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物理计算中遵守有效数字规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物理计算中遵守有效数字规则
有效数字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据叫有效数据,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测量者
估读出来的,因此这一位数字是不可靠的,也是误差所在位。

1.计算时遵守有效数字规则:
(1)不可靠数字与别的数相加减、相乘除,所得的结果也是不可靠的。

(2)在计算结果中只能保留一个不可靠的数字,但在计算过程中,可以保留两个不
可靠的数字并最终四舍五入。

(3)物体的个数、实验的次数是准确数,它们与近似数相乘除时,有效数字的位数
应等于原来近似数的有效数字位数。

有效位数是从左侧第一个非零位数到最后一个位数(包括零)的总位数。

最后一个数
字是不可靠的数字,是通过估计得到的。

实验数据常用的处理方法1、直接比较法中学物理的某些实验,只需通过定性的确定
物理量间的关系,或将实验结果与标准值相比较,就可得出实验结论的,则可应用直接比
较法。

如研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可直接比较实验中测出的合力和根据实
验做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比较两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是否达到了验证平行四
边形定则的目的;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可在观察、记录的基础上,经过比较
和推理,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

2.示踪法能直接反映实验结果。

例如,在“研究平面投掷物体的运动”实验中,用追
踪法直接描述小球的运动轨迹;在“电场中介质电位线的描述”实验中,等电位线是用追
踪法描述的。

使用追踪方法时,请注意:
(1)所描出的曲线或直线应是平滑的,不应有突然的转折。

(2)如果个别点偏离绘制的曲线太远,则可以认为是由某些意外因素造成的。

通常,这些点可以四舍五入。

(3)为能较为准确地描述所记录的曲线,实验所记录的点的总数不能太少,且应在
所描范围内大致均匀分布。

3.平均法得到的算术平均值是减少偶然误差的常用数据处理方法。

将要测量的物理量
的多个测量结果相加,然后除以测量次数。

平均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多次测量中,由偶然
误差引起的正偏差和负偏差的几率是相等的。

因此,当添加多个测量值时,所有偏差的代
数和为零。

在求平均值时应注意在什么情况下求平均值,例如求凸透镜焦距时,应对每一组物距
和像距求得的多个焦距值求平均值,而不应对各个物距和像距求平均值。

4.清单法为实测物理量的分类清单,需要说明记录表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这种制表方
法具有制表方便、形式紧凑、数据比较容易的优点。

列表法通常是图表法的基础。

列表法
应注意:
(1)项目应包括名称及单位。

(2)实验中测量的数据应根据测量结果填写适当的有效数字。

(3)自变量应按逐渐增加或减小的顺序排列。

5.图表法建立合理的坐标系,将坐标系中的实验数据表示为坐标点,并寻找坐标点之
间的规律。

绘制和处理数据的优势直观而明显。

物理量之间的规律可以通过图像的斜率、
截距、包围面积和外推来研究。

作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应合理,便于找出规律。

一般来说,直线是用来画直线的,因为直线清晰直观,曲线的规律不容易确定。

在中学物理实验中,常取x或1/x为自变量,以便使做出的函数图像为直线,从而可
直观的得出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在"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以i为自变量作u-i
图像;当函数与自变量x成反比例时,常以1/x为自变量。

(2)坐标的建立应标准化。

物理量和相应单位应标记在坐标轴上。

注意水平轴和垂
直轴的比例、水平轴和垂直轴的比例以及坐标起点的正确选择,使图像大致覆盖整个图形。

例如,在“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纵坐标u的起点可能不为零。

(3)选点要恰当,作图要规范,直线至少取5点,曲线10~15点,且在曲线弯曲处
取点密集一些;对直线作图,应使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通过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
两侧;对曲线作图要平滑,不能做成折线,对于有些特异性的点可以分析取舍。

(4)根据斜率的物理意义和图像分析线的截距,计算斜率时应选择远离直线的两点,而不是原始数据点,以获得更准确的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