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造林规划设计

造林规划设计

造林规划设计1. 简介造林规划设计是指根据特定区域的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人类活动需求,对该区域进行合理的林木种植和布局的规划和设计。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满足人类需求的目的。

2. 目标(1)生态目标:通过合理的造林规划设计,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提高土壤保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2)经济目标:通过合理的种植布局和经营管理,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增加林木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社会目标: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满足人们对于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等社会需求,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 步骤(1)调查研究:对规划设计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2)目标确定: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结合生态、经济和社会目标,确定造林规划设计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3)方案设计:根据目标确定的原则,制定多种备选方案,并进行评估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方案设计包括种植树种的选择、种植密度和布局、林分结构和经营管理等内容。

(4)实施计划:根据最优方案,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造林时间、造林面积、造林方式、种植材料的准备和管理等。

(5)监测评估: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进行监测评估,对造林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

4. 内容要点(1)树种选择: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目标确定的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考虑树种的生长速度、经济价值、生态效益等因素。

(2)种植密度和布局:根据树种的特性和生长需求,确定种植密度和布局,保证树木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条件,避免过密或者过疏的情况发生。

(3)林分结构:根据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合理设计林分结构,包括主伐树、副伐树和底层植物的比例和分布,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和经济效益。

造林规划设计

造林规划设计

造林规划设计在进行造林规划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多样性保护为目标。

以下是一份700字的造林规划设计:一、规划目标:1.保护生态环境: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可持续的林业经营模式,提高林业产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改善社会福利: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位于XX市郊区的XX山区,总面积约2000公顷。

三、规划内容:1.生态林建设:(1)生态森林:占总面积的70%,主要种植乔木树种,其中包括毛白杨、油松等快速生长、耐旱耐寒的树种,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抑制土壤侵蚀。

(2)生态厚度:设置生态厚度带,以增加生态多样性和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3)生态廊道:设置自然通道,连接周边生态保护区,促进物种迁徙和基因流动。

(4)防火道:设置防火道,确保林区的安全。

2.经济林建设:(1)经济林:占总面积的20%,主要种植具有经济价值的经济作物,如柚子、桃子等水果树种,并引进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特色种植业。

(2)种子林:占总面积的10%,用于培育优良品种的林木种子,提供给周边林农使用。

3.管理与运营:(1)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林业管理体系。

(2)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提高农民的林业管理水平。

(3)引入现代化林业设施,提高林业生产效益和劳动生产率。

(4)加强林火防控,建立完善的防火设施和技术体系。

四、实施计划:1.第一年:进行前期调查和论证,确定造林树种及面积分配。

2.第二年:进行土地整治和准备工作,包括疏木、疏水、改良土壤等。

3.第三年至第五年:进行主体造林工作,按计划分期分批进行。

4.第六年至第十年:进行林地管理和技术指导,包括树木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5.第十一年至第十五年:进一步提高经济林的集约化和标准化程度,提高经济效益。

五、预期效益:1.生态效益: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恢复能力,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促进物种多样性保护。

造林工程作业设计说明书提纲(以县为单位)

造林工程作业设计说明书提纲(以县为单位)

XX县能源林基地2017年度造林工程作业设计X X县能源基地2017年度造林工程作业设计设计部门:.设计文号:部门负责人:设计负责人:调查设计人员:制图:审核:设计时间:前言1、调查设计时间及过程2、设计范围、面积概要3、地方政府、林业部门支持及参与设情况4、设计目的,与地方哪些林业项目相结合5、其他情况目录每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二部分附表1、立地类型表2、造林类型表3、造林小班现状调查登记表4、造林作业设计表5、用工、材料需要量及经费预算表第三部分附图1、基地造林位置示意图2-1、挖穴整地造林典型图式2-2、鱼鳞坑整地造林典型图式3、造林小班设计图县级造林作业设计提纲县级造林作业设计文件,由三部分组成。

即:第一部分:造林作业设计说明书;第二部分:造林作业设计表;第三部分:造林作业设计图(小班造林作业设计图、造林典型设计图式)。

第一部分:作业设计说明书××县××年度造林作业设计说明书1 概述1.1造林作业区范围:阐述所在的行政区域涉及的乡、村、组。

1.2造林面积:阐述设计的造林小班总数、造林面积;各林种和亚林种的造林面积。

1.3经营权所有人:××公司;法人代表:×××。

1.4 施工单位:单位名称、法人。

如系个人应注明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与住址;如系村委会或林业局、林业站等则直接注明单位名称。

