到几个客户在修鞋。
有时天色已很暗了,他还在干活。
③那次钉鞋掌,小宋给我留下一个初始的好印象。
“要皮的还是铁钉的?”他问。
“随意。
”我说。
他打量了我一下,“你这年纪,就钉铁钉的吧,虽然走路有点响声,不过显得有精神。
”我笑了,心想,他挺会说话的,总以为是他的生意经,收费时却没见他多要。
④以后家里只要鞋出了“问题”,我都会去找他。
图他手艺高、态度好、价格公道。
我们渐渐熟悉了,话也就多起来。
⑤一次,我又拎着一双皮鞋去找他。
他接下活,望了望,要我傍晚来拿。
我刚好也有急事要去办,匆匆离去。
夕阳西坠时,我去他鞋摊取鞋,鞋已修好了,鞋边还缝了一圈暗线,似乎还擦了鞋油,轻光雪亮,像新的一样。
趁着这时人少,我们聊起来。
⑥“怎不在老地方了?”
⑦“嗯,这几年建设文明城市,沿河一溜排改建了绿化带,栽了花草,有石凳、石椅,还添了不少运动器具,好让人小憩时锻炼锻炼。
社区就给我安排在这儿落地。
”
⑧“还住老地方?”
⑨他把鞋交给我,笑了,“娃大了,快中学毕业了,租了间房,宽敞些,比过去好些。
”
⑩后来我听周围邻里夸小宋一家,才知道这夫妻俩挺能吃苦,小宋修鞋,从不宰客,厚道得很。
他妻子替人家做钟点工,接三四家的活,把人家的家当自己的家,搞得干干净净,还要忙自家的事,一刻不得闲,真是眼睛一睁,忙到天黑。
娃也拉扯大了。
娃很懂事,常帮着他妈妈做家务。
⑪又过了几年,我裤腰的皮带断裂了,想起小宋摊位上有皮带,就过去买一根,也算给
他点支持。
他帮我选了一根,还替我系上,打量一番,觉得有点松,又在皮带上打了个眼,再
系时不紧不松。
我很满意,更满意的是他的为人着想。
⑫我们闲聊时,他好像有点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跟我说:忙了大半辈子,上个月买了
套二手房,五六十平方米,娃明年就要考大学了,个头长得比自己还高,得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说着,他指着河对岸靠马路边的一幢楼,说那五楼就是他的家,阳光正斜斜地照在阳台上,光灿灿的。
⑬这时又过来一个修鞋的,我望着小宋,他已不再是我当初见到的那个一头乌黑头发的
模样了,岁月匆匆,白驹过隙,日子像水一样地流过,步入中年的小宋平顶发型下已显露出不少的抬头纹。
他修着鞋,修着修着,人就老了;他也修着岁月,修着修着,幸福却溢满在他的沧桑里。
这幸福是他创造的,除了他的勤劳、认真、诚信,更多的是来自他的热心、真心、爱心。
难怪不起眼的鞋匠摊有那么多的回头客,生意那么红火。
12. 阅读文章,请说说在“我”和小宋的接触中,他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3.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说着,他指着河对岸靠马路边的一幢楼,说那五楼就是他的家,阳光正斜斜地照在阳台上,光灿灿的。
(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他修着鞋,修着修着,人就老了;他也修着岁月,修着修着,幸福却溢满在他的沧桑里。
(从句式、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4. 文章第⑩段写周围邻里夸奖小宋一家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5. 请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表露出“我”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6.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宋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唐人尚未盛为之()
(2)薄如钱唇()
(3)瞬息可就()
(4)有奇字素无备者()
1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又为活板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 以草火烧以我酌油知之
C. 若止印三二本不若燔土
D. 兼与药相粘与蒙论议
19.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2)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
20. 在说明活版印刷前,作者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四)(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1.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闻说鸡鸣见日升”在全诗中的作用。
22. 第三句中的“浮云”一词既是实写眼前之景,又比喻__________________;而第四句中的“最高层”则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见过夏夜的星空吗?你听过夏夜的虫鸣吗?你感受过夏夜烦闷的热浪吗?因为什么特别的感受或事情,让你爱上了这个夏天的夜晚?
