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竞赛[上学期].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级第一学期中段教学抽测语文卷
说明:本试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30分。
本卷共7页。
一、古诗词填空:(每小题2分,20分)
1、《望岳》一诗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2、《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3、《爱莲说》中,作者以彼衬此,借花托意,表达作者高洁品质且是排比句的是:
;;。
4、《春望》中,借写花传递愁的诗句是:,。
5、夜久语声绝,。
,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
6、《黄鹤楼》中描绘登楼所见美景的佳句是:
,。
7、夜阑卧听风吹雨,。
(《十一日四日风雨大作》)
8、好峰随处改,。
,林空鹿饮溪。
(《鲁山山行》)
9、百川东到海,?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10、浮云游子意,。
,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
二、古文阅读:(20分)
(一)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11、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
(1分)
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落英
..
..缤纷②阡陌交通
③便要.还家④芳草鲜美
..
⑤.咸.来问讯⑥屋舍俨然
..
⑦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⑧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13、翻译下列句子。
(2分)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4、第三段中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结合上下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2分)
15、《桃花源记》的作者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
因此他希望能过上安静和平的生活。
该文后来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表达他的这种理想,这个成语是。
《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1分)
(二)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其意思。
(4分)
①素湍.绿潭②绝巘.多生怪柏
③飞漱.其间④属.引凄异
1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8、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2分)
19、作者在文末引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2分)
三、现代文阅读:(18分)
(一)以色列一汽车遭伏击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6月17日电)据以色列电台17日报道,一辆挂以色列牌照的汽车当晚在约旦河西岸城市盖勒吉利耶附近遭到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的伏击,车上一名7岁女孩死亡,另外两人受伤。
目前尚无任何组织宣布对此次袭击事件负责。
据悉,以色列安全部队已在事发地点附近展开搜捕行动。
以安全人士称,这次枪击事件再次表明,巴激进组织企图通过袭击行动来破坏巴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为促成停火所作的努力。
另据报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高级安全官员当晚在加沙地带举行了会谈,着重就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未来的安全部署交换了意见,但会谈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
以方此前已明确表示,只有在巴自治政府与哈马斯等激进组织就停火问题达成一致后,以军才会考虑从加沙地带北部和西岸部分地区撤出。
(摘自2003年6月18日《湖北日报》)20、上面一则消息的“电头”是;第一段是消息的部分,它起到了的作用。
(3分)21、本则消息的主体部分交代了哪些方面的情况?(2分)
22、“目前尚无任何组织宣布对此次袭击事件负责”中的“目前”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23、“会谈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中“成果”一词能否换成“成绩”?为什么?(2分)
(二)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
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刀,狰狞而笑,标题是“超记录的百人斩”。
照片左侧有“百人斩竞争之两将校”的注释,津津乐道地报道了两个日本军官如何在中国南京紫金山麓进行一场杀人竞赛,如何在一大堆砍下的中国人头旁含笑论胜负。
两个杀人狂属日军第16师团富山大队,一个叫向井敏明,炮兵小队长,一个叫野田岩,副官。
1937年12月英文《日本公告》是这样报道的:
“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岩少尉举行杀人友谊比赛,看谁能在完全占领南京之
前,首先杀死100名中国人,现在他们的比赛将要接近尾声。
朝日新闻从前线发回的报道说,星期日,他们的比赛成绩如下:向井敏明少尉,杀死89人,野田岩少尉,杀死78人。
目前胜负难以分清,比赛还在继续。
”
1937年12月《大美晚报》接着这样报道:
“12月10日中午,两人各执已成缺口之刀,会聚一起,野田说:‘我已经杀105人,你杀了多少?’向井说:‘我都已经杀了106人。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向井多赢了一个人,但无法判断谁先杀到100人。
两人相约比赛目标发展到150人。
从昨天开始,他们已向杀150人的目标努力。
”
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按比较保守的统计,侵华日军集中和分散屠杀中国南京军民34万人。
半个世纪都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朋友,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文明古国,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
