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抚触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作者:钟翠霞陈惠婵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4年第03期
【摘要】目的:探讨抚触法对早产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方法:将10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
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抚触。
两组均于第6、12、24个月进行智能测评。
结果:6个月发育商(DQ)值对比,观察组在语言、社交行为和精细动作方面的DQ值好于对照组(P
【关键词】抚触;早产儿;智能;发育
【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70-02
婴儿抚触是一种经过科学指导的、有次序、有技巧的抚触,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被抚触者的皮肤和各部位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抚摩,让大量温和良好刺激通过皮肤的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而产生生理效应。
皮肤覆盖全身,它是人体内最基本、最庞大的感觉器官,当适当的良性刺激产生后,最终对神经系统起到适当的正面促进作用[1]。
有研究发现,早产儿在体格发育、智商发育、社会生活能力及神经行为等方面的发育程度显著落后于足月儿,这与早产儿的脑损伤有密切关系[2]。
如何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发育,越来越受到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视。
现探讨抚触法对早产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入院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
母亲年龄20~35岁,平均(28.5±3.1)岁,胎龄32~36w,平均
(34.3±0.9)w,体重2000~2540g,平均(2294.1±208.5)g,出生评分>7分;剖腹产42例,顺产58例。
所有入选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
两组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早产儿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抚触。
抚触方法:抚触时婴儿应处于温暖的环境中,体位舒适,安静不烦燥。
不能在饥饿或刚喂完奶时操作。
抚触时要充满爱心,注意与婴儿目光的交流。
可以与婴儿说话,或放一些轻柔音乐。
先倒婴儿润肤油于手掌,从头面部、胸、腹部、四肢、手、足、背有次序进行抚摸。
由具备专业资格的抚触师进行操作示范,让家长熟悉并掌握该项技术。
此后由家长实行2~3次/ d,10~15 min/ d,每个动作重复6~8次,在新生期开始坚持抚触直至6个月。
两组均在新生儿期即开始建档进行系统化管理,
1.3 疗效评定[3]采用儿心量表对两组婴儿在6、12、24个月进行智能测评(包含语言、大运动、社交行为、适应能力、精细动作五大能区)。
智能测评的结果用DQ来评价两组的发育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P
2 结果
2.1 两组早产儿于第6个月五个能区DQ值对比 6个月DQ值对比,两组在大运动、适应能力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语言、社交行为和精细动作方面好于对照组(P
2.2 两组婴儿于第12个月五个能区DQ值对比第12个月DQ值对比,两组婴儿在大运动的功能区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在语言、社交行为、适应能力和精细动作方面好于对照组(P
2.3 两组早产儿于第24个月五个能区DQ值对比 24个月DQ值对比,观察组在五个能区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
3 讨论
抚触不是一种机械的操作,而是母子间充满爱的情感交流。
通过对婴儿的肌肤施以科学性的爱抚,从生物学、情感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满足婴儿的要求,不但能抚慰身心,消除焦虑、孤独等不良情绪,而且能引起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良性反应,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婴儿的智能发育状况不仅仅与遗传因素相关,且受到周围的环境因素影响,两者共同影响婴儿的早期发育。
早产儿的大脑尚未发育成熟,有较强的可塑性,具有强的代偿能力与重组能力。
抚触法能够给予婴儿良性刺激,促进婴儿脑部结构以及功能的代偿,引起神经细胞树突的不寻常分叉,产生更多突触。
若早产儿没有接受抚触,只在常规的环境下正常生活,其脑部的神经细胞发育只能以常规速度发育,不利于智能发育[4]。
若接受外界的良性刺激越多,脑神经细胞的发育越快,越能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发育,桂绍珍[3]发现抚触能增加早产儿的摄奶量、增加体质、延长睡眠、促进生长发育。
杜亚梅等发现抚触能积极影响早产儿智能发育[5]。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抚触,24个月后早产儿的语言、大运动、社交行为、适应能力、精细动作方面的DQ值明显提高。
抚触具备了经济、简单、有效的特点,对早产儿的智能发育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符艳华.抚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效果[J].医学信息,2010,5(5):1111-1112.
[2]任榕娜,叶礼燕,黄隽,等.早产儿无脑损伤者神经行为发育的追踪调查[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131-132.
[3]桂绍珍.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3):120-121.
[4]范美艳,姜晓磊,张赛赛,等.抚触对新生儿疾病与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24-25.
[5]杜亚梅,韩春玲,康娟,等.婴儿抚触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6):665-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