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的滑稽审美风格论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美术的滑稽审美风格论析
摘要:滑稽审美是民间美术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民间美术创作中民间艺人常
以滑稽的艺术手法表现浅薄的矛盾、夸张的冲突、无伤害的丑等,往往能够收到追求真、
赞扬美的艺术表现效果。
从总体上看民间美术的滑稽审美不仅与道家、儒家等传统文化有关,还与民间艺人质朴的劳动生活、朴素的生活理想等密切相关。
本文从民间美术滑稽审
美的生成过程、思想内容及表现形式等三个维度考察民间美术的滑稽审美风格,把握民间
美术的滑稽审美本质。
关键词:民间美术滑稽审美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1-0020-03
民间美术是民间艺人以直觉、感官的方式认识世界,以象征性的艺术符号和艺术形
象表现世界的艺术形式。
从发展嬗变上看,民间美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原始社
会时期的壁画、图形符号等,同时在长期发展中民间美术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形式,其中滑稽审美就是民间美术最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之一。
一、民间美术中滑稽审美的生成过程
所谓滑稽就是以夸张、荒诞、扭曲、含蓄等方式表达言行、表情以及事物的特性,
在形式和内容的冲突中营造一种戏剧性的艺术表现效果。
從生成过程看,“滑稽”一词最
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中是这样解释的“滑,乱也;稽,同也”。
滑稽审美
是民间美术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民间艺人们常常通过滑稽的艺术手法表现浅薄的矛盾、夸张的冲突、无伤害的丑等,进而实现追求真、赞扬美的艺术表现效果。
所以,应当深入
发掘民间美术滑稽审美的思想基础、实践生成、艺术基础等,以更好地把握滑稽审美的艺
术风格。
(一)民间美术中滑稽审美的思想生成
民间美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生长起来的,深受传统儒家文化、道家思想、佛
教信仰等传统文化影响。
比如儒家文化以修齐治平、积极入世等为价值理想,较为重视文
学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将止于至善作为艺术创作的终极理想,这种艺术思想深刻影响了
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并为民间美术提供了精神内核和审美追求。
道家思想也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汉唐之后渐渐演化为一种宗教信仰。
道家思想将道法自然、
无为无不为、清心寡欲、无为而治等作为思想主张,强调艺术创作的思想自由、精神超脱等,要求创作者摆脱凡俗生活的束缚,以自由想象的方式进行艺术表达,在道家思想影响
下民间美术的想象力丰富、表现手法夸张、艺术个性张扬。
两宋期间,中国传统艺术出现
了雅俗分化的发展趋势,宫廷画、文人画等艺术形式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主流艺术形态,以
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规范严谨的艺术手法赢得了上流社会及知识分子的青睐,并渐渐脱
离了民间社会。
土生土长的民间美术在乡村社会中茁壮成长,并以精神自由、求吉降福、
平安美满等作为艺术追求,以夸张的表现手法、超乎寻常的造型、简单的材料等创造出独
特的艺术韵味,这些恰恰符合了道家文化的审美风格和艺术主张。
此外,佛教文化也为滑
稽审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比如佛教中的菩萨、弥勒佛、十八罗汉等都是滑稽
审美的重要素材。
[1]
(二)民间美术中滑稽审美的实践生成
与文人画、工笔画等传统绘画艺术不同,民间美术是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民间艺人所
创作的,民间美术所表现的也是民间生活、劳动生产、民间习俗等。
由于民间艺人的文化
修养较差,没有受过专门的艺术训练,也没有明确的艺术创作目的,所以他们往往是根据
自己的生活经验、劳动生产等随心所欲地创作,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无拘无束的手法等
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生活理想等。
在这种情况下民间美术就呈现出造型夸张、形式简单、自娱自乐、材料粗糙、想象丰富等特征,能够以形式和内容的冲突、美与善的对比等带给
观者独特的审美愉悦,从而使民间美术拥有了滑稽审美的艺术特色。
在长期发展中民间美
术渐渐形成了滑稽审美的艺术风格,并与正统艺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
独特艺术风格的滑稽审美理念。
二、民间美术中滑稽审美的思想内容