(不明确则本小节删除)2 县域自然社会经济情况2.1 项目县地理位置:省市县,四至、经纬度,国土面积等。

2.2 自然条件:地形地势、气候、土壤水系等情况2.3 林业情况:森林资源情况,林业企业情况,木材消耗量等2.4 社会经济情况:乡、村人口数,农业人员数,国民产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等等。

3 造林作业区现状3.1立地条件:主要介绍作业小班的平均情况:包括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土壤名称、土层厚度、石砾含量、母(质)岩等情况。

小班造林规划作业设计说明书

小班造林规划作业设计说明书

作业设计说明书前言日趋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建效对生态环境的恶化与日巨增,对当前生态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国内外大量的生产实践和科研成果表明,在遭受旱涝风沙和霜冻等危害的陡坡上营造不同类型的陡坡防护林,不仅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侵袭和保障农作物高产稳产,而且还可以开展多和经营,增加经济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

所以大面积地种植,生态林是恢复林地的重要措施。

一.气候条件**市地处于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凯里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年均气温16℃左右,最冷的一月份常年平均气温在5℃左右,平均最低气温也在2℃左右,因而并不太冷;最热的7月份常年平均气温26℃左右,平均最高气温也在30℃左右,因而也不算热。

这里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在1200毫米以上,70%集中在4~8月。

年均日照1289小时,无霜期280天。

二.时间.地点2018年11月26日,位于***后山第五小班。

三.现场勘查(1)交通:离高铁站不足1公里,高速路口一公里,公路直通山脚,交通便利。

(2)土壤:山腰处土呈黑褐色通透性良好、为酸性土壤沙土,土层深度为20~25cm,山顶处土表层黑褐色5cm,10~20cm为黄色沙壤土。

为碱性土壤。

(3)坡度:30~40°(4)海拔: 725~755米(5)地理位置:N.26°31′50″ W.107°54 ′28″四.造林作业设计书设计单位:16级林业一班技术负责人:周宁波(组长)刘念龙李朝权梁成辉石柳情王绍丹葛染栊森继。

设计时间:二零一八年十月二十六日(一)学校后山的基本情况:第五小班位于 N.26°31′50″ W.107°54 ′28″,由于岩石裸露60%,土壤较贫瘠,植被稀少。

(二)造林地规划:总面积16.05亩,计划于2019年2月底开始动工,预计生成树木数量为2943株(含10%损栽),复合肥5袋,有机肥7袋。

造林组织形式为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造林,工程管理方式总承包管理。

造林作业设计说明书模板

造林作业设计说明书模板

*****林场*****工程*****年人工造林作业设计*****调查设计队*****年 ***月·*****前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三北”地区批准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之一。

根据*****局《关于分解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工程和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建设任务的通知》(*****规财〔*****〕55号)文件,下达*****林场*****工程人工造林任务3000亩,中央投资240万元。

为了全面推进*****河流域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经*****林管分局统一协调,坚持集中连片的原则,造林地规划设计在*****河流域*****林管分局*****林场内。

我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对作业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土地利用、营造林技术、立地类型等方面调查,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按照立地因子现地区划落实造林作业小班、造林树种等。

小班面积用1︰25000地形图现地勾绘,运用ArcGIS软件求算面积。

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设计了各项营造林技术措施,概算了种苗费、造林费、未成林抚育费、鼠兔害防控费及其它费用,编制完成了《**********林场*****工程*****年人工造林作业设计》。

《**********林场*****工程*****年人工造林作业设计》项目设计人员名单设计单位:*****调查设计队法定代表人:项目编号:*****队字(*****) 37 号项目实施单位:**********林场项目负责人(签字):设计负责人(签字):设计人员(签字):外业核查(签字):审核(签字):目录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一、位置与范围 (1)二、权属 (1)三、实施单位 (1)四、设计单位与设计负责人 (1)五、造林作业区现状 (1)1、自然条件 (2)2、社会经济条件 (3)3、土地利用现状 (3)六、指导思想与原则 (3)1、指导思想 (3)2、设计原则 (3)3、设计依据 (4)七、造林设计 (4)八、鼠兔害防控设计 (7)九、抚育设计 (8)十、施工进度安排 (8)十一、工程量设计 (8)十二、投资概算 (9)十三、资金来源 (11)十四、采购方式 (11)十五、工程管理 (12)十六、安全生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说明书(5)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说明书(5)

第五组:吴梦玲(组长)、赵兴平、杨丽秀、张婷、王正敏、潘永兰、杨程、吴远、龚益雪第四小班造林设计说明书前言众所周知,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自然资源的宝库,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

