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1. 商朝统治者宣扬自己是天神“帝”在人间的代表,要求臣民绝对服从。
西周统治者用“天”代替“帝”来表示主宰命运的神灵,并提出“天命靡常”“以德配天”等主张。
这一变化表明,该时期()
A.政治领域弥漫着神权意识B.统治思想具备了民本色彩
C.传统天命观逐步走向衰落D.皇帝制度的雏形已经出现
2. 下图(里耶秦简)中的文字记录了资中县令史阳里人扣的履历:十一年九月提拔为吏,担任乡吏九年零一天,担任管理农事的田部吏四年零三个月十一天,担任令史二个月。
户版记录年龄为36岁,可担任掌管工程的司空属官之职。
据此可推知,秦朝()
A.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B.重视对官吏任职与提拔的考核
C.采用重农抑商的政策D.尊奉法家并广纳贤才
3. 晋室东渡后的一段时期,江南地区就没有铸过货币,沿用东吴通用的各种大钱。
东晋末年安帝时,桓玄曾主张废止货币,使用谷、帛;南北朝刘宋中期孝武帝时,周朗亦曾上疏,“宜罢金钱,以谷帛为赏罚”。
这反映出当时的江南地区()
A.经济水平仍落后于北方B.货币的铸造工艺落后
C.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有限D.手工业发展程度较高
4. 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
这表明隋唐时期()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
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5. 辽、金统治者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建造孔子庙,勤加祭祀。
西夏统治者甚至“尊孔子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庙祀”,尊孔子隆重,为汉族所不及。
这反映了当时()
A.理学思想的传播B.民族关系的缓和
C.文化交融的发展D.统一趋势的出现
6. 下表所示为关于万历初年内阁首辅张居正死后待遇变迁的两则史料。
由此可推知,明代()
1582年,张居正死后,明神宗给予其最崇高的待遇,给他谥号“文忠”,赠上柱国衔,荫一子为尚宝司丞,并遣官造葬。
特命四品京卿、锦衣卫堂上官和司礼监太监等护丧,归葬江陵。
万历十二年(1584年),(神宗)籍没张居正家,株连颇多,荆川骚动。
上曰:“张居正……专权乱政,周上负恩,谋国不忠,本当断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伊属张居易、张嗣修、张顺、张书俱令烟瘴地面充军。
”
A.党争频繁导致政局不稳B.内阁只是加强皇权的工具
C.政局变迁影响人物评价D.票拟权与批红权相互制衡
7. 如表是1871—1911年我国出口货物占比统计情况表。
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1871—1911年出口货物统计表(单位:%)
A.茶丝的产量呈下降趋势B.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C.贸易逆差局面有所改变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8. 1910年月8日至10月22日,全国体育界人士在南京南洋劝业场场地,参照奥运会模式,举办了中国有史以来第全国性的运动会。
上海《大同报》当期发表评论说,“他日者倘得于全球运动会而获优胜,则红旗奏凯,万国欢迎"。
材料反映了()
A.中国近代体育建立B.对外开放取得较大成就
C.革命精神融入体育D.体育强国理念已经出现
9.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如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探索与尝试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D.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10. 建国初,中央在“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总方针指导下,依据苏联高等学校制度,对全国各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
这次调整()
A.说明国家优先发展高等教育B.服务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
C.表明人民教育体制得以形成D.助推高校专业的均衡发展
11. 李慕白于1958年所作的《边收边种》(如图所示)将女性作为主要描绘对象,画面中挽起裤脚的女子站在水田中,长期劳作使女子小腿和手臂呈现出肌肉线条美,齐耳短发也为女子增添了灵动感。
这一绘画()
A.彰显了健康向上的审美趋向B.反映了土地改革运动的进程
C.折射出当时浮夸现象的盛行D.表明女性是农村劳动的主体
12. 据统计,2022年中国与拉美国家贸易额达到3000亿美元,中国在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
中国还通过人民币国际化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机制,为拉美国家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和货币选择。
中国这一系列举措()
A.利于推动中拉合作共赢良好局面B.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
C.表明了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决心D.构建了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
13. 下图是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脉络,它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文明()
A.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B.相互交流中吸收融合
C.各地区发展速度一致D.呈现多元共生的特征
14. 设立于公元前376年的裁判官是罗马的司法长官,裁判官可在退职后进人元老院。
裁判官在任职期间将自己的施政方针、办案准则或程式等通过告示来公之于众,从而创造、变通或解释法律规则,形成新的司法实践规范。
据此可知,罗马裁判官()
A.限制了贵族对司法权的垄断B.推动了古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C.适应了罗马社会发展的需求D.体现了法律的形式主义特征
15. 14-15世纪,佛罗伦萨的城市公共活动有很多,如舞蹈表演、凯旋式游行、赛马、赛驴等。
在这些活动中还有化妆演员、歌手和面具小丑诙谐幽默的表演,给人以诸多乐趣。
由此可知,当时佛罗伦萨()
A.社会阶级区分逐渐消除B.城市的自治权不断扩大
C.教会退出日常生活领域D.思想解放具备社会基础
16. 1534年,英国颁布《至尊法案》,该法案宜称“(英王)应被拥立,承认和称为英格兰国教会的尘世唯一至尊领袖,应获得并享有……属于英格兰国教会至尊领袖上述尊位的一切荣誉、威严、优越权、司法权”。
英国此举()
A.推翻了罗马教会的统治B.加速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压抑了自然科学的发展D.限制了国王的专制权力
17. 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到美洲时有17艘大船,带有教士、士兵、农民、工匠等1500人,船上载有农业工具、小麦、大麦、柑橘、柠檬、甜瓜的种子、甘蔗幼苗和牛、马、驴、猪、羊等家畜,以及开矿用的炸药和机械。
这()
A.开启了世界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
B.反映了葡萄牙扩张的商业性目的
C.对推动美洲社会开发有一定作用
