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各3分,8题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洨.河(jiāo)纤.细(qiān)遒劲
..(qiújìnɡ)摩肩接踵.(zhǒnɡ)
B.桥墩.(dūn)铺砌.(qiè)石碑.(bēi)络绎
..不绝(luòyì)
C.蜕.变(tuì)钹.声(bó)罅隙(xi..à.x.ì.)长而不冗(r.ǒ.n.ɡ.)
D.轩.榭(xiān)庸.俗(yōnɡ)模.样(mú)长途跋涉(b.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重峦叠障错综相连迥然不同因地制宜
B.巧夺天功惟妙惟肖珠光宝气就地取材
C.街道纵横自出新裁应有尽有俯仰生姿
D.巧妙绝伦梦回繁华长虹饮涧别具匠心
3..依次填人下列语段括号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周国平说,我不认为读书可以成为时尚,并且对一切成为时尚的读书持()态度。
读书属于个人的精神生活,必定是非常个人化的。
可以成为时尚的不是读书,而是买书和谈书。
譬如说,在媒体的()下,某一时期有某一本书特别畅销,谈论它显得特时髦,插不上嘴显得特()。
A.怀疑影响落伍
B.疑惑影响落后
C.怀疑指导落伍
D.疑惑指导落后
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
....。
C.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
....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A.学校让学生亲自参与艺术审美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塑造完美人格。
B.这条河的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人们缺少环境保护意识,使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的恶果。
C.印度军方负责人20日称,印度已向印巴边境地区派遣了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
D.形成壮观的流星雨,取决于彗尾残留物质的多少和地球大气层的不厚薄等条件。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我抬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
②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子我一次祝福。
③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
④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
⑤我常常出神地凝视那些美丽的星星。
A.⑤④③①②
B.③①⑤④②
C.⑤④②①③
D.③①⑤②④
7.下列文学名著常识和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昇,他是我国桥梁专家。
B.《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作家,教育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
C.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作家,代表作《昆虫记》。
D.《梦回繁华》是一篇介绍我国唐代著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画作《清明上河图》,这是一篇说明文。
8.根据课文填空。
(5分)
(1)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晏殊
(2)芳草长堤,____________。
《采桑子》欧阳修
(3)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
《如梦令》李清照
(4)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描绘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饮酒》(其五)中表现陶渊明爱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5分)
补丁
①一天,儿子出去玩时,一双牛仔磨砂鞋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他回家后递给我说:“妈妈,
扔了吧。
”我默默地接过那双鞋,那是我花了280 元买的,穿了还不到一周,我能不心疼吗?
②我拿着鞋来到小区门口的鞋摊前,老师傅和善地接过鞋子说:“让我试试吧,兴许能补好。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给这两只鞋都打上补丁,这样对称一些,而且更好看些。
”看来,也只好这样了,我放下鞋子走了。
③过了几天,我去取鞋。
果然,另一只鞋子也被刻意地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用粗粗的麻绳
一左一右地缝合起来,裂缝呈树枝状,针脚也有些歪歪扭扭,与牛仔的质地浑然一体,风格粗犷,比先前多了一种别样的风味。
我惊叹老师傅的手艺,真可谓巧夺天工啊!
④把鞋子拿回家后,我没有立即给儿子,我怕他不肯穿。
正好全家人在看电视,是抗日战争
题材,我就问儿子:“知道什么叫补丁吗?”
⑤儿子郑重地答道:补丁就是软件当初设计得不完美,后来又设计了一些用来弥补缺陷
的程序。
”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我想跟他说的是鞋上的补丁啊。
⑥儿子还在滔滔不绝地讲他的电脑补丁,我就想用忆苦思甜的方法让他接受那个鞋子上
的补丁。
我给他讲了我小时候的故事:
⑦小时候,家里很穷,孩子也多,往往是老大的鞋子小了,留给老二老三穿,等一双鞋到了我
这个老四的脚上,鞋帮都掉了,鞋底也磨薄了,母亲就在灯下给我一遍一遍地缝补。
那时,我多么
希望有一双属于自己的新鞋啊。
⑧不知儿子听懂了没有,我拿出那双鞋子,递给儿子说:“这就是补丁啊。
”
⑨他接过鞋子左瞧瞧,右看看,欣喜若狂地对我说:哇,老妈,你真是神来之手,怎么会有这
么好的创意啊!”说着,他奔过来,夸张地在我脸上亲了一口。
我笑笑说,老妈没那么伟大,这是
门口老师傅的杰作。
⑩第二天,我刚踏进门,发现门口齐刷刷地放着五六双鞋,我吓了一跳。
每双鞋子好像都是
新的,可是,每只鞋子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口子。
我心里纳闷:这小子,不会把老妈当成修鞋的了
吧?
⑪一群和儿子年龄一般大小的孩子从屋里涌了出来。
儿子说:大家都说我的鞋有创意,
都买了新鞋,让你拿给那个修鞋的师傅,尽全力给他们做得有个性一点儿……”
⑫儿子还在一边叮咛我,我的心在疼痛,泪水也不知不觉地滑落下来。
⑬我想:孩子们思想上的补丁该如何打才好呢?