森林资源保护即是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又是森林资源发展工程。

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工程,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不仅关系到林业的发展与繁荣,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一、概述1、地理位置后山第五组第四小班,东南至学院游泳池以及篮球场,西北至学院教职工宿舍敬园,西南至学生宿舍的诚园。

位于凯里市凯里经济开发区,交通便利,面积占22亩,约14700平方米。

2、地形地势情第四小班属于凯里经济开发区的低山地带,海拔高度为740米,坡度约为19度,西南坡向。

3、气候水文第四小班,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为15.6摄氏度,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200mm 左右,四至六月为雨季。

4、土壤土壤为沙壤,厚度8--10厘米,与砾岩土壤呈酸性,土壤中等肥沃及以上居多,5<PH<7,腐殖质层厚度3cm,土壤质地沙壤或中壤。

5、植被林下植被有火棘,化香,植物覆盖度为百分之九十。

综上所述,第四小班自然条件较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培育柏木香樟等树木!二、造林设计及概算1、林种树种的选择根据因地制宜,地尽其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

既第一林班第4小班林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为其设计经济林,遵循满足造林目的的要求,适地造树选择选择树种,该作业区目的的树木选择乌桕与和女贞块状,下部种女贞,上部选乌桕。

2、苗木准备苗木部选用广西1级优质壮苗,从起苗到栽植全过程中,可能在其苗木受到破坏,所以多准备5%的苗木,其栽植时适当修剪苗木根系,并进行根系蘸泥浆处理。

根据小班的立地条件;造林密度选为168株/亩,株行距为1.5m×2m,该点小班面积为22.04亩约等于14700㎡,根据行距或总种植=14700/4=3700株。

但又多准备5%的苗木=3700x5%≈185,所以总株数=3700+185=3885株,但种植又是带状种植,按一定比例种植,所以乌桕2000株,单位价格为0.6/株,女贞各1885株,而的单位价格是0.4元/株,乌桕投资额=2000×0.6=1200元,女贞单位价格是0.4元/株,投资额=1885×0.4=754元。

造林规划设计方案

造林规划设计方案

造林规划设计方案为了满足社会对木材和森林资源的需求,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我们制定了一份700字的造林规划设计方案。

一、目标和原则1. 目标:在当前森林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造林规划和设计,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对木材和森林资源的需求。

2. 原则:科学性、可行性、可持续性、多样性、环境友好性等原则。

二、造林区域选择1. 根据目标和原则,在现有林地基础上,优先选择原有林地利用率较低的区域进行造林。

2. 选择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气候适宜的区域进行造林,以提高造林效果和生长速度。

三、造林树种选择1.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造林。

主要包括经济树种和生态树种两个方面。

2. 经济树种:选择生长速度快、木材质量好、市场需求大的树种,如杉木、松树等。

3. 生态树种:选择具有保护土壤、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的树种,如毛竹、槐树等。

四、造林规模和布局1. 通过评估当地资源承载能力和需求量,确定造林规模,以实现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

2. 在造林区域内科学设置林带和林网,合理规划和布局不同树种和不同年龄的树木,以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五、造林技术和管理措施1. 采用科学的造林技术,包括选择优质苗木、合理疏伐、适时修剪等,以提高树木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

2. 强化造林区的管理,包括定期巡视、病虫害监测和防治、采取防火措施等,以保证森林健康和安全。

3. 加强对造林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提高造林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六、造林成果评估和调整1. 对造林成果进行定期评估,包括森林面积、树木生长情况、生态环境改善等指标,以评估造林效果和经济效益。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造林规划和设计,以提高造林效果和可持续利用程度。

以上是一份700字的造林规划设计方案,希望能够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率,满足社会对木材和森林资源的需求做出贡献。

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共五则)

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共五则)

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共五则)第一篇: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一前言二基本概况(一)自然条件:淳化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咸阳市北部,地处东径108°18′—50′,北纬34°43′—35°03′。

北接旬邑、南连泾阳、礼泉,东与三原、耀县毗邻,西隔泾河与永寿、彬县相望。

距咸阳市75公里、西安市85公里。

造林作业区位于淳化县枣坪沟流域,海拔900—1300米,地貌为“U”形沟壑,沟谷陡而深,相对高差150—180米,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特性。

土壤疏松干旱,土层薄、裸岩多、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沟头不断向前发展,原面遭受蚕蚀,属中度侵蚀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白善土、黄善土、褐土型石渣土、普通褐土。

无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植物群落为酸枣、蒿类,分布较为均匀,盖度70%左右,该立地类型适宜栽植防护林树种较多,整地难度较大。

