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血糖仪的监控方法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携式血糖仪的监控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便携式血糖仪监控血糖的监控方法及其准确性。

方法对我科226例糖尿病患者空腹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3h分别用便携式血糖仪(a法)和抽取静脉血送化验室检测血糖(b法)两种方法检测血糖并进行对比。

结果a法和b法空腹血糖平均值分别为(10.45±3.40)mmol/L和(10.55±3.65)mmol/L,两种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7);餐后3h血糖平均值分别为(18.84±5.12)mmol/L和(19.86±5.42)mmol/L,两种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

结论便携式血糖仪检测血糖准确,使用方便,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监测使用。

标签:糖尿病;血糖仪;便携式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的急剧增加,快速血糖仪以其体积小、操作简便,可迅速获取结果及反复测定等优点,作为即时检验(point-of-caretesting,POCT),深受临床医务人员的青睐。

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3月226例糖尿病患者经便携式血糖仪和抽取静脉血送化验室检查对比空腹和OGTT后3h血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26例患者男性154例,女性72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5.7±13.4)岁。

所有患者均为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42例,2型糖尿病164例。

1.2仪器与试剂床旁监测血糖使用的便携式血糖仪为瑞特POCT血糖仪及其配套试纸条,化验室监测血糖仪器为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方法监测方法:监测血糖时消毒采用75%乙醇或快速手消毒液。

分别在患者空腹和OGTT后3h监测血糖,使用便携式血糖仪测量血糖(方法a),并同时抽取患者静脉血2ml,立即将血液标本送化验室做血糖测定(方法b)。

1.4统计学方法所有计量指标运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组间连续变量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不齐采用Tamhane’s T2对比分析。

研究数据录入电脑,采用SPSS 16.0 statistical software(SPSS Company,Chicago,Illinois,USA)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血糖,a法和b法空腹血糖平均值分别为(10.45±3.40)mmol/L 和(10.55±3.65)mmol/L,两种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7);OGTT 后3h血糖平均值分别为(18.84±5.12)mmol/L和(19.86±5.42)mmol/L,两种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的越来越多[1]。

糖尿病患者需要每日监测血糖,快速血糖仪以其体积小、操作簡便[2-5],可迅速获取结果及反复测定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6,7]。

在2010年出台卫生部《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发布,要求血糖检测仪每日使用前必须进行质控,真正能达到每日监测、质控的科室,为数不多,就经济学价值来看,增加科室的运营成本,繁琐。

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内分泌科(门诊、病房)每日行葡萄糖耐量实验的患者较多,在每位患者晨起空腹血糖、3h实验结束时,都会常规使用血糖仪监测一个血糖结果,以对实验开始、结束时血糖增高、降低进行及时处理,因此认为,这样就可以对血糖仪的监测值、和化验室的大生化进行即时的对比,以确定血糖仪的监测准确性,可省略当日的血糖仪检测,这样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又能对仪器进行监测[3]。

本研究使用的快速血糖仪测定的226例患者手指末梢血的血糖值与全自动生化仪所测静脉血的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便携式血糖仪监测结果是准确可靠的[8]。

为保证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注意便携式血糖仪受一些因素的影响[9-13]。

①消毒试纸的保存和取用方法。

试纸的保存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20%~80%,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均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在保存试纸的过程中,避免反复取出试纸盒,在检测的时候检查试纸和血糖仪型号和有效期;②定期校正血糖仪。

血糖仪每2~3个月需校正一次,以免影响检测结果;③正确的采血方法[14]。

采血的时候,挤压和不挤压检测得到的血糖时不同的。

消毒手指后,手指要自然下垂15~20s,不要挤压手指,以免挤出较多的组织液而稀释血液导致检测结果偏低,甚至低血糖。

有的医师在测试的时候,如果掐紧手指,阻断了静脉血液回流,也会导致组织液渗出,血液稀释,出现和挤压手指类似的假性低血糖。

便携式血糖仪因其体积小、操作简便,可迅速获取结果及反复测定等优点,目前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7,15]。

参考文献:
[1]陈芳华,饶万楷. 4种POCT血糖仪的性能比较[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01):68-72.
[2]李俊琦,李冬,赵莹. 影响血糖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14):2884-2885.
[3]张小州.血糖仪快速检测与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比较[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4):236.
[4]王海宁,陈丽,洪天配. Medisafe快速血糖仪性能的评价[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03):231-234.
[5]王颖,陈志军. 家用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J]. 医疗卫生装备,2010,(03):109-110.
[6]阮晶晶,金宗华.两台分析仪上检测血糖的对比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3):1652-1653.
[7]赵志芳,张炳峰,陈晓婷,等. 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的比对[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06):485-487.
[8]张文林.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05):141-142.
[9]邓芳,敖家富,王海涛. 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的比对试验及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3):1593-1595.
[10]刘萍,周良琼,张志伦,等. 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比对分析及其性能评价[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17):1938-1939.
[11]董丽娜. 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的血糖比对[J]. 中国卫生产业,2011,(34):141.
[12]龚丽娟.血糖仪在指血糖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因素分析[J]. 河北医药,2010,(09):1167-1168.
[13]步红兵,梁月香,曹松梅. 便携式血糖仪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 江苏医药,2010,(14):1668-1669.
[14]何健敏,陈美贞,郭福霞,等. 家庭血糖仪血糖监测结果不准确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理学报,2012,(18):30-31.
[15]甘朵,李晓霞,郭蕾,等. 血糖仪测定末梢血与静脉血的可靠性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02):19-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