请以“爱上这个____________的夏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1题答案】
B
【2题答案】
C
【3题答案】
①. 简陋②. 海市蜃楼
【4题答案】
①. 商女不知亡国恨②. 独怆然而涕下③. 黄梅时节家家雨④. 一山放出一山拦⑤. 柳暗花明又一村⑥. 可怜夜半虚前席⑦. 化作春泥更护花⑧. 将军百战死⑨. 花之隐逸者也⑩.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5题答案】
(1)将第②句中的两处分号都改为逗号。
(2)动宾(3)示例:不仅……而且……
【6题答案】
示例一:海底七彩光。
海底的花草、礁石、胚芽、贝壳、珊瑚虫等,经折射光一照,颜色发生轻微的变化,呈现出七彩光来,犹如善用色彩的画家的调色板。
示例二:海底奇光。
“鹦鹉螺号”漂浮在一层被磷光照亮的海水里。
这光亮是无数会发光的微
生物造成的,是无数海洋纤毛虫、粟粒状夜光虫聚集一起发出的光亮,这些光亮与水母、海星、海月水母、海笋及其他一些植虫动物发出的磷光交相辉映。
示例三:海藻地毯和绿廊。
海底有一片海藻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踩上去软软的,堪与手工织成的最柔软的地毯相媲美。
这些绿色植物还在人们头顶飘动着,像一条海生植物构成的绿廊,有的带状墨角藻长度超过500米。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题答案】
(1)(2)①. 示例:故事名称:卧冰求鲤②. 名言警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3)①. ①开展“敬老”活动②. ②传孝义
(4)①. 上联:孝心似籽心里种②. 下联:敬老如花脸上开
三、阅读(46分)
(一)(12分)
【8~11题答案】
8. D 9. D
10. ①由七类花组成的冬奥会颁奖花束采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②此次冬奥会的会徽、火炬、奖牌等,每一次的精彩呈现,都因融入东方文化而出彩。
11. ①材料三侧重从传统文化的“顶流”影响的角度,谈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②材料四侧重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8分钟演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
式的传统元素为例,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代积淀、薪火相传与发展创新。
(二)(18分)
【12~16题答案】
12. ①第一次接触,他们一家租住在一户人家搭起的狭小的坯子里;②第二次接触,孩子快中学毕业了,他们租了间宽敞的房子;③第三次接触,孩子快考大学了,小宋家买了一套二手房。
13. (1)“光灿灿”形容光亮耀眼,这里凸显了小宋家的阳台在阳光照耀下的美,衬托出小宋买房后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表明小宋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2)句式整齐,语言典雅而有韵味,从“修鞋”到“修岁月”,写出了小宋的年纪逐渐衰老(写出了时间的流逝),表现了修鞋带给他的愉快与幸福(从侧面反映出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
度)。
14. ①展现出小宋两口子吃苦耐劳、诚信厚道的品质;②通过他人之口,使人物更真实;③周
围邻居对他们的称赞,也为后文中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埋下伏笔(作铺垫);④丰富了文章内容。
15. 表露出“我”对经时光打磨后小宋的变化的感慨之情,同时,抒发了“我”对小宋努力、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赞美,以及“我”对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勤劳、认真、诚信等美好品质的赞扬。
16. ①小宋勤劳,能吃苦。
只要是无雨晴天,他都会早早地摆开鞋匠摊,有时天色很暗了,他
还在干活。
②小宋手艺高,厚道,能为他人着想。
他在给“我”修鞋时提建议,在换皮带时多打了一个眼。
③小宋热心、认真、热爱生活。
他没有改变初衷,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本心和手艺,用双手创造出如今越来越好的生活,收获幸福。
(三)(12分)
【17~20题答案】
17. ①. 还没有②. 边缘③. 完成④. 平时,平常18. D
19. (1)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拿它靠近火烘烤。
(2)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
20. 既表明活版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版印刷作铺垫。
(四)(4分)
【21~22题答案】
21. 飞来峰高耸入云,传说在飞来峰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目睹壮观的东方日出,诗人借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为下文占据较高的立足点,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作铺垫,使议论自然。
22. ①. 当时的保守势力②.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四、作文(50分)
【23题答案】
参考例文
爱上这个美丽的夏夜
傍晚时分,原先亮得刺眼的太阳渐渐的收敛了逼人的光芒。
夕阳西沉,惨红的阳光无力的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
正如白居易诗中所写“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天慢慢暗了下来,一丝凉意拂过,火红的晚霞消失后,明亮的启明星爬上了天空,像是一颗闪闪发光的蓝宝石,在对月亮姐姐眨眼睛呢!不久,一群笑眯眯的小星星陪伴着害羞的月亮姐姐来了,夜幕正式拉开了。
月亮也有它独特的美丽。
月亮如同一弯细细的小船,载着乖巧的玉兔与美丽的嫦娥,行驶在宽广的银河上。
月亮也像一张银色的大玉盘,嵌在漆黑的天空上,守护者身边的群星。
月光如水,洒满了整个小院。
月光溶溶,如细雨般轻柔,抚摸着我水灵灵的双眼。
月光是那么柔和、清雅、宁静,天上地下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
只有天上的星星还在调皮的眨眼睛,把清柔的星光撒在了我的脸上,那清柔的星光如同温暖的水流,一直流进我的心房。
突然,一阵微弱的萤光照在了大地上,萤火虫出来了,先是只有一两只萤火虫,照亮了我细嫩的脸蛋。
后来又从远方飞过来了五六只,照亮了我那宁静的小院。
然后,又有一群萤火虫向小院飞来,照亮了整片天空。
最后,不计其数的萤火虫从四面八方飞来了,他们忽的一下散开了,在空中翩翩起舞,有时变成一只优雅的小鹿、有时变成一头可爱的小熊、有时还变成一条快活的小鱼,在向我摇尾巴。
炽白的光芒又照亮了漆黑的夜晚。
不一会,萤火虫玩累了,光芒慢慢暗了下来,最后用魔力把自己变走了。
这美丽的月色,这壮观的萤火虫群,和这宁静的夏夜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图画,让我久久陶醉在这迷人的夏夜。
啊!我爱这美丽迷人的夏夜!
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B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赋分120分)
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积累与运用(1-5小题,每小题3分。
第6小题8分。
本题共23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炽热(zhì)竹篾(miè)迸溅(bèng)以身做则(zuò)
B.俯瞰(kàn)赤裸(guǒ)哆嗦(suo)悔人不倦(huì)
C.凛洌(liè)憎恶(zēng)孤零零(līng)海市蜃楼(shèn)
D. 凸现(tū)稠密(mì)悠然(yōu)悲天悯人(mǐ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男孩子要有海阔天空的胸襟,不要老在芝麻蒜皮的小事上斤计较。
B.父亲像一本厚重的书,耐人寻味父亲像一杯甘醇的酒,回味无穷。
C.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
D.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B. 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C.我们兄弟手足情深,怎能丢下生病的哥哥和弟弟去观看精彩的演出呢
D.为防止地球环境不恶化,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选择的路》是英国作家弗罗斯特创作的一首哲理诗,展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处在十
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
B.《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是刘慈欣,他所创作的《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
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C.《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
小说主人公因以贩卖骆驼为生,因此被叫做“骆驼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