(二)气候条件:人工造林作业区属半干旱两年三熟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0.2℃,≥19℃活动积温3200℃,无霜期200天左右,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干燥度1.25一13.8,热量充足,降水分布不均,春旱、伏旱严重,对人工造林成活率影响很大。

针对气候条件,在造林施工中要切实采取一系列抗旱造林措施,提高造林成效。

(三)社会经济情况:作业区共有人口9326人,3668名劳力,农村剩余劳动力1172人,农民纯收入1077元,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居住相对集中,交通比较方便。

淳化县属于国家贫困县,县财政收入仅保党政事业单位工资,投资林业生产资金不足。

但群众具有投身林业,热爱林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1980年、2004年二度被评为“全国林业先进县”。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县实施以林业统揽全县大局的思路,使林业生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每年投入到林业生产的时间为两个多月,其造林组织方式主要以乡为单位集中劳力,集中时间,集中整地造林和雇请专业队整地造林。

作业区的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林业技术人员和广大群众在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中,总结推广了容器育苗,裸根苗带土包装,鱼鳞坑集水整地、穴底植苗、埋小土丘截杆造林以及ABT生根粉,保水剂等化学药品的应用等一系列配套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在过去的工程造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造林规划设计

造林规划设计

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一、前言为了掌握基本林业技能,巩固森林培育学知识,为走向基层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2019年11月7日,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林业技术171全体同学前往浙江农林大学学生实训基地-- 玲珑林场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数据并设计撰写林场造林规划设计。

二、基本情况1. 地理位置:玲珑林场位于杭州市临安区境内,地处东经119° 42',北纬30° 14',地形地势以低山丘陵宽谷型为主。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光、水、热丰富,有利于多种林木生长。

2. 自然条件:根据气象资料統计,该地年平均气温15.9 C,极端最高温为41.2 C,极端最低温为-13.1 C,无霜期234天,年降水量1399.7毫米,年相对湿度809%左右。

场内土壤以红为主,其成土母质多发育于花岗岩、流纹若、凝灰岩、砂岩、页岩、秒砾岩及第四纪红色粘土,红壤土层厚度一般在70cm以上,表土层8-20cm, 质地多为粘壤质,结构粒状、块状,土壤湿润肥沃,P H值 4.0-4.5 。

3. 社会经济情况:玲珑林场隶属玲珑街道。

位于临安市城区西面。

交通方便。

面积115.5 平方公里,辖区有35个行政村。

228个村民小组、1 个居民组。

有农户7564户,农业人口23831 人、山林面积131168宙。

其中毛竹面为28400亩,林业产值670 万元。

全年采伐木材达1830m3是临安市的毛竹产区。

街道内共有竹制品加工企业12 家。

年加工竹材200 万株。

主要产品为竹丝、竹片、竹炭、竹醋液、脚手片等;还有9 家木材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木工板、合成板及装潢料。

在玲珑村、高坎村及祥里村还有五个花卉盆景基地。

其中在著名的杭州恒丰花卉有限公司。

玲珑林场现有职工5 人,管山员23 人。

看山房20 个。

年抚育毛竹600 亩,年采伐木材500吊,毛竹5万支,林场年收入40余万元。

4. 林场历史、林业生产及资源状况:玲珑林场现经营面积4523亩(包括生态公益林1000亩),其中松、杉用材林3100亩,毛竹林1000亩,高节竹170亩,雷竹50亩。

造林典型设计说明

造林典型设计说明

巴州地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造林典型设计一、立地条件地形:平地土壤:沙壤土二、造林图式三、整地方式及规格:穴状整地,规格为50cm×50 cm。

四、造林方式:植苗造林五、灌溉方式:沟灌,灌溉定额600m3/亩.年,每年灌溉3-4次六、抚育管理措施造林前施农家肥,每亩0.5~1吨,造林后追施复合肥,20-25kg/亩,采用环状法。

根据树种特性,进行修剪。

及时除草,的自然植六、抚育管理措施造林前复合肥做基肥,30-35 kg/亩,造林后追施复合肥,20-25kg/亩。

林地郁闭后,定干、修枝,定干高度2m以上。

及时除草,进行病虫害防治。

七、适用范围:新疆南部平原灌区八、每公顷苗量计算表及规格:带Array状整地,带宽2m,深度40cm,带长根据地形定,每隔一定距离保留0.5-1m的自然植被。

植苗造林一、立地条件地形:平地土壤:沙壤土二、造林图式:三、整地方式及规格:带状整地,带宽4m,深度50cm,带长根据地形定,每隔一定距离保留0.5-1m的自然植被。