D.说明新航路开辟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8. 1922年加拿大和美国签署渔业协定,该协定的签署得到了当时英国外交部的首肯,但作为英国自治领的加拿大,当时尚未有单独与外国谈判、缔约的权力。
这反映了()
A.战争对殖民主义力量的削弱B.民族自决原则得到广泛认同
C.加拿大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D.世界殖民体系正在走向崩溃
19.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英国是一个岛国,孤悬海外,正好为突变提供了温床。
英吉利海缺的宽窄适宜,能够为通商提供便利,又能抵御外敌。
不列颠岛不大不小,刚好可以养成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又便于统一。
材料强调英国工业革命是()
A.与欧亚大陆距离适度的结果
B.欧洲刺激英国经济的结果
C.经济地理因索相结合的结果
D.大陆均势外交战略的结果
20.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严格区分政务官和事务官。
政务官主要通过选举产生或政府首脑任命,承担政治责任;事务官通过考试产生,实行职务常任。
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为事务官。
由此可推知()
A.事务官忠于职守并随政党共进退B.这类规定不符合权力制衡架构思想
C.事务官有不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D.文官制度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21. 列宁指出:“现在,你们从实践中以及从我国所有的报刊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结果是商品交换失败了。
……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由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
”由材料可知,列宁强调()
A.利用市场和货币调节生产关系B.通过干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C.采用和平方式推翻沙皇统治D.采取经济手段应对协约国干涉
22. 巴黎和会后,新的民族国家的涌现满足了民族主义对国家自主的渴望,人们希望国际联盟的成立裁决争端,也可阻止未来战争。
但实际情况是,在20世纪20年代,国联插手于许多争端,基本上还起到了救火队的作用,但只要纠纷涉及大国,就会隔岸观火、无能为力。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
A.巴黎和会并未带来实质和平B.国际联盟基本成为了傀儡
C.国际关系体系相对比较脆弱D.大国支配小国现象较普遍
23. 下图中的三幅图,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
下列最符合的是()
A.社会主义运动走向国际联合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C.欧洲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24. 二战后,微芯片的发明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有了微芯片,就能开发更加经济高效的小型计算机系统和现代化的电话网络;有了微芯片,就能替代以前由人力劳动所承担的例行工作。
它的发明和使用()
A.促进了通讯技术的出现B.有助于产业和生活方式变革
C.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D.表明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核心是层级的变化。
作为地方高层的道、省、州等统县政区,主要由原监察区或军事区等虚区转化而来,其总体上幅员缩减。
例如,郡的幅员不断缩小而至消失,但后人常把州、府主官雅称为郡太守。
下表秦汉以来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的变迁概况
民国初期,在省县之间设道,但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被取消。
因管理困难,省之下临时设置专员公署,后推广并加以固定。
另外,还设有约150个市,大部分相当于县级,大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
民国时期,地方区划的层级、数目更改频繁,幅度也较大。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材料二国外发达国家的行政区划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变动也比较频繁,同时由于经济、人口的集聚,纷纷建立大都市区,加强协调。
……绝大部分的城市,不论大小,地位平等。
信息时代,社会结构非群体化、高度差异化,这也使得传统中央集权国家表现出分权化趋势。
——摘编自王开泳、陈田《国外行政区划调整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古代、近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传统行政区划相比发达国家行政区划的不同,并简析其影响。
26. 汉代“河堤谒者”(主管水利与筑堤的官员)的选任与管理渐趋成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代“河堤谒者”一览表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汉代河堤谒者的选任与管理渐趋成熟”。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之前,教廷不仅在精神而且在某些世俗事务方面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欧洲君主不得不长期与教会分享权力,且接受教廷频频“行度主之事”。
但是在和会之后,从法律上讲,欧洲君主成为其领土内的最高主宰,不承认他们之上的任何世俗的权威。
这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的几个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密切相关。
——摘编自[美]皮特.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拿破仑战争是建立在一场革命的基础上的。
拿破仑在对外征伐期间,一直以“革命的代表和启蒙运动的化身”自居。
但是,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相互混居的不同民族,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统治者,开始将其作为“异族”对待。
当时的德意志哲学家约翰,哥特弗雷德,赫尔德甚至直接扬言道,每一个拥有自己语言和民族文化的族群均天然地享有自治权力。
维也纳体系虽然建立,但是“仍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前行”,也许很幸运地是在维也纳时代最“和谐”的时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归纳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前后欧洲政局的变化,并说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的几个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战争对民族国家的影响,并指出“维也纳时代最‘和谐的时期”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