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同步测试-文档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8题;共18分)
1.下列关于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或开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海底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坡
B. 世界海底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墨西哥湾、北海、马拉开波湖等地区
C. 目前各国海底石油产量已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D. 我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分布仅限于东海。
2.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捕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
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水温升高
B. 石油泄漏污染了海洋
C. 修建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 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3.由于石油短缺,引发了广东建立石油储备基地的机制,从石化工业基础或海运条件考虑,广东的石油储备基地应选择在()
A. 广州
B. 茂名
C. 湛江
D. 中山
4.我国四大盆地自然资源的共同特点是( )
A. 水能资源丰富
B. 石油或天然气资源丰富
C. 光照资源丰富
D.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5.对于非可再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是指()
A. 节约利用
B. 综合利用
C. 寻找替代资源
D. 无限制的开发
6.进一步增加晋煤外运能力,除铁路建设外国家正在实施的工程是()
A. 西气东送工程
B. 西电东送工程
C. 引黄入晋工程
D. 黄河整治工程
7.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 地面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 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 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8.下图为“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现象的发生能对耕地造成直接危害的是()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水土流失③赤潮④沙尘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下列行为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是()
①占用基本农田,种植经济林和果树,以增加农民的收入②在低湿涝洼地挖鱼塘,筑台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③城市开发区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④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生物工程防护体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共5题;共31分)
9.读政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日本________资源丰富,但木材进口量却很大,原因是________。
(2)日本是一个________资源贫乏的国家。
为了发展本国工业,日本充分利用其________(岛国、临海国、内陆国)优势和多________ 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海上运输,从世界各地大量进口________和出口
________。
(3)为减少原料的转运和及时将产品外运,日本的工厂多集中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狭长地带。
10.【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利是全球铜矿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出口最多的国家,但铜矿开采后也留下了大量的矿渣和弃土,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
下面左图为智利北部地区的丘基卡玛塔铜矿的分布位置图,右面两图分别是矿区铜矿开采堆积的矿渣与弃土景观图和铜矿露天开采后形成的矿坑景观图。
智利的铜矿开采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针对上述问题,宜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11. 2019年11月3日中国决定对煤炭征收进口税。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和消费国。
中国国内超过70%的煤炭生产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今年,中国热能煤的价格下降了24%,而价格低廉的进口煤加剧了中国煤炭业的经营困难。
此外,中国政府计划禁止销售和进口高灰煤。
从环境、资源保护角度说明中国对煤炭征收进口税可能带来的影响并针对煤炭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12.下图是36°N附近的某地1950年(A)和1990年(B)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图中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
(2)B图与A图相比,在土地利用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3)B图与A图相比,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4)该地在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方面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 ,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
13.【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读图文材料,某企业在图中M地开采有色金属矿,分析若不合理开采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降低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海底石油是埋藏于海洋底层以下的沉积岩及基岩中的矿产资源之一。
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地区,目前,世界最著名的海上产油区有波斯湾、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欧洲北海、南美洲墨西哥湾。
海上天然气的储量以波斯湾第一,被称为“石油海”;北海第二;墨西哥湾第三。
中国大陆架的海底石油产量远景很大,很有可能成为将来的“石油海”,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的南北两翼都有面积广大的储油区。
海上原油产量逐日增加,日产量已超过100万吨,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4。
