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宁波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2分)
1. (2分) (2015高二上·大方期末) 科学家发现用二氧化钛(TiO2)作催化剂可以使水在光照条件下分解制得廉价的氢气,这使氢能源的研究和应用更向前迈进了一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使用二氧化钛作催化剂使水快速分解的同时放出大量热
B . 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所需要达到的活化能来增大反应的速率
C . 该反应的原理是:2H2O 2H2+O2
D . 每产生氢气44.8L,转移电子数目为4NA
2. (2分) (2017高二上·南宁期中) 使煤在煤炉中充分燃烧,一定可行的措施是()
A . 把煤块制成煤球
B . 扩大煤炉的体积
C . 向炉内吹人适当过量的空气
D . 使用MnO2作催化剂
3. (2分)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2和H2 ,发生反应:CO2(g)+H2(g) HCOOH(g) 测得平衡体系中CO2的百分含量(CO2%)与反应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物理量中,a点大于b点的是①正反应速率②逆反应速率③HCOOH(g)的浓度④对应温度时的平衡常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4.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某反应中,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时,该反应吸热
B . 同温同压下,4Al(s)+3O2(g)===2Al2O3(s)在常温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C . 稀溶液中:H+(aq)+OH—(aq) ===H2O(l);ΔH=-53.7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3.7KJ
D . 由C(石墨)=== C(金刚石)△H= +1.90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5. (2分) (2016高一下·建湖期中)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 和H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2NH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使用合适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 . 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C .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D . 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N2和H2不可能100%转化为NH3
6. (2分) (2016高三上·滕州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CH3CH2OH(g)+3H2O (g),则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 室温下,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稀释,其电离平衡常数和均不变
C . 电解精练铜时,阳极泥中常含有金属金、银、锌等
D . 锅炉中沉积的CaSO4可用Na2CO3溶液浸泡后再用酸溶解去除
7. (2分) (2019高二上·本溪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已知2H2(g)+O2(g)=2H2O(g) ΔH=-480.4kJ/mol ,则H2的燃烧热为ΔH=-240.2kJ/mol
B . 已知N2(g)+3H2(g) 2NH3(g)ΔH=-92.0kJ/mol,则将1molN2(g))和3molH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92.0kJ
C . 已知甲烷氧化:CH4(g)+O2(g)=CO2(g) +2H2(g)ΔH=-322.0kJ/mol,则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D . 测量中和热的实验时,应选用的试剂为50ml 0.5mol/L的盐酸与50ml 0.5mol/L的NaOH溶液
8. (2分) (2016高一下·临渭期末) 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CO(g)+2H2(g)⇌CH3OH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达到最大限度的是()
A . 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甲醇
B . 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均为零
C . 反应体系中甲醇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D . CO和H2以1:1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生成甲醉
9. (2分)人体血液里存在重要的酸碱平衡:CO2+H2O⇌H2CO3HCO3﹣,使人体血液pH保持在7.35~7.45,否则就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其pH随c(HCO3﹣):c(H2CO3)变化关系如下表:
c(HCO3﹣):c(H2CO3)1.017.820.022.4
pH 6.107.357.407.4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正常人体血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 . 人体血液酸中毒时,可注射NaHCO3溶液缓解
C . pH=7.00的血液中,c(H2CO3)<c(HCO3﹣)
D . pH=7.40的血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一定大于H2CO3的电离程度
10. (2分) SO2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能导电,则SO2属于()
A . 强电解质
B . 弱电解质
C . 非电解质
D . 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1. (2分)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水稀释至平衡,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 . 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
B . 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 . 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D . 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12. (2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c(H+)最大的是()
A . NaHSO4
B . NaHCO3
C . NaH2PO4
D . CH3COOH
13. (2分) (2015高二下·芜湖期中) 在容积固定的4L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2Y(g)2Z (g)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A . X的浓度的减少
B . Y物质的量的减少
C . Z的浓度的增加
D . X物质的量的减少
14. (2分)(2018·银川模拟) 已知常温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1.75×10−5 ,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1.75×10−5。