四、造林方式:植苗造林五、灌溉方式:沟灌,灌溉定额600m3/亩.年,每年灌溉3-4次。

六、抚育管理措施造林前采用撒施法施复合肥作为基肥,每亩30-35kg,造林后也采用撒施法追施复合肥,25-30kg/亩。

林地郁闭后,定干、修枝,定干高度2m以上。

及时除草,进行病虫害防治。

七、适用范围:新疆南部平原灌区八、每公顷苗量计算表一立地条件地形:平地土壤:沙壤土、壤土二、造林图式:三、整地方式及规格:带状整地,带宽根据树种定,深度40cm,带长根据地形定,每隔一定距离保留0.5-1m的自然植被。

四、造林方式:植苗造林800m3/阿瓦提县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造林典型设计一、立地条件:地形:平地土壤:灌耕土二、造林图式:三、整地方式及规格:穴状整地,规格为50cm×50 cm。

四、造林方式:植苗造林五、灌溉方式:沟灌,灌溉定额600m 3/亩.年,每年灌溉3-4次 六、抚育管理措施造林前采用撒施法施农家肥,每亩0.5~1吨,造林后采用环状法追施复合肥,20-25kg/亩。

造林规划设计方案

造林规划设计方案

通道县乡(镇)林木采伐更新造林规划设计方案造林单位村组小地名造林户造林小班号造林年度造林面积造林树种设计单位(人)审批单位年月日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一、基本情况该小班位于县溪乡(镇) 村,距公路公里,按林业区划经营划分为林,属年批准采伐的山场,采伐方式:采伐树种为、树龄为年。

采伐作业应在年月日以前完成,林地使用权为所有。

为了确保及时更新,达到采伐一片,造林一片,实现青山常在在和永续利用之目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限杉、增松、壮竹、兴阔”的林业发展思路,积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现将野外调查的立地条件及造林的技术设计如下:二、立地条件(一)地形地貌:造林地坡位为全坡,坡向,海拔440—470米,坡度在之间。

(二)成土母质为,土壤为,土层厚度,腐殖层厚度,石砾含量,适宜各种林木生长。

(三)植被造林地植被为;总覆盖度%。

三、营林技术设计(一)清山实行全面砍山、清理,树桩高不得超过10cm。

需进行炼山时,必须开好防火线,防火线宽7m以上;应选择阴天或多云多,对清理出来的杂灌草归堆火烧,并准备好打火队伍,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10月下旬全部清山结束。

(二)整地1、挖穴①方法——大穴②密度——马尾松:1.5×2米或1.5×1.5米株行距,每亩222—296株;杉木2×2米或2×1.7米株行距;每亩166—196亩;楠竹采用4.5×4.5米,每亩40—42株。

③挖穴规格:马尾松、杉木,按50×50×40cm,楠竹大母竹130×60×50cm,楠竹实生苗80×60×50cm,穴底要与穴面大小基本保持一致,严禁穴成锅底形。

2、复穴完成挖穴后,经技术人员检查合格,才能复穴。

复穴要铲表土入穴,泥土要细碎,不许原土填穴。

(三)造林方法及时间1、造林树种——马尾松、杉树(1)方法——采用人工植苗(2)时间——按签订合同要求,马尾松在当年12月28日以前完成栽树工作;杉木在次年3月12日以前完成栽树工作。

孟关林场造林规划设计.

孟关林场造林规划设计.
1.2 地形地貌
林区海拔 1100~1300 米,相对高差 100~200 米,属黔中山原地貌类型。林 地坡度一般为 20~30°,老榜河由北向南纵贯林区。
1.3 气候
林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夏多雨,秋冬多阴天,日照时间短,年均 气温 14.9℃,无霜期 275 天,年均降雨量 1141.6 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2.2 设计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 年修订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 1607-2003)》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 《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2006,国家技术监督局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8337.3—2001)》2001 国家质量技术监 督局 《马尾松速生丰产林(LY/T 1496—2009)》2009 国家林业局、贵州大学造 林生态研究所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6000-1999)》199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 7908-1999)》199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6 交通
林区交通比较发达,有公路通往孟关﹑黔陶﹑青岩﹑花溪等乡镇和贵阳市, 且离高速路和火车站较近。
造 林 规 划 设 计……依据和原则
1.7 历史与现状
孟关林场建立于 1958 年,1958~1961 年间称桐木岭林场,1962 年从桐木岭 迁至孟关,并改称孟关林场。建场后,林场职工在孟关﹑黔陶﹑青岩 3 个乡范围 内,大力开展荒山造林,造林树种主要为马尾松。林场现有总面积 17043 亩,其 中森林面积 15830 亩,苗圃 170 亩,森林覆盖率达 90.4%,立木蓄积量为 105488m3。 为便于经营管理,林场划分为场部﹑坪子上和赵司 3 个工区。
造 林 规 划 设 计……前言