(一)从表演艺术中汲取滑稽审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演艺术主要指豫剧、昆剧、京剧、川剧等戏剧艺术,传统戏剧将
神头鬼面、神仙道化、忠臣烈士等综合在一起,将社会理想寄托于梦幻世界之中,以虚幻
的方式表现世间百态、社会人生,洞穿了虚幻的人生真相,迎合了社会中下层劳动人民的
信仰习俗和审美心理。
同时,传统戏曲还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并以滑稽的、娱乐性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世俗生活,正因如此传统戏曲才以滑稽作为重要艺术审美风格。
民间美术从传统戏曲中汲取了艺术养分,借鉴了传统戏曲的夸张之法、寓意之美、诙
谐之趣等,形成了独特的滑稽审美风格。
[2]
(二)从传统绘画中汲取幽默成分
从总体上看传统绘画和民间美术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并在这种融合发展中
促进了滑稽审美的发展。
比如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借鉴了民间美术的造型
手法,以缩小的身体比例、突出的面部造型等巧妙地表达了人物的神态和风貌。
同时,传
统绘画中的造型手法、夸张手法、用线方法等也都深刻影响着民间美术的艺术创作,推动
了民间美术滑稽审美的发展。
比如《猫猴图》《钟馗嫁妹》等绘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主题
等就深刻影响了民间美术,推动了民间美术的滑稽审美观的发展。
再如,朱仙镇木板年画、开封汴绣、南洋皮影戏等都借鉴了传统绘画的造型手法,汲取了传统绘画的艺术志趣、艺
术风格等。
[3]
三、民间美术中滑稽审美的表现形式
(一)以材料选择表现滑稽审美
在民间美术创作中,民间艺人们往往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形态为基础进行艺
术创作,并根据自己的想象、愿望、追求等对物象进行选择、提炼、加工、重构等,创造
出独特的民间美术作品。
由于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随意、艺术思维不严谨、材料粗糙等,
所以许多人都未将民间美术看作正规的艺术形态,而这些反而促进了民间美术滑稽审美的
发展。
比如在民间美术创作中,民间艺人们从不讲究什么高雅的追求、严谨的构图、规范
的表现形式等,只是根据自己的想象、愿望和向往进行创作,在材料选择上既可以是纸张、麻布等,也可以是泥土、树木等,比如布老虎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布老虎是一种具有民
间文化色彩的布制工艺品,民间艺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意地创作布老虎,有的布
老虎憨态可掬、生动可爱,有的布老虎两眼圆睁、形态凶猛,有的布老虎庄重大方、稳重
宁静,这些都与现实世界中的老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展现了民间美术的滑稽审美风格,也充分展现了民间艺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民间美术的艺术张力。
(二)以造型符号表现滑稽审美
在民间美术创作中,民间艺人多以夸张的手法、抽象的造型、丑化的方式等表达滑稽
的审美风格,从而使民间美术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间文化气息。
同时,在长期使用原
始符号进行美术创作中,民间艺人对符号造型产生了一种直觉审美体验,可以随心所欲地
利用夸张的造型、变异的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美好愿望,在这种情况下符号及造型
已不再是简单的写实符号,而成为表达情感、思想、愿望的艺术语言。
比如,淮阳泥玩在
人物或动物的造型上往往是随心所欲的,丝毫不符合绘画造型的结构及比例,民间艺人们
往往突出头部和眼睛的方式追求趣味性的审美效果。
此外,民间美术将传统戏曲的夸张之
诣融入美术造型之中,尽显民间美术的夸张之美、虚拟之意,如短胳膊短腿大脑壳,鼻子
眉毛凑一块等,这些都是民间艺人对民间绘画手法的集中概括。
朱仙镇年画中的门神造型
就借鉴了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将门神的造型压得非常短,整个身体造型好像一个正方形,
这种人物造型丝毫不符合现代艺术的要求,但却以奇特的风格、夸张的手法创造了一种滑
稽审美风格。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民间艺术形态,它以简洁
的艺术语言、夸张的艺术造型、荒诞的艺术内容、简单的美术取材等创造出了独特滑稽之美,这种滑稽审美彰显了民间美术的艺术风格,强化了民间美术的艺术个性。
所以,应当
深入研究民间美术所内蕴的滑稽之美,分析民间美术滑稽审美的思想根源、表现形式、艺
术风格等,以更好地推动民间美术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石鹏,刘静.陕西民间造型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J].大众文艺,2018,(15).
[2]王鈞.论民间美术滑稽审美[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