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分。
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 mL 2 mol/L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C.在做草酸与高锰酸钾的实验时,加入少量硫酸锰固体可加快溶液褪色速率
D.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实际生活中使用了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的方法
2.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
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
D.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
3.下列关于燃烧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已知a g乙烯气体充分燃烧时生成1 mol CO2和液态水,放出b kJ的热量,则表示乙烯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4(g)+6O2(g)=4CO2(g)+4H2O(l) ΔH=
B.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C.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g)=2H2(g)+O2(g) ΔH=+571.6 kJ·mol-1
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kJ·mol-1,则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400kJ·mol-1
4.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性溶液的AG=0
B.碱性溶液的AG>0
C.AG越小碱性越强,酸性越弱
D.常温下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AG=-12
5.下列各组离子在强酸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Cu2+、SO42、CH3COO、ClB.K+、Na+、NO3、Ba2+
C.SO42、Ba2+、Cl、AlO2D.Mg2+、Na+、S、SO42
7.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滴定氨水,可以选择酚酞为指示剂B.电离程度(同温度同浓度溶液中):HCl>CH3OOH>NaHCO3
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悬浊液
D.若要使Na2S溶液中c(Na+)/c(S2-)的值减小,可以加入适量的KOH固体
8.已知:在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此时将pH=12的NaOH溶液V1 L与pH=l的H2SO4溶液V2 L混合(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则V1∶V2为
A.1 : 9B.10: 1C.9 : 1D.1: 10
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的溶液,其PH依次为10、9、8,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HX>HZ>HYB.HZ>HY>HX
C.HX>HY>HZD.HY>HX>HZ
10.在不同温度下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 B.C点一定是纯水
C.D点可能是醋酸溶液,E点可能是醋酸钠溶液
D.100℃时,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K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Al2(SO4)3溶液蒸干得到Al2(SO4)3固体
B.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11.3
C.向纯水通入少量HCl气体,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w减小
D.向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水,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12.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硫酸与烧碱溶液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A.紫色B.红色C.蓝色D.无色
13.已知同温度下的溶解度:Zn(OH)2>ZnS,MgCO3>Mg(OH)2;就溶解或电离出S2-的能力而言
,FeS>H2S>CuS,则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Mg2+ + 2HCO3- + 2Ca2+ + 4OH- = Mg(OH)2↓+ 2CaCO3↓+ 2H2O
B.Cu2+ + H2S = CuS↓+ 2H+
C.Zn2+ + S2- + 2H2O = Zn(OH)2↓+ H2S↑
D.FeS + 2H+ = Fe2+ + H2S↑
14.已知298K时,2SO2(g)+O2(g)2SO3(g)△H=-197KJ/mol。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
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向另一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中通入1molSO2、0.5molO2和1molSO3,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Q1=Q2=197KJB.Q1<Q2<197KJ
C.Q2<Q1<197KJD.Q1=Q2<197KJ
15.信息、材料、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
下列观点或做法错误的是
A.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
B.加大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煤炭燃料的供应量,以缓解石油危机
C.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D.高温结构陶瓷氮化硅(Si3N4)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可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
16.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molFeCl3完全水解生成Fe(OH)3胶体,其中Fe(OH)3胶粒的个数为NA个
B.25℃时,1L纯水中的H+数目约为10-14NA个
C.1mol/L的盐酸溶液中Cl-的个数为NA个
D.1L 1mol/L的Na2CO3溶液中所含阴离子的总数目大于NA个
17.工业生产中常用MnS作为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Cu2+,主要反应为:Cu2+(aq)+MnS(s)
CuS(s)+Mn2+(a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达平衡时c(Mn2+)=c(Cu2+)
B.MnS的Ksp比CuS的Ksp大
C.往平衡体系中加人少量CuSO4固体后,c(Mn2+)变大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18.某反应其△H=-122 kJ/mol,?S=+231 J/(mol·K),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6分)
19.(12分)2012年冬季,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其中NOx、CO、SO2是主要污染性气体。
I.汽车内燃机工作时,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气体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知:每生成30gNO气体吸收90.4KJ热量。
