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9八下·卢龙期中) 如图所示,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A . 紧固锤头
B . 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进
C . 安全气囊
D . 撑竿跳运动员上升过程
2. (2分)(2020·长春) 下列物体在升空过程中,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A . 飞机
B . 飞艇
C . 热气球
D . 氢气球
3. (2分) (2017八下·莆田期末) “蛟龙号”潜水器浸没后,在水面下续继下潜的过程中()
A . 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 . 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C . 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D . 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4. (2分)当你练习正步走时,你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p1;当你立正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p2 ,则()
A . F1=F2 p1=p2
B . F1>F2 p1>p2
C . F1<F2 p1>p2
D . F1=F2 p1>p2
5. (2分)有A、B两个密度分别为ρA、ρB的实心正方体,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为GA和GB ,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

将它们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时,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6∶7。

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将物体A和B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物体A漂浮,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

液体静止时,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别为FA和FB。

已知酒精密度是水密度的0.8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FA∶FB=15∶2,ρA<ρB
B . ρA∶ρB=3∶4, FA<FB
C . GA∶GB=1∶6,ρA<ρB
D . FA∶FB=5∶2,GA>GB
6. (2分)(2016·深圳模拟) 小明学了物理知识后,对图中钢丝钳的构造和外形设计,做了以下分析,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 . 钳把上的花纹主要是为了美观
B . 钳把用塑料制成,可以防止触电
C . 钢丝钳是省力杠杆
D . 钳口较细是为了增大压强
7. (2分) (2017八下·东莞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杠杆一定能够省力
B . 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 . 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D . 滑轮组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8. (2分)如图,手持10kg物体保持平衡,此时肱二头肌收缩对桡骨所施加力的大小一定()
A . 大于98N
B . 小于98N
C . 等于98N
D . 等于10kg
9. (2分)(2016·钦州)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 . 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B . 搬而未起
C . 推着小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
D . 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10. (2分)两辆车的重力分别是100N和500N,用200N的力都使它们前进了15m,则()
A . 拉大车做的功多
B . 拉小车做的功多
C . 拉力对两车做的功一样多
D . 无法比较
11. (2分)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A .
B .
C .
D .
12. (2分) (2016八下·西城期末) 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机械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B . 机械做功时间越长,效率越高
C . 机械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 . 机械的功率越大,效率越高
13. (2分)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 . 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
C . 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
D .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
14. (2分)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 压缩冲程
B . 做功冲程
C . 吸气冲程
D . 排气冲程
15. (2分)如图,一木块从斜面上匀速滑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木块只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 . 下滑过程中,木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 下滑过程中,木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
D . 下滑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二、理解与应用题 (共5题;共19分)
16. (2分) (2019八下·江城期中) 如图所示,秤砣的质量为100g,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秤杆水平静止时,OA=5cm,OB=25cm.则被测物的质量为________ kg.若秤砣下吸附一小块吸铁石时,则杆秤所示的质量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被测物的真实质量值。

17. (3分)(2019·淮安) 如图所示,工人将80N的重物提升了 3m,所用的时间为20s,拉力为50N。

则工人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

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18. (1分) (2017九下·临泽开学考) 耕地的拖拉机在1min40s匀速前进了300m的路程,已知它的功率是24kW,则拖拉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________ N.
19. (2分)小明发现简单机械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如:指甲钳、剪刀、钥匙等.将图所示的钥匙插入锁孔转动开锁时,钥匙就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杠杆”“滑轮”“轮轴”),属于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机械.
20. (11分)按要求作图.
(1)如图1所示是安装在小区进出口的栏杆(粗细均匀的直杆)示意图,当在A处施加一个力F时,可将栏杆压到如图所示位置,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最小压力F的示意图和重力G的力臂L.
(2)根据实物图2,画出电路图.
(3)如图3所示的实物电路中,当开关都闭合后,会出现________现象.只改动一根导线,使两灯并联,开关S控制干路,S1控制灯L1 .在需改动的线上打“×”,用笔画出正确接法.
三、实验与探究题 (共3题;共18分)
21. (7分)(2018·洛阳模拟) 同学们在实验室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小明在某次实验时,杠杆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
A .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 . 调节钩码的位置
C . 将底座左侧垫高
(2)如图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如果将弹簧测力计向左沿虚线方向倾斜,仍然使杠杠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 (3)下表是另一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该组同学测量了三组数据后,才进行分析、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该组同学在分析完表格中的数据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出现这种错误结论的原因是:________
22. (7分)(2016·青海)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
高度/m
绳端的
拉力/N
绳端移动的
距离/m
机械效率
140.10 1.80.3
260.10 2.50.3
360.15 2.5
(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二次实验中,2s内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1m,则它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
(3)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4)分析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有用功W1有________W2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________η2(两空均选填“>”“=”或“<”).由此可知,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3. (4分) (2019八下·厦门期末) 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个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图中步骤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2)实验是通过比较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来反映 ;
A . 钢球撞击木块前的动能
B . 钢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C . 木块被撞击后的动能
(3)为什么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的物体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只和高度冇关?小红查到:重力势能五Ep=mgh,动能Ek= mv2 ,若不计能量损失,则机械能守恒,用上述公式推导出钢球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是:________。

四、分析与计算题 (共2题;共20分)
24. (10分) (2017八下·江海期末) 公交公司最近更换了一批电力公交车,在进行新车测试时获得一些数据:新型公交车总质量为4×103 kg,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4m2 ,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2×104 N,公交车在牵引力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2min内行驶了1200 m(取g =10N/kg,忽略司机的质量)。

求:
(1)新型公交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 2min内牵引力的功率是多少?
25. (10分)(2017·赤峰模拟)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从水中提升物体A,物体A完全在水面下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已知:F=400N,η=80%,物体A 的体积V=9dm3 , g取10N/kg,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均忽略不计.求:
(1)物体A的浮力F浮;
(2)物体A所受的重力GA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理解与应用题 (共5题;共19分)
16-1、
17-1、
18-1、
19-1、
20-1、
20-2、
20-3、
三、实验与探究题 (共3题;共18分)
21-1、
21-2、
21-3、
22-1、
22-2、
22-3、
22-4、
23-1、
23-2、
23-3、
四、分析与计算题 (共2题;共20分)
24-1、24-2、25-1、
25-2、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