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开”人才是好领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敢“开”人才能当好官
写下这个题目,就是一个争议的开始,也是挨骂的由头,但我仍然坚持一个卓越领导者、优秀管理者必须敢“开”人,你如果否认自己“开”过人,那么你不是刚刚当领导,就是一个“假”领导。

首先声明:绝不是为了“开”人而开人
这里有两个含义:1、为了给自己人腾地方;2、单纯寻求立威的机会
是人就有三亲二故,这些旧部为了领导的业绩立下过汗马功劳,论功行赏的机会来啦,能不能腾出地方,安排一下?20年前刚刚接任区域总经理的时候,部属给我开欢送会,有的人特意嘱咐我,给留意合适的地方,能者上,庸者下,这里与亲疏关系不大,却又是职场难以避开的题目。

至于立威,在于可与不可之间。

对于沉闷的、冗余的组织倒是可以一试,笔者不建议为立威而“开”人,但可以通过“开人“而立威。

这里未必显示“权力”,而有机会彰显“价值观”,或者公司的红线、底线坚持。

在欧洲企业做总监的第一个季度,我就“开”了我的团队里面一个直属高级经理,原因很简单,“作假账贪墨销售费用”,这个经理私下找我谈话,觉得很委屈,因为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我任职之前,我明确地讲:第一,无论什么时间发生的,损失的都是公司的利益。

第二,每一个职业经理都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这个人的离开给营销团队乃至整个组织很大震撼,因为这是三年多被“开”的职位最高的员工。

自此,投资管理进入严肃的流程与考核阶段。

敢“开”牛人
在众多民营企业中,存活着一群这样的人,那就是仰仗“业绩好”肆意踩踏红线。

销售一般有哪些红线呢?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仅供参考:
1:客户信息私匿,为了个人利益搞成虚假客户信息,企业不掌握真正的产品流向。

2:吃里扒外,为了个人利益,与客户串通坑公司。

为了一点点回扣,拒绝使用公司指定的物流公司、虚报促销成果等等。

3:违背诚信原则,尽管“诚信”不一定在所有的公司价值观里面,但人无信不立。

假发票、假“事由”核销费用。

4:上下游合作不得与近亲友发生商务关系。

5:在招募过程中收受财务等
还有的公司把不说竞争对手坏话也作为红线之一。

当然,“不教而杀谓之虐”,员工入职要宣讲、考试;每一年的全员重要会议不要怕重复。

红线是公司的“高压线”,高压线就要通电,而不是“摆设”,要一视同仁,要让成员心存敬畏。

敢“开”庸人
我们的团队是战斗队,是“抢占滩头”的敢死队,不养“庸人”
相对于“敢”,很多领导者是“不忍”,毕竟“跟”了我这么多年了,没功劳有苦劳。

殊不知,你的容忍,在“庸人”眼里是“满意”;更可怕的是在“别人”眼里,你不是“厚道”而是“不知人”。

在团队中,“庸人”的“高”位是“能人”的希望,是“储备”人才的晋升路径,如果人才的晋升路径是被领导者的“忠厚”之心挡住,何其可悲呀!
“庸人”占位是对“能人”贡献的无视,一年前,某企业七个区总中走了三个,几乎是最能干的三个都走了,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贡献没有被正视,“庸人”的所作所为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基准”,自己既然“高出基准”过多,其实代表自己“该”离开啦!
为什么庸人不是降职而是选择“开掉”呢?因为在组织中很少有人能真正接受“降职”,从而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是外归因到“清除异己”“卸磨杀驴”等框框里,一旦被降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未必是领导者愿意承受的。

瑞波忠告
在高管岗位上,绝不允许庸人存在;这其实是职场伦理;“开”没“开”过人,“开过什么样的人”是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称职的关键指标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