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但是课程改革毕竟刚刚起步,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因此,从专家、决策者到实践者都应该积极地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就此本文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单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实施难
首先,缺失**的社会条件与基础。
新编教科书中的不少课后思考**题都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单凭了解课文内容就可**得出来的。
其次,是过大的考试压力和过重的教学任务阻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开展。
思考**题费时费力。
没有花费一定的时间蒐集资料,了解情况,是难以进行**的。
再看看我们教师的教学任务,每学期要完成两册书的教学,任务比旧教材的教学还重。
教师有时间让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开展得充分、到位与富有成效吗?此外,我们的学生还面临着升学的任务,面临着决定自己前途和命运的高考的挑战,学习科目多,难度大,考试压力大,我们的学生又怎能会有心思与时间投入到**式的学习中呢?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开展得如何,是否充分到位与富有成效,也就不难想象了。
二、课堂中的活动体验有其形而无实
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不少“剑走偏锋”的现象:架空文字,淡化语文知识,造成**学习的“泛化”“神话”“虚化”。
不少公开课课堂气氛活跃,一会儿**欣赏,一会儿书画展示;又是课本剧演出,又是多**运用,花样翻新,眼花缭乱,表面上学生主动性增强了,可课后一问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幺”,学生茫然。
这样就把课堂教学的持续有效的“多元对话”变成毫无启发作用的“满堂问”。
虽然学生身心感到了愉悦,但语文字身的内容却未被重视,几年下来,学生可能会成为能说会道不会写的畸形儿。
三、作文教学的编排欠科学,教师教学困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