我无需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24、用文中的词语为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定性。
(1分)
25、用简要的话概述本文的主要事件。
(2分)
26、文中对两个杀人狂的描述,最触目惊心的是什么?最令人厌恶的是什么?(2分)
27、怎样理解“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这句话?(2分)
28、阅读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作者在告诫读者什么?(2分)
四、语言运用(12分)
29、伴随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
了解它们,同样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积累。
请写出有关战争的古今诗句和名言各一句。
(2分)
古今诗句:
古今名言:
30、删改下面句子画线的部分,使之与前面的句子组成一副对联。
(2分)
墙外春山横黛色,看门前有一湾流水带着淡淡的花香。
改后为:墙外春山横黛色,。
31、《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0.5分)
《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0.5分)
32、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经过广大市民投票和专家的评选,佛山市有西樵山等八个旅游区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脱颖而出。
为了向全社会推介“佛山新八景”,市旅游局请你拟一条广告。
答
33、仿写(2分)
例: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它是教师撒下的智慧的花朵。
34、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童年”“风筝”“天空”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文字,描绘一个画面。
(不超过60字)(3分)
五、作文:(60分)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雨果说得好,是善良。
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
请以“善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内容与“善良”有关才符合要求。
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写自己所闻的;还可以写自己对“善良”的理解、感悟,抒发感情,
发表议论,等等。
2.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600字
六、附加题:(10分)
1、简析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2分)
近几天,电视台正播放一部精彩的电视连续剧,初二(2)班的大多数学生每天晚上要看到十一点多钟,第二天还利用课间时间来争论剧情,而课堂上却精神不振,听课效率较低,班主任王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十分恼火,对大家说:“同学们,听说你们这几天都很用功,每天到晚上十二点才睡觉。
第二天来了还不放松课间休息时间.”王老师说到这里,大家都惭愧地低下了头,明白自己错了。
王老师说话的言外之意是:
2、阅读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
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
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句中加点词(3分)
①夹岸
..高山()②千转不穷.()③负势竞上.()
④百叫无绝.()⑤争高直指
..()⑥窥谷忘反.()(2)文中描写泉水声音的句子是,描绘鸟儿鸣叫的句子是。
其中,两个拟声词十分清爽传神,这两个拟声词是和。
(3分)
(3)摘录文中的对偶佳句(最少两句)(2分)
①
②
《初二级第一学期中段教学抽测语文卷》参考答案:
一、古诗词填空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
6、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7、铁马冰河入梦来
8、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9、何时复西归老大徒伤悲
10、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二、文言文阅读
11、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2、①落花②交错相通③同“邀”④鲜艳美丽⑤都⑥整齐的样子⑦类⑧老人和小孩
13、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
(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14、可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们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5、世外桃源豁然开朗
16、tuān 急流yǎn 山峰shù冲荡zhǔ连接
17、(叫声)在山谷中回荡,很长时间后才消失。
18、由上至下
19、进一步渲染三峡秋景的凄凉气氛。
三、现代文阅读
20、据新华社耶路撒冷6月17日电导语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1、略
22、不能,因为他说明只有“目前”这段时间内无组织对此事负责,并不代表这以后,若去掉会使人产生误解。
这体现新闻语言的严谨。
23、不能,因为“成果”比“成绩的语意全,更符合此时的语言环境。
24、残暴,无人性
25、1937年12月,在南京紫金山麓,侵华日军中两杀人狂举行杀人竞赛。
26、最触目惊心的是他们杀人的数量;最令人厌恶的是他们的神态——笑。
27、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劫难,中国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坚不可摧,这里长江指的是中国。
28、牢记历史教训,创建美好未来,才能免遭欺侮。
四:语言运用
29、略30、门前流水带花香
31、曹操或刘备鲁智深(花和尚)32、略
33、工人的周围飘着木屑,不,那不是木屑,它是工人撒下的辛勤的汗滴。
34、略
五、作文
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六、附加题:
1、略
2、(1)①两岸②穷尽③向上④中断⑤笔直地指向⑥通“返”返回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泠泠嘤嘤(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