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性组织参与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n, 0 1 u 2 1
非营利性组织参与我 国文化遗产事业 的 问题 与对策
张 国超
( 武汉工业学 院 人 文社科 系 , 武汉 40 2 ) 3 04

要: 非营利性组织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 中有其存 在的 必然性 , 能通过一 定的途 径发挥独 特的功 能。我 并
国文化遗产事业 中的非 营利性 组织存在着一定 问题 , 实现与政 府互动是非营利性组 织参与我 国文化 遗产事 业发展
于 N O 的 产 权 人 和 经 营 者 , 而 与 私 人 企 业 相 P 从
区别 。
非 营 利 性 组 织 的概 念 及 其 运 行 的 制 度 背 景

在 成熟 的市 场 经济 制 度 国家 , 营利 性 组织 的 非 出现 , 主要 由于 以下 4个 方 面 原 因 : 托公 共 资 源 ; 依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 文社会科 学研 究青年基金项 目“ 国公 众参 与文化遗 产保 护机 制研 究” 1Y C H 1 ] 我 [0 J Z 2 3
作者 简介 :张国超( 94一) 男 , 南西平人 , 17 , 河 武汉工业 学院人文社科 系讲师 , 士, 博 主要从 事文化遗产 与文化产业研究。
具 体 到 我 国而 言 , 营利 组 织包 括各 类 事业 单 非
般来说 , 同国家因各 自历史传统和国情 的 不
不 同 , N O运 行 的 非 营 利 制 度 或 多 或 少 有 些 差 在 P 别 。但作 为核 心概念 的“ 营利性 ” 则是 一致 的 。 非 ,
收 稿 日期 : 0 1一 3—1 21 O 7

位、 行业 协会 、 群众 团体 及其 他 民办非 企业 单位 。在

不进行严格区分的情况下 , 非营利性组织与第三部 门、 团、 社 非政府 组织 ( G ) N O 等概念 的涵义 基本

致。
的研究成果 中, 公众参 与的研究多集 中于环保 和政 治领域 , 有关文化遗产 事业公众参与 的课题则很 少 受到学 者们 的关 注 , 虽有 马洪雨 ( 06 、 春华 20 ) 胡 (0 8 、 20 ) 刘婧 ( 07 、 2 0 ) 张维亚 (0 8 、 敏 (0 9 20 ) 齐 20 ) 等学者分别从法律建构 、 城市规划、 经营管理模式等 角 度进 行研 究 , 但鲜 有 以非 营利 性 组 织 的 视角 介 入
第3 0卷 第 3期 2 1 6月 0 1年
江汉大学学报 ( 人文科学版 ) J raoJ nhnU i rt H mnts c ne di ) o nlfi ga n e i( u aie Si c E i n u a v sy i e t o
Vo . 0 No 3 13 .
的具 体 对 策 。
关键 词 : 非营利性组织 ; 文化遗 产事业 ; 公众参 与
中图分类号 :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66 5 (0 1 0 -0 90 Gl2 A 10 -12 2 1 ) 30 1 - 4
公众参与是新时期文化遗产发展的重要趋势之 公 众参 与 文化 遗 产 保 护 的程 度 , 根 本 上决 定 从 着 非 参 与 文化遗 产 事业 已形 成成 熟 的机制 。在 国内现 有
研 究 的成果 问世 。

N O的非营利性体现在 : P P N O不必产生利润 , 或对产生的剩余 ( 利润 ) 有所限制 ; P N O产生的利润
不属于其产权人 , 也不属于其经营者 , 而应当将利润 用 于 N O发展 的再 投人 , P 或用 于其 他 非 营利 事业 的
再投入。这一制度特征表明 , 由于它可 以( 但不必 ) 获 得利 润 , 而 与政府 部 门相 区别 ; 从 由于其 利润 不属
非 营 利 组 织 ( P 是 指 介 于政 府 部 门和 营 利 N O) 企业 ( 市场 部 门 ) 之外 的一 切 志愿 团体 、 会 组织 或 社 民间 协 会 。这 些 组 织 的 集 合 就 构 成 了 “ 营 利 部 非 门” 或 者称 “ 营 利 性组 织 ” (h i et ) 与 , 非 tetr Sco , hd r 政 府部 门、 市场 部 门共 同构 成 了现 代 社 会 的 三 大支
惠 ] 。 6 2

柱 。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最受认 同的是约翰 ・ 普 霍 金 斯大 学非 营利 组 织 比较研 究 中心 推荐 的 “ 构 一 结 运 作定 义 ” 认 为凡 符合 组织 性 、 共 性 、 间性 、 , 公 民 非 营利性 、 自治性 和 自愿 性 六 个 特 性 的组 织 都 可视 为 非营利组织 …飓 下文均以 N O代称) ( P 。

l ・ 9
江汉大学学报
总第 3 0卷
二 、 营利性 组织参 非 与文化遗产事 业的必然性及 其功能
非营利性组织的非营利性和文化遗产资源作为 公 共资 源 的经济学 特 性 之 间 有着 必 然 的联 系 , 在 这

减少人们产生破坏文化遗产的负外部性行为。 法 国从事 文化遗 产保 护 的 文化协 会等 民间组 织 有近2 万个 , 占法 国协会总数 的 1%, 约 2 借助“ 文化 遗产 日” 活动, 使法 国民众保护 民族文化遗产的热情 高涨 , 增强 , 意识 文化遗 产 已成 为 法 国人生 活环 境 的
提供公共服务 ; 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条件 ; 着眼于消 饵 市场 信息 的不对 称 性 。 N O的运行 , P 既不能凭借传 统的市场制度 , 但 又必须以市场经济为背景 , 有其运行 的独特制度体 系 , 非营利制度 ” 即“ 。具体来说 , 有如下几个方面 : 它能获得社会志愿者的参与和支持 ; 它能获得政府 、 企业 和社 会个 人 的 资助 ; 能享 受 免 税 或减 税 等 优 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