【点评】本题属基础性试题,难度较小。
学生熟练掌握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或开发的相关知识即可轻松作答。
2.【答案】D
【解析】【分析】大鱼较少,就说明大鱼早已捕捞,只剩下小鱼。
因此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的减少。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资源问题,用排除法可选出答案。
若污染,则大鱼、小鱼都会减少的。
3.【答案】C
【解析】【分析】广东省湛江市临南海,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经济较发达,工业基础较好。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湛江位于沿海,被称为“港城”,经济条件好。
4.【答案】B
【解析】【分析】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水资源缺乏;四川盆地阴雨天气多,光照资源较少;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在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较少。
用排除法,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四大盆地的自然资源种类。
需要学生对四大盆地自然资源熟悉。
5.【答案】D
【解析】【分析】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要节约点,因为用一点少一点;尽量提高综合利用率;或者寻找替代资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注意题干中说的是不合理的开发。
6.【答案】B
【解析】【分析】西电东送工程的北部通道即是从山西、陕西等地区输送电力到京津唐地区。
这也增加了晋煤外运能力。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资源调配工程对山西省的重要意义。
要求学生对主要的工程做一定了解。
7.【答案】B
【解析】【分析】海洋中的石油、锰矿都是非可再生资源。
故A选项错误。
能源中有可再生资源(如水能、风能)和非可再生资源(如煤、石油)。
故C选项错误。
地下中的地热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故D错误。
用排除法,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一般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8.【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直接将地面表土冲走或吹走,降低了土壤肥力,造成土地退化,而全球变暖及赤潮不会导致耕地的直接危害。
(2)基本农田是肥力高、质量好的耕地,不能作他用;城市开发区的建设也要依少占农田或不占农田的原则进行,进行适度开发。
故答案为:(1)D(2)C。
【点评】本题考查了土地资源破坏的原因,科学发展观。
做题时要注意题中给的信息,关键字等。
第一题,注意是直接危害,不难选出答案。
第二题,注意是违背了科学的发展观的行为,不难选出答案。
二、综合题
9.【答案】(1)森林;为了保护本国森林资源
(2)矿产;岛国;港湾;原料;产品
(3)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
【解析】【分析】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资源缺乏的国家。
日本的森林资源丰富,为保护本国资源,不惜从海外进口木材。
日本矿产资源缺乏,工业的原料需要进口;产品主要销往世界其他地区,产品依赖出口,
因此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某国资源的情况。
需要学生对日本做一定的掌握。
10.【答案】采矿会形成地下采空区,引起地面断裂和沉降;矿区开发会破坏森林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表矿渣与弃土堆放会引发泥石流或粉尘污染;废矿和有害金属会引起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在干旱区开矿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加剧土地荒漠化等;
措施:加强对矿产开发的科学管理;合理规划建设堆放场地;对废弃矿坑及时进行回填;对矿区进行复垦,种植适宜植被;综合利用矿渣和弃土;利用矿坑蓄水,发展水产业或矿区旅游业等。
【解析】【分析】铜矿开采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从对植被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空区形成及其对地表和地下结构的影响、堆土被风和水流推移带来的不利影响等方面来分析。
应对措施可从规划管理、堆放场地设置与弃土存放、废弃矿坑利用、增加植被等方面来分析。
11.【答案】有利影响:减少对进口煤炭的依赖;可能减少煤炭的使用量,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有利于环境保护。
不利影响:可能加大国内煤炭资源的开采量,加快煤炭资源的枯竭。
措施:优化用煤结构;研究推广洁净煤技术;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处理。
【解析】【分析】中国对煤炭征收进口税,有利于减少对进口煤炭的依赖,可能减少煤炭的使用量,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有利于环境保护。
但是这样可能加大国内煤炭资源的开采量,加快煤炭资源的枯竭,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
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主要是优化用煤结构,研究推广洁净煤技术,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处理。
【点评】本题考查区域保护资源环境的措施及影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12.【答案】(1)旱地
(2)①林地减少;②公交、居民住宅用地、沿海滩涂面积扩大
(3)水土流失加剧;森林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多,沿海滩涂面积扩大
(4)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
【解析】【分析】(1)从题干中位于北纬36度,面临黄海,可知我国的旱地。
(2)从图A、图B来做比较得出。
(3)滩涂面积增长,河口三角洲面积在增加。
说明河流含沙量增加。
(4)耕地面积缩小,因此要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两幅图来作答。
13.【答案】该矿地处丘陵山地,开矿会破坏地表植被;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易产生水土流失等;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危及用水安全。
措施:对已开采的部分恢复地表植被;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回填。
【解析】【分析】开矿破坏地表植被,该矿地处丘陵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易产生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开矿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开矿会产生废水,污染地下水,危及用水安全。
措施:对已开采的部分恢复地表植被;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点评】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