造林设计说明书

造林设计说明书

沙塘林场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目录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1 一.沙塘林场概况. . . . . . . . . . . . . . .21.自然地理条件. . . . . . . . . . . (2)2. 社会经济条件 (3)3.林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水平 (4)二、经营区划 (4)三、立地类型划分 (5)四、造林规划设计的内容 (5)五.幼林抚育 (6)六.造林顺序安排 (6)七.投工量和投资额概算 (6)八. 效益预测 (9)九.实习小结 (9)前言造林规划设计又称造林施工设计,造林作业设计或造林施工调查设计。

造林规划设计是造林的基础工作,具体是根据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对宜林荒山、荒地及其它绿化用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实用的一整套造林规划和造林技术设计方。

(一)、造林规划设计的任务造林规划设计的任务,一是制定造林总体规划方案,为各级领导部门制定林业发展计划和林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提供造林设计,指导造林施工,加强造林科学性,保证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效。

从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对林业的要求。

具体来讲:⒈查清规划设计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森林生长的自然条件和发展林业的社会经济情况。

⒉分析规划设计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的需求,对造林、种苗、幼林抚育、现有林经验管理和森林保护等提出规划设计方案,并计算投资、劳力和效益。

规划设计的造林面积和营林措施要落实到山头地块。

3.造林规划设计还必须确定林业发展目标、造林经营方向、安排生产布局,落实造林任务,提出保证措施,编制造林规划设计文件。

(二)造林规划设计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由冯老师安排此次实习,实习时间是2011年12月5日至9日,实习地点在沙塘林场,调查用仪器、工具有每组一张1:10000地形图、两把锄头、一把铲子、一卷皮尺、一个卷尺、调查用表和具包等。

某山造林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某山造林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某山造林工程规划设计方案××镇××山造林工程规划设计经局领导和业务技术人员认真筛选,决定把××镇××山及与之毗邻的胡崖山、档子沟山确定为我县20__年度林业生态示范工程基地。

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提出如下工程规划设计。

一、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工程规划设计总面积1XXX亩,全部为人工造林。

根据××镇××山一带的立地条件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造林树种为大叶女贞、黄连木、五角枫、核桃和塔柏五种,其中女贞与黄连木混交林XXX亩,女贞与五角枫混交林1XXX亩,核桃纯林XXX亩,塔柏1071株。

二、工程建设地点与树种选择工程位于××镇××山、档子沟和上胡崖山一带共3个山头8面坡,涉及苏庄、金竹河、杜岗、小草峪、葛家沟五个行政村。

其中档子沟东至胡崖山上半部即1小班营造大叶女贞与黄连木混交林,面积XXX亩;上胡崖山下半部即3小班栽植核桃纯林,面积XXX亩;××山东坡、南坡上半部和西坡(即2、4、5小班)营造大叶女贞与五角枫混交林,面积1XXX亩。

三、工程建设时间与验收工程自20__年10月中旬正式开工,11月中旬完成整地,11月底完成造林等所有工程。

根据工程进展,进行三次验收,分别是整地验收(11月10日前),栽植验收(11月3 0日前)和综合验收(20__年8月)。

四、技术规程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合理规划,科学造林,高标准完成工程建设,具体技术标准为:1、树种选择:工程区多为石灰岩,土层薄,肥力差。

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在立地条件较差的荒山荒坡栽植大叶女贞、黄连木和五角枫,在土层深厚的坡耕地栽植核桃,在××山上山路两侧和观摩台周围点缀栽植塔柏。

2、造林密度:大叶女贞与黄连木混交林、大叶女贞与五角枫混交林密度设计均为每亩56株(株行距3米×4米),核桃密度设计为每亩34株(株行距4米×5米),塔柏3米一株,路两侧各栽一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二基本概况(一)自然条件:淳化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咸阳市北部,地处东径108°18′—50′,北纬34°43′—35°03′。

北接旬邑、南连泾阳、礼泉,东与三原、耀县毗邻,西隔泾河与永寿、彬县相望。

距咸阳市75公里、西安市85公里。

造林作业区位于淳化县枣坪沟流域,海拔900—1300米,地貌为“U”形沟壑,沟谷陡而深,相对高差150—180米,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特性。

土壤疏松干旱,土层薄、裸岩多、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沟头不断向前发展,原面遭受蚕蚀,属中度侵蚀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白善土、黄善土、褐土型石渣土、普通褐土。

