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物理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十二中2013级物理月考试题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中学用的课桌的宽度接近()
A.0.5cm
B.0.5dm
C.0.5m
D.0.5km
2.下列情况只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
A. 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
B.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 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D. 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的飞行员在战斗中看到身旁似乎有一个“小虫”,用手抓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颗子弹是从对面的飞机上射来的
B. 这颗子弹是从地面上射来的
C. 这颗子弹相对于这架法国飞机是静止的
D. 这颗子弹和这架法国飞机具有相同方向,相同大小的速度
4.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A. 一定上升
B. 一定下降
C. 一定静止
D. 无法判断
5.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A. 只有a车
B. 只有b
C. 只有c
D. a车和c车
6.物体沿直线运动,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15m,则物体()
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 每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0.25m/s
D. 每秒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0.25m/s
7.某车站并排停着两辆待发的列车甲和乙,甲列车内的人看到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起来,然而乙列车内的人通过窗口看见甲列车末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 A.甲列车向西运动,乙列车不动B.乙列车向西运动,甲列车不动
C.甲列车向西运动,乙列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列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8.在抗震救灾中,使用到了多种运输工具,其中速度最大的是( )
A.列车B.大卡车C.大型客机D.冲锋舟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抛的小球做减速直线运动
B.在平直的铁轨上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C.射出枪口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前一段时间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D.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做匀速直线运动
10.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

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

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全过程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11.如图2-4,反映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
A.甲、丙B.乙、丙C.甲、丁D.乙、丁
12.如图2-5是汽车上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石家庄驶
向北京,若石家庄距北京2.8×l05 m,则( )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5 km/h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70 m/s
C.该汽车4 h可以从石家庄到达北京
D.该汽车4×103s可以从石家庄到达北京
13.匀速直线运动公式是v=s/t,这个公式说明( )
A.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通过路程所需时间成反比
C.对于确定的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D.对于确定的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有关
14. 一客车以20 m/s的速度向南行驶,迎面驶来一列长210 m的火车,以54 km/h的速
度向北行驶,则在窗口的乘客看到火车从他眼前驶过的时间为( )
A.6 s
B. 10.5 s
C.12 s
D.14 s
15.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秒内通过了10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 )
A.等于4米B.大于4 C.小于4米D.以上均有可能
16.一汽车以6 m/s的速度匀速驶上某斜坡,经10 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2 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7.5 m/s B.8m/s C.6. 25 m/s D.3.75 m/s
17.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9:5 B.3:2 C.2:3 D.5:9
18.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2-6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AB段和EF段B.AB段和DE段
C.BC段和EF段D.BC段和DE段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19-22每空1分,23-29每空2分,总共40分)
19.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和错误不同,_______是可以避免的,
而_______是不能绝对消除的。

实验室中常采用减小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一块电路板的长度时,用一把刻度尺做了3次仔细的测量,测量结果分别是382mm,383 mm,385 mm。

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物体的实际长度是_______mm。

如果用分度值是1dm的刻度尺测量电路板,则测量结果应是____________。

21.物质是由大量______________构成的,在室内打开酒精瓶盖,过一会,整个室内都有酒精味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_________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卫星是_________的。

23.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_____________状态。

24.小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 km/h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

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

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_________风(填“东”、“西”、“南”或“北”),风速是__________ m/s。

25.如图2 -1,甲、乙分别是汽车仪表盘上的转速表和
速度表,速度表上还显示有汽车已行驶的总里程。

从图
甲可以看出,汽车发动机此时的转速为_________转/
分,从图乙可以知道,汽车目前行驶的速度是
__________,已经行驶的总里程是____________。

26. 一辆小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40 km”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时整;当车经过“120 km”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时48分,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min,它在A、B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km/h。

27.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
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________;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

28.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全程24 m,前一半路程需4s,后一半路程需6s。

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后一半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29.商场内的自动扶梯在运行中,如果人站在上面不动,1分钟可以上楼。

若自动扶梯不动,人要沿扶梯走上楼需要3分钟。

当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分钟。

三、探究与实验题(1空1分,共9分)
30.图2-7所示是测量乒乓球直径的一种方法,其中的乒乓球是第46届“世乒赛”使用的“大球”,首先估计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

乒乓球的直径是_________cm。

31.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如图2-2所示。

观察甲、乙、丙车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分析图2-2丙车图象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象,在前5秒钟内__________车运动的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__米/秒。

(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象,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或乙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一个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从静止开始滚下,不同的时间滚下的路程如下表所示。

(1)在第5秒内,小球滚下的路程为_______m;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若斜面长35 m,
则小球滚到底部的时间__________6s(选填“<”或“=”或“>”)
33.(15分)在某些岔路口,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

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过公路时判断错误有关。

如图2-10所示,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十字路口100 m处以72 km/h的速度驶过来,公路宽12 m,该同学以1.2 m/s,求:
(1)该同学正常步行需要多长时间通过岔路口?
(2)该同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B卷(共2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注意每小题可能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把符合要求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射箭是将内能转化成动能
B.核电站发电是将核能转化成电能
C.蓄电池充电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D.钻木取火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2、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车可能向左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右运动
C.甲车一定向右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3、有一段长为18米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击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米/秒、1500米/秒和340米/秒。

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秒。


A.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4、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下面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地震波在大地中传播最快速度为5.5km/s。

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A.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B.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全境也都产生了强烈震感
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
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音
5、家住山区的小明星期天上午 8: 00出发,骑车去亲戚家,途经三个不同的路段:先是上坡路,然后是平直的路,最后是下坡路,于9:00到达。

若三路段的长度相同,且他在三个路段的平均行驶速度之比为 1: 2: 3,则 8: 30 时他行进在哪一路段
A上坡路段 B.平直路段 C. 下坡路段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综合题(10分)
6、(3分)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2)小球在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3)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7分)在森林动物运动会预赛时,沿图所示的长方形周边跑一圈,小白兔用时为20min,7、
大灰狼比小白兔提前2min到达终点而暂时领先;复赛时,小白兔提议自己仍沿大长方形的外圈跑,而要大灰狼绕长方形的左半部分跑两圈,看到左半部份的面积(正方形)正好是总面积的一半,大灰狼就傲慢的答应了.已知小白兔的平均速度是36km/h并保持不变,则
(1)大灰狼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按照小白兔提议的路线赛跑,在复赛时小白兔要
比大灰狼早到终点几分钟?(设两者的速度都和初赛
时相同)
(3)在复赛时,大灰狼若还想跑第一,它的速度至少
应为多少km/h?
5题
成都十二中2013级物理月考试题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20分,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将答题写在指定的位置,否则无效
A卷(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二、填空题(19-22每空1分,23-29每空2分,总共40分)
19. 错误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0. 1cm 383mm 38cm或3.8dm
21. 分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2. 静止运动
23. 相同相对静止
24. 西 5
25. 3000 80km/h 136018km
26. 48 100
27. 9:8 8:9
28. 3 2 2.4
29. 0.75
三、实验题(1空1分,共9分)
30. 1mm或0.1cm 4.00cm-4.10cm
31. 静止乙 3m/s 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正比
32. 9 5 <
33.(15分)
已知: V1=1.2 m/s S1=12 m V2=72 km/h=20 m/s S2=100m
求: t1=? t1,t2的关系
解:(1). t1=10s
(2). t2=5s t1 <t2
所以,该同学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答:……………………………
B卷(2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
二、综合题(10分)
6、(1)小于(2)EF (3) C
7、(1)40km/h (2)早4min (3)至少应为48km/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