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开鲁县高中生物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育种方法
常规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处理
P F1F2在F2中选育
用射线、激光、化学药物处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后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原理
基因重组,组合优良性状
人工诱发基因突变
破坏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诱导花粉直接发育,再用秋水仙素



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
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讨论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这一科技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通过对我国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成果的了解,关注我国的育种技术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性。
高考链接
(高考考点)
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教学重点
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器官大,营养物质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缩短育种年限,但方法复杂,成活率较低
例子
水稻的育种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
无籽西瓜
抗病植株的育成




比较方法;
教学环节应该紧凑;
讲练结合。
教学难点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教学方法与
教学准备
育种图片,ppt
教学设计
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一、杂交育种的概念:
育种过程:
二、诱变育种的概念:
育种过程:
三、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比较: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概念2、过程3、优点4、缺点
(一两对相对性状为例)将两个亲本_________,得到F1再多次_________,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
2、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A.基因突变B.染色体结构变异C.基因重组D.染色体数目变异
3、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个是矮秆易染锈病(ddtt),现有实验三组:
第一组是:DDTT×ddtt→F1(自交)→F2
第二组是:DDTT×ddtt→F1,并将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
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知识目标
(学习目标)
1.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实例分析和比较,提高运用遗传和变异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5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阅读教材98—99页,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100页,回答问题
学生总结
高考链接
1、花药离体培养成烟草新品种、用抗倒伏易染锈病的小麦与易倒伏抗锈病的小麦为亲本育成抗倒伏抗锈病的小麦品种、培育无籽西瓜、用Co60辐射稻种,育成成熟期提早、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以上育种方式依次分别是()
①诱变育种②杂交育种③单倍体育种④多倍体育种
第三组是:DDTT进行X射线、紫外线综合处理。
实验结果发现:三组实验中都出现了矮秆抗锈病品种。试问:
(1)第一组F2出现矮秆抗锈病的几率是,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2)第二组使用的方法,在遗传育种上称为,其培育中首先要应用细胞工程中的技术;然后用使其染色体加倍,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3)第三组方法出现ddtt后代是偶然的、个别的,它是DDTT通过来实现的。
逐代________,直到得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的理想纯种。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________,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如“___________”大豆品种,青霉素高产菌等。
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创造新的__________。杂交后代会出现____________现象,育种进程________,过程烦琐。诱变育种的优点是能够提高__________,而局限性是诱发突变的_______难以控制,突变体难以集中多个理想性状,要克服该局限性,可以扩大诱变后代的群体,增加_______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