常温时,向10 mL浓度均为0.01mol·L−1的NaOH和氨水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1的 CH3COOH 溶液,混合溶液的pH与加入CH3COOH的体积V之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点溶液的pH<12
B . b点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 . c 点处的微粒间存在:c(CH3COO−)=c(NH4+)+c(NH3·H2O)
D . d 点处的微粒间存在:c(CH3COO−)>c(H+)>c(Na+)>c(NH4+)>c(OH−)
15. (2分)下列事实或过程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 热的纯碱溶液的洗涤油污能力更强
B . 误将钡盐(BaCl2)后,常用0.5% Na2SO4溶液解毒
C . 铵态氮肥不能和草木灰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D . 配制FeCl3溶液时,通常需要加一些盐酸
16. (2分)25℃时,水的电离可达到平衡:H2O 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C . 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c(H+)增大,Kw不变
D . 向水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17. (2分) (2016高二上·宁德期中) 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nB⇌pC+qD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K随压强的改变而改变
B . K越大,C的平衡浓度越小
C . C的起始浓度越大,K值越大
D . K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18. (2分) (2019高三上·江西期末)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A . 图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B . 图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C . 图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的滴定曲线
D . 图表示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体积V 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
19. (3分) (2017高二上·黄陵期末)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PH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 . Na2CO3 NaHCO3 NaCl NH4Cl
B . Na2CO3 NaHCO3 NH4Cl NaCl
C . (NH4)2SO4 NH4Cl NaNO3 Na2CO3
D . (NH4)2SO4 NH4Cl NaNO3 Na2S
20. (3分) (2017高二上·黄陵期末)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震荡后静置一段时间.下列关于该体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
B . 溶液中不存在Fe3+
C . 加入少量盐酸,则溶液中Fe3+浓度会减小
D . 体系中存在着氢氧化铁的沉淀溶解平衡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9分)
21. (7分) (2019高二上·醴陵期末)
(1)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①已知T℃时,Kw=1×10-12 ,在该温度时,将pH=9的NaOH溶液aL与pH=2的H2SO4溶液b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3,则a:b=________。

②某二元酸(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 HA- H++A2-,则NaHA溶液中,写出符合原子(物料)守恒的各粒子浓度关系的等式________
(3) pH=2的两种一元酸HA和HB,体积均为100 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

①则NaB水溶液是否呈中性?原因?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用NaOH溶液滴定HB溶液,指示剂宜选择________,滴定终点现象为________。

A.甲基橙 B.酚酞 C.石蕊
(4) NaHSO3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22. (10分)(2018·洛阳模拟) 从银精矿(其化学成分有:Ag、Zn、Cu、Pb、S及SiO2等)中提取银及铜和铅工艺流程如图:
(1)步骤①当盐酸的浓度和KCO3的量一定时,为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问题中要求举两项)。

(2)步骤②试剂X为________,步骤④滤渣中除含单质硫外,还含有的成分有________。

(3)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步骤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5)“粗银”(含Ag、Cu、Zn、Au)可用立式电解槽电解精炼,纯银作阴极,电解液采用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

硝酸浓度不能过大,其原因是________。

(6)此类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的NO3ˉ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科技人员在碱性条件下用Al粉将NO3ˉ还原成N2。

缺点是处理后的水中生成了AlO2ˉ,仍然对人袭健康有害。

已知25℃,Ksp(Al(OH)3]=1.3×10-33 Al(OH)3 H++H2O+AlO2ˉK=1.0×10-13
①25℃时,欲将上述处理过的水中的AlO2ˉ降到 1.0×10-6mol/L,需调节溶液的pH=________,此时水中c(Al3+)=________mol/L
②25℃时,Al(OH)3溶于NaOH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23. (2分)某温度(t℃)时,水的KW=1×10﹣12 ,则该温度________ (填“>”“<”或“=”)25℃,常温下把pH=3的H2SO4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pH=7,则H2SO4溶液和NaOH溶液的体积比应是________ .
24. (2分) (2019高一下·浙江期中) 在200mL2mol•L-1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6.72L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1)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

(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0.5mol•L-1的盐酸,至少加入________mL后才会有CO2气体放出。

(不考虑CO2溶解于水)
25. (8分) (2018高三上·东莞期末) 锑(Sb)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

以辉锑矿(主要成分为Sb2S3 ,还含有PbS、As2S3、CuO、SiO2等)为原料制备金属锑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浸出液中除含过量盐酸和SbCl5之外,还含有SbCl3、PbCl2、AsCl3、CuCl2等;
②常温下:Ksp(CuS)=1.27×10-36 ,Ksp(PbS)=9.04×10-29;
③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10-5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1)滤渣1中除了S之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

(2)“浸出”时,Sb2S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还原”时,被Sb还原的物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4)常温下,“除铜、铅”时,Cu2+和Pb2+均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的c(S2-)不低于________;所加Na2S 也不宜过多,其原因为________。

(5)“电解”时,被氧化的Sb元素与被还原的Sb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6)一种突破传统电池设计理念的镁-锑液态金属储能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该电池由于密度的不同,在重力作用下分为三层,工作时中间层熔融盐的组成不变。

充电时,Cl-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9分) 21-1、
21-2、
21-3、
21-4、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3-1、24-1、24-2、25-1、25-2、25-3、25-4、25-5、2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