(1)试写出内燃机工作时生成NO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利用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相关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在一定温度下,10L某密根据上表数据计算0~4s间用NO表示的平均速率υ(NO)= ;达到化学平衡时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是否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在5~6s时,若K增大,5s后正反应速率 (填“增大”或“减小”)
③在5~6s时,若K不变,以上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原因可能是 ;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B.缩小容器的体积
C.降低CO2浓度D.升高温度
II为探究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里是否有SO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绝热环境下进行了定量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
生成SO2的质量(g)生成SO3的质量(g)3g硫在空气中燃烧5.64~5.700.375~0.453g硫在纯氧中燃烧
5.82~5.880.15~0.225(3)对数据进行分析可知,等质量的硫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的SO3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SO3
(填“多”或“少”),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A.纯氧中氧气浓度高,有利于化学平衡2SO2(g)+O2(g)
2SO3(g) △H=Q kJ·mol-1向右移动
B.化学反应2SO2(g)+O2(g) 2SO3(g) △H=Q kJ·mol-1中的Q<0
C.纯氧中氧气浓度高,单位时间内发热量大,致使反应体系的温度较高,不利于化学平衡2SO2(g)+O2(g) 2SO3(g)
△H=Q kJ·mol-1向右移动
D.3g硫在纯氧中燃烧比3g硫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不利于化学平衡2SO2(g)+O2(g) 2SO3(g) △H=Q kJ·mol-1向右移动
20.(12分)钡(Ba)和锶(Sr)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在地壳中常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BaSO4和SrSO4都是难溶性盐。
工业上提取钡和锶时首先将BaSO4和SrSO4转化成难溶弱酸盐。
已知:
SrSO4(s) Sr2+(aq)+SO42-(aq) Ksp=2.5×10-7
SrCO3(s) Sr2+(aq)+CO32-(aq) Ksp=2.5×10-9
(1)将SrSO4转化成Sr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填具体数);
(2)对于上述反应,实验证明增大CO32-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有利于提高SrSO4的转化率。
判断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平衡常数K的变化情况(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将 ;
②增大CO32-的浓度,平衡常数K将 ;
(3)上述过程达到平衡后,SO42-的浓度为5×10-3,则CO32-的浓度为 ;
(4)将浓度为0.01mol/L的SrCl2溶液和浓度为0.02mol/L的Na2CO3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Sr2+的浓度为 。
21.(11分)已知:乙二酸俗称草酸(结构简式为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
25℃时,草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5.0×10-2,K2=5.4×10-5;碳酸(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4.5×10-7,K2=4.7×10-11。
草酸钙的
Ksp=4.0×10-8,碳酸钙的Ksp=2.5×10-9。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溶液中草酸的电离方程式 ;
(2)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mol/L的Na2C2O4溶液的pH比Na2CO3溶液的pH (填“大”、“小”或“相等”);
(3)Na2CO3溶液与过量的草酸溶液混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实验室常用酸性高锰钾溶液滴定草酸来测定草酸溶液的浓度。
高锰酸钾溶液常用 (填“稀硫酸”、 “稀硝酸”、 “稀盐酸”)酸化,已知酸性高锰酸钾和草酸反应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紫色消失,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25℃时,向20mL碳酸钙的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c mol/L的草酸钾溶液20mL后,有草酸钙沉淀生成,则c的最小值为 。
22.(11分)实验室中可用盐酸滴定的方法测定Na2CO3或NaHCO3的含量。
测定Na2CO3时,若用酚酞作指示剂,逐滴加入盐酸至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Na2CO3完全转化为NaHCO3;测定NaHCO3时,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逐滴加入盐酸至溶液由黄色变橙色时NaHCO3完全转化为CO2逸出。
(化学式量:Na2CO3-106,NaHCO3-84)
(1)某天然碱的化学式为xNa2CO3·NaHCO3·2H2O,为了测定其组成,取0.3320 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使之溶解,加入几滴酚酞,用0.1000 mol·L-1的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消耗盐酸20.00mL;再向已变无色的溶液中加入几滴甲基橙,继续用该盐酸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橙色,又消耗盐酸30.00mL。
①实验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锥形瓶、 ;
②酚酞由红色变无色的过程中,溶液中的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该天然碱化学式中x= ;
(2)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备Na2CO3,假设产品中含有少量NaCl、NaHCO3杂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完成下表。
限选试剂:0.1000 mol·L-1盐酸、稀硝酸、AgNO3溶液、酚酞、甲基橙、蒸馏水
实验步骤结果分析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之溶解, 。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产品中含有NaCl。
步骤2:另取少量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之溶解,加入几滴酚酞,用0.1000 mol·L-1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记录消耗盐酸的体积V1。
,记录消耗盐酸的体积V2。
若 ,说明产品中含有NaHCO3。
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19.(12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2分)
(1)N2(g)+O2(g)=2NO(g) △H=+180.8kJ·mol-1
(2)①0.0225mol·L-1·s-1 ;不相等(1分)
②减小
③BC
(3)少(1分) ;BC
20.(12分,每空2分)
(1)SrSO4(s)+CO32-(aq) SrCO3(s)+SO42-(aq) ;
100 ;
(2)①减小
②不变
(3)5×10-5 mol/L
(4)5×10-7 mol/L
21.(11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2分)
(1)H2C2O4H++HC2O4-
(2)小(1分)
(3)CO32- + 2 H2C2O4=2HC2O4- + CO2↑ + H2O
(4)稀硫酸, 2MnO4- + 5H2C2O4 + 6H+=2Mn2+ + 10CO2 + 8H2O (5)3.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