无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植物群落为酸枣、蒿类,分布较为均匀,盖度70%左右,该立地类型适宜栽植防护林树种较多,整地难度较大。

(二)气候条件:人工造林作业区属半干旱两年三熟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9℃活动积温3200℃,无霜期200天左右,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干燥度一,热量充足,降水分布不均,春旱、伏旱严重,对人工造林成活率影响很大。

针对气候条件,在造林施工中要切实采取一系列抗旱造林措施,提高造林成效。

(三)社会经济情况:作业区共有人口9326人,3668名劳力,农村剩余劳动力1172人,农民纯收入1077元,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居住相对集中,交通比较方便。

淳化县属于国家贫困县,县财政收入仅保党政事业单位工资,投资林业生产资金不足。

但群众具有投身林业,热爱林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1980年、2004年二度被评为“全国林业先进县”。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县实施以林业统揽全县大局的思路,使林业生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每年投入到林业生产的时间为两个多月,其造林组织方式主要以乡为单位集中劳力,集中时间,集中整地造林和雇请专业队整地造林。

作业区的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林业技术人员和广大群众在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中,总结推广了容器育苗,裸根苗带土包装,鱼鳞坑集水整地、穴底植苗、埋小土丘截杆造林以及ABT生根粉,保水剂等化学药品的应用等一系列配套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在过去的工程造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特别是近几年来,淳化县出台了宜林“四荒地”使用权拍卖办法,加之禁牧力度加大,提高了造林保存率,使群众个人、下岗职工、党政企事业单位投身林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三北四期工程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作业设计(一)设计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1. 设计依据(1)《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作业设计办法》;(2)咸政计发E2002J12号文件;(3)《陕西省造林标准》(陕DB—f42—93);(4)陕西省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典型设计;(5)国家有关技术规程和规定。

(6)国家标准,造林作业设计规范,(GB)2. 指导思想以江总书记和朱总理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批示为指针,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淳化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为重点,以扩大和恢复林草植被,“增资源、增活力、增效益”,“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生活水平,造福子孙后代为宗旨。

3. 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工造林为主的原则(2)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原则,统筹兼顾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3)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

(4)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原则。

(5)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建设高标准工程的原则。

(6)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原则。

(7)实施工程造林,推行建设项目法人制,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的原则。

(二)作业设计区划根据有关规定,作业设计区划采用作业区——小班2级区划,以作业区为单位统一编制设计文件,以小班为单位组织施工。

作业区为一级统计单位,小班为最基本的设计和施工单位。

造林作业区在行政村范围内选择,作业区界不跨越行政村,小班界线根据技术标准在现区划,按造林地和非造林地小班统一编号,分类统计。

(三)立地类型和造林类型划分1. 立地类型划分根据作业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坡度、坡向、海拔等主导环境因素,套用《陕西省立地类型名录》,将造林地划归了8个立地类型。

淳化县枣坪沟造林规划设计作业区立地类型划分表立地面积合计:74.83ha2. 造林类型划分根据造林树种、林种、造林方法、整地方法、配置形式、造林密度、造林技术措施、幼林抚育管理等内容,将本次设计归纳为个造林类型。

淳化县枣坪沟造林规划设计作业区造林林种类型划分表(四)设计任务及技术措施:1. 作业地点及作业量:作业区地处枣坪沟流域的南村东沟、屯庄沟,后旨头沟及黑松林两岸的支干沟,造林面积公顷。

其中:南村乡14个村组,造林面积公顷;秦河乡2个村组,造林面积38.王公顷;城关镇2个村组,造林面积公顷;铁王乡2个村组,造林面积55公顷;润镇14个村组,造林面积公顷;大店乡2个村组,造林面积公顷;石桥乡13村组,造林面积公顷。

2. 分权属、林种、树种设计的造林面积:该工程造林权属均为集体所有。

按林种分:水土保持林公顷,农田防护林公顷,沟底防冲林公顷。

按树种分:油松147,8公顷,刺槐公顷,侧柏公顷,杨树公顷,柳树公顷。

按混交方式分:纯林公顷,混交林公顷,比例为27:10。

常绿树种占%。

3. 种苗标准需要量及供应途径:设计造林初植密度分别为:刺槐、侧柏、油松、松x侧、侧X松、刺X侧、侧X刺等水保林,均为 2米;杨树、柳树沟底防冲林2×3米;杨树农田防护林以道路为骨架,单行配置,株距4米。

外加15%的补植用苗,概算出本年度造林需苗量4916472株,其中:油松561640株、刺槐3309985株、侧柏971195株、杨树50662株,柳树22990株。

