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
吸衰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讨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
评
中使用中医辩证治疗,对照组中使用常规西医治疗。
结果:两组的PaO
2
分,PaCO
评分,治疗效果,FVC,FEV1,EFV1/FVC等肺功能指标相比(P<0.05)。
2
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使用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改善血
氧饱和度,提高治疗效果,提高肺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长的病情,在发
病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痰多,咳嗽等临床症状[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较长,
会造成阻塞性通气障碍,进而诱发呼吸衰竭,加重病情[2]。
在合并呼吸衰竭的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使用中医辩证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3]。
本文中选择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其中年龄均
值(60.72±1.95)岁。
对照组:年龄均值(61.58±1.25)岁。
1.2方法将常规西医治疗应用在对照组中,主要实行祛痰剂,抗感染治疗,
吸氧治疗,营养神经等。
将中医辨证治疗应用在实验组中。
将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可以分为痰热壅肺型,痰湿壅肺型,兼证者。
(1)针对痰热壅肺型患者,会出
现痰色发黄,咳嗽,咳痰,痰液粘稠,伴随胸闷,发热,喘息等症状。
在治疗中
需要以清肺化痰为主。
药方为10克清半夏,8克桔梗,10克川贝,8克麦冬,15
克瓜蒌。
(2)痰湿壅肺型患者,会发生呼吸困难,胸闷气满,舌苔白腻,痰多,呈现白色,在治疗中主要以祛痰燥湿为主。
药方为10克茯苓,8克厚朴,10克
陈皮,8克橘红,15克清半夏。
(3)兼证者的患者,如果合并血瘀症,需要添加10克红花,10克当归。
合并腑实证,需要添加10克的杏仁。
合并痰浊郁闭证患者,需要添加10克金银花,10克黄芩。
合并痰湿闭窍证的患者,可以添加2克苏合香。
每天应用1
1.3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2
2.0软件中分析,差异明显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的治疗前后的PaO
2评分,PaCO
2
评分的情况两组的治疗后的PaO
2
评
分,PaCO
2
评分相比(P<0.05)。
表1两组的治疗前后的PaO
2评分,PaCO
2
评分的情况
组别例数PaO
2(mmHg)PaCO
2
(mmHg)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实验组5050.11±
0.38
93.52±1
.69
56.87±
0.15
37.31±0
.58
对照组5050.37±
0.75
80.66±1
.35
56.33±
0.79
42.82±0
.33
T值0.6789.3850.7288.587
P值>0.05<0.05>0.05<0.05 2.2两组的治疗效果的情况如表2所示。
表2两组的治疗效果的情况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率
实验组5039
(78.00%)
10
(20.00%)
1
(2.00%)
49
(98.00%)
对照组5025
(50.00%)
16
(32.00%)
9
(82.00%)
41
(82.00%)
Χ2值12.500 P值<0.05
2.3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的情况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相比
(P<0.05)。
表3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的情况
组别例数时间FVC
(L)
FEV1
(L)
EFV1/FVC(
%)
实验组50治疗前 2.15±0
.05
1.06±0
.07
49.31±10
.05
治疗后 3.41±0
.03
3.05±0
.03
88.59±10
.36
对照组50治疗前 2.05±0
.01
1.11±0
.02
50.38±9.
35
治疗后 2.92±0
.06
2.32±0
.06
79.52±7.
56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病情加重过程中很容易引发呼吸衰竭,降低肺功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会出现神色异常,呼吸困难,发绀,周围循环衰竭。
使用中医辨证治疗,痰热壅肺型患者适合使用祛痰燥湿治疗,其中厚朴具有燥湿除满,法半夏具有降逆止呕的作用,陈皮具有去湿化痰的作用,茯苓具有健脾宁心的作用,橘红具有燥湿化痰的作用。
在痰热壅肺型患者中适合使用清肺化痰的治疗,其中川贝具有润肺止咳,清半夏具有燥湿化痰,瓜蒌具有清热涤痰的作用,桔梗具有祛痰排脓的作用,麦冬具有清热止咳的作用。
使用中医辨证治疗患者的PaO
2
评分较高
(93.52±1.69>80.66±1.35),PaCO
2
评分较低(37.31±0.58<42.82±0.33),
治疗效果较高(98.00%>82.00%),FVC(3.41±0.03>2.92±0.06),FEV1(3.05±0.03>2.32±0.06),EFV1/FVC(88.59±10.36>79.52±7.56)等肺功能指标较高。
综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使用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改善血氧饱和度,提高治疗效果,提高肺功能。
参考文献:
[1]王超.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J]. 智慧健
康,2021,7(36):113-115.
[2]程丽.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分析[J]. 医药前沿,2018,8(2):344-345.
[3]黎平.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评价[J]. 健康必读,2021(4):263.
[4]李士瑾.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6):74-76.
[5]曹永傲,杜春梅. 探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 东方药膳,2020(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