9.上文为什么以“补丁”作为标题?结尾中的“补丁”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①段中的“心疼”和第⑫段中的“心在疼痛”各表达什么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⑧段对老师傅所打的补丁作了具体的描写,这样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上文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B.上文选材立意的特点是以小见大
C.上文第⑦段的记叙顺序是倒叙
D.上女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了“我”这个人物
13.文中“一群和儿子年龄一般大小的孩子”将买来的新鞋划破后再拿去打补丁,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3分)
水葫芦之灾
水葫芦学名凤眼蓝,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它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
多个国家。
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
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
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
每株分出多支
匍匐茎,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 天内可分出25 万棵新株。
但养分低,动物吃了饿不死也不长膘。
自上世纪60 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到处遭到斩杀,被人们称为“恶魔”。
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
泰国湄南河一发洪汛,一座座盘根错节的水葫芦“岛屿”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胁首都曼谷的安全。
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20世纪80 年代水葫芦泛滥成灾,覆满湾口,一些船只夜泊于开阔水面,夜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许多航线因此而瘫痪。
未经处理的各种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鱼类死亡,湖水发臭,当地水产锐减,渔民失业。
人们生活用水也发生困难,用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瘙痒。
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
南亚各国采用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喷杀、炸药爆破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依旧欣欣向荣。
维多利亚湖畔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
但以繁衍100 亿只象鼻虫计算。
起码也要日夜不停吃上20 年,才能吃光水葫芦。
象鼻虫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
上世纪60 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做度荒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甚。
福建的水葫芦覆盖面积达300 平方千米,盘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塘库沟水域。
目前,福建已打响了专项整治水葫芦的战役。
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啊!
14.根据一、二两段内容,概括水葫芦的三个特点。
(每点不超过3 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人们为什么用“恶魔”一类的词称呼水葫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只要在水中,水葫芦就能疯狂地繁殖,不到10 天就能翻一番。
B.在河中形似岛屿,在湖中状如森林,都说明水葫芦的观赏性强。
C.起码经过20 年,才能繁衍出吃光水葫芦的100 亿只象鼻虫。
D.上世纪60 年代以后,亚非部分地区成了水葫芦肆虐的重灾区。
17.根据要求,品味语言。
(2分)
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
(“疯狂”一词如果换成“迅速”,表达的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绿色污染”已经成了当代世界性的难题。
请结合文章内容与下列资料,说说你对“绿色
污染”的理解。
(3分)
资料一:上世纪20 年代,来自美洲的仙人掌盘踞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24 万平方千米的
土地,与农作物、牧草争地,致使畜牧业的发展严重受挫。
资料二:来自亚洲的葛藤,上世纪70 年代一度占领了美国南部283 万公顷的土地,挤占了
公路,给农业、交通业造成巨大损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富贵不能淫》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每题3分,12分)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妾妇之道.(道理)
B.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
C.居天下之广居.(居住)
D.无违.夫子(违背)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西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
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和“论据”展开批驳。
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搞示了大丈失的内涵。
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
D. 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
22.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3-24题。
(4分)
春望
杜甫
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3、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24、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请以“人生最贵的是_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作文。
失误被悔恨征服,离正确就不远了;挫折被毅力征服,离成功就迫近了;狭隘被豁达征服,胸襟就宽阔了;狂热被冷静征服,理智便成熟了……而这一切的征服,首先源于对自己的征服。
所以,只有征服了自己,才能征服生活中的一切不幸。
请以“征服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题一的请将题目补充完整,选题二的自拟题目;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篇幅不少于600字;③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多做到有新意;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附:参考答案
1.C
2.D
3.B. A.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B.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句中不是指差别很大”,而是“不一样”,应改为“迥然不同”。
C.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D.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4.B
5.A
6.B
7.D
8.略
9.因为“补丁”是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或: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结句中的“补丁”是指针对孩子们思想的缺失,采取补救的教育措施。
10.第1段中的“心疼”指“我”过惯了节俭的生活,舍不得把刚穿一周的、价值不菲的鞋子扔掉。
第12段中的“心在疼痛”则指“我”因孩子们不理解老一辈的良苦用心,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而感到难过。
11.突出老师傅的手艺巧夺天工,在全文中起到铺垫作用(或: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12.B
13.略。
[解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时需要我们紧扣文章内容和主旨,提出观点,讲明理由即可。
14.外表美繁殖快养分低
15.水葫芦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销毁难,难以根治。
16.D
17.“疯狂”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水葫芦繁殖的没有节制,带有感情色彩。
“迅速”只是表示快,缺乏这种形象的表达效果,没有如此强烈的感情色彩。
18.外来植物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产、生活。
19.A
20.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
这才叫作大丈夫
21.D.“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运用了比喻论证;分析不正确。
故选: D。
22.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23.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家书难得,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24.“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
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