造林苗木全部选用县内自产苗木。

油松,侧柏容器苗、杨树及柳树苗木由县中心苗圃、国营苗圃、英烈林场苗圃三个单位供给,刺槐苗木在本县群众合同育苗中选用。

造林苗木要求良种壮苗,全部采用国家标准一、三级合格苗。

苗木规格标准如下:容器苗掘前必须灌足底水,保证掘苗不伤根,运苗不散钵,裸根苗根系必须完整,掘后及时沾泥浆,针叶树种要保护好苗木顶芽。

4. 劳力需要量及供应途径:整地每公顷99个工日,造林(包括补植)阔叶树种每公顷75个工日,针叶树种每公顷55个工日,抚育每公顷60个工作日计算,完成本工程造林需29193个工日。

采用群众集体会战和专业队相结合的组织方式,由县林业局抽调技术干部带工,从2011年3月1日开始到4月20 日完成刺槐、侧柏、油松、杨树、柳树等全部栽植任务。

5. 主要造林技术措施:5.1整地:5.1.1鱼鳞坑整地沟坡防护林和沟底防冲林采用鱼鳞坑整地。

其技术要求为:在坡面上,按造林株行距,以三角形配置形式挖掘半月形的坑穴,挖坑时先把表土堆在坑的上方,挖好后再把熟土垫入坑内,用生土在外缘围成半环状高20—30厘米,宽35—29厘米的土埂,并在上方左右两角各斜开一道小沟,以便蓄更多的雨水。

规格为:长径80厘米,短径60厘米,深度50厘米。

农田防护林整地采用开沟整地,宽80cm,深60cm,再在沟槽内根据株距挖深60cm,宽60cm,深60cm的栽植坑。

在陡、急、险坡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项目地块采用鱼鳞坑整地。

坑外坡用块石或泥土筑坎,保持水土。

坑间间距根据种植点配置要求确定。

5.1.2穴装整地:经济林、用材林和塬边沟头防护林采用穴装整地的方式整地。

这种整地方式适用于各林种、各树种和各立地条件,尤其是山地陡坡、水蚀和风蚀严重地带的造林地整地。

采用圆形或方形坑穴,大小因林种和立地条件而异。

穴径和穴深均在30cm以上,大苗造林、经济林、培育大径材的用材林以及速生丰产用材林整地规格要大些,穴径和深度分别宜在50cm和40cm以上。

5.1.3水平阶整地:设计水平阶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耕地,缓解造林用地与耕地紧张的矛盾。

若将陡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在一段时间内必将影响农民的粮食自足问题。

而经济效益好的经果林一般也要在3~5年后才能发挥效益,若将造林地块整理成台阶状,保持一定的阶面宽度,在林木未发挥效益前,种植农作物可缓解粮食紧张的矛盾,又可结合种植农作物给幼苗施肥防虫,使其更好地生长。

水平阶设计的规格取决于:(1)造林的密度;(2)种植农作物所需宽度;(3)施肥、采收的便利;(4)拦蓄径流泥沙的需要。

水平阶整地不受土层深浅和土壤物理性质的限制,在土薄的区域可适当辅以爆炸品开挖基岩,且可弥补砌筑阶坎时片石的不足。

在黄褐土分布区修筑阶坎时,因黄褐土具有膨胀性,可适当增加阶坎厚度以提高其稳定性。

水平阶石坎的高度随耕地坡度而定,坡度大时石坎高,坡度小时石坎低。

在地面坡度为25°时,石坎底宽40cm,顶宽30cm,基础深25cm,坎高55cm,削坡系数取便可。

如图:水平阶排水沟可开挖成×,比降设计成1/1000~3/1000以避免冲刷,其流量可达到s 以上,主要排去坡面来水,即使水平阶长1 000m,降特大暴雨时也可在8小时内将150mm 的降水全部排完,况且阶面本身也具有拦蓄作用。

5.2造林方法:采用穴底植苗和直播造林的方法。

5.2.2直播造林法:也叫作播种造林法,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

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

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

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

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飞机播种造林也是人工播种造林方法之一,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省劳力和收效大的特点。

但必须首先进行调查设汁,确定适宜的播区、树种的播种期,并准备足够的良种。

需要确定使用机型、机场,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播种时严格掌握飞播技术。

播后进行效果检查,并加强保护管理。

本作业区内包括了很多作业艰难的地方,如沟头、陡急坡等立地很难运抵苗木甚至人为很难到达,通过植苗的方法进行造林明显很不现实,所以只能通过直播的方法来完成。

5.2.2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

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

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

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