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岗区模拟前2013年初中化学练习卷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岗区2013年毕业班阶段训练(三)2013年3月5日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l:35.5
Mg:24 Al:27 Fe:56 Zn:6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第十一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灯光效果采用最新科技手段,以“述雪建筑华章,欢乐相约世界”为主题,突出冰雪大世界“大气、灵气、洋气”的理念。

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所用的冰,取自松花江的冰面,其属于混合物
B.所用的雪,是利用松花江江水人工制造的,造雪属于物理变化
C.参赛队员穿的羽绒服内容物主要是鹅毛鸭毛,它们富含蛋白质,属于合成材料
D.冰雪大世界已经成为哈尔滨市的一张冰雪旅游名片
2.下列公共标志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
①②③④⑤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化学知识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②瘦肉、豆类、蛋、芹菜是补充铁元素的好食品
③花生不仅富含油脂,也含有少量的糖类和蛋白质
④I、Fe、Mg、Zn都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⑤小苏打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是患有胃溃疡的病人不宜服用
A.只有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 C.只有①②③ D .只有①②③⑤
4.下列我们接触的实验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B、验证分子的运动
C、加热食盐水
D、碘放入汽油中5.蛋白质是由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的极其复杂的化合物。

下图为丙氨酸的结构图,根据此图我们能得到的正确的信息是 ( )
A.丙氨酸分子是由碳、氢、氧、氮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B .丙氨酸分子是由4种元素组成的
C .丙氨酸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6:7
D .丙氨酸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
6. 下图所列化学家与其科学发现一致的是 ( )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7.下列对实验、化学方程式、基本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4P + 5O 2 点燃
=== 2P 2O 5 化合反应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Fe + O 2 点燃=== Fe 3O 4 氧化反应 C .加热铜绿,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 Cu 2(OH)2CO 3∆
===2CuO+ H 2O+CO 2↑ 分解反应 D .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CO 2 + H 2O == H 2CO 3 化合反应 8
9.下列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食品充氙气防腐
B.聚乙烯塑料做电源插座
C.
盐酸用于制药
D.
氧气用做汽车燃料
10.右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t 2℃时,A 和 C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 .t 1℃时,l00g 水溶解了40g A 就达到了饱和状态
C .A 和 B 的饱和溶液从t 2℃降到t 1℃时,A 析出的晶体 比 B 析出的晶体多
D .A 和 B 的饱和溶液从t 2℃降到t l ℃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11. 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 .运输海鲜食品时用甲醛溶液浸泡
B .蒸馒头时加适量的纯碱中和发酵产生的酸
① 张青莲 ② 拉瓦锡 ③ 侯德榜 ④ 门捷列夫
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元素周期律 联合制碱法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溶


C .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13.下列图示表示的资源的含量正确的是 ( )
A .空气资源
B .地壳中
C .植物细胞中
D 全球水资源
元素资源 元素的含量
14.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采用的两种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 ) 15.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混合物20g ,经测定含氧元素64%。

将此气体混合物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再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可得到碳酸钙的质量是(假设每次都恰好完全反应)( )
A .10g
B .20g
C .40g
D .60g 二、非选择题(28题—37题,共10小题,共40分)
28.(6分)如图所示2009年底之前哈市居民基本上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其热值是一氧化碳的2.5倍,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使用天然气的优点
; (2)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天然气作燃料过程中能量转化是 ; (4)天然气燃烧时的现象为 ; (5)炉具燃气处为黄铜制品,黄铜属于 (填“材料的类别”)材料;
(6)天然气属于 (填化石燃料或新能源)。

29.(5分)馒头是北方人很喜欢吃的主食,食用馒头能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农业上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常施加钾肥,其不仅能促进植物生长,还能 ;长期施用某些钾肥,请举例: 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在日光照射
较长的季节里,植物生长的比较快,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和 。

30.(3分)在点燃条件下,A 和B 反应生成C 和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从上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 _; (2)该反应中生成C 和D 的质量比为_ (最简整数比)。

31.(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课上做过许多实验,例如: 若将实验C 进行分类,应将实验C 归为(1) 组(填“A”或“B”),理由是(2) 。

32.(5分)在实验室中,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大理石、高锰酸钾、 稀盐酸、稀硫酸和紫色石蕊溶液及相关的仪器和用品,同学 们要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性质。

请结合右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A 、B 装置并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2)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观察到B 中的实验现象是
; (4)仪器A 在此实验中的用途是
33.(3分)如图所示,有这样一则环境公益广告:“在还不太晚的时候就行动”;画面中绿地上的树木好似人类的肺叶,但那肺叶却遭到了破坏。

(1)你看过该广告后,写出你的想法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写出我们可以采取的对环境有利的行动(写两
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4分)如图所示,在有开关A 的分液漏斗内盛有NaOH 溶液,广口瓶中充满C02气体,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

(1)打开开关A ,过量的NaOH 溶液流入广口瓶中,然后关闭开关A ,再打开B 开关,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35.(3分)现有铁片、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氢氧化镁四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问题:
(1)若A 和B 反应有银白色粉末产生,则C 和D 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2)若B 和C 反应有白色沉淀,则A 和足量C 反应的实验现 象 (3)请将C 、D 画在A 、B 的相应位置,并标出物质的名称。

36.(4分)甲、乙、丙三组同学在学完中和反应后,都在实验室做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
酸相互反应的实验,三组同学加入的酚酞指示剂没有任何变化,最后确定酚酞试液失效,三个小组同学都想通过加入碳酸钠溶液确定二者能发生反应,各小组同学都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钙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 [设计与实验]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下图
第一组实验加入碳酸钠溶液一定发生的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1);
第三次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的原因
(2);
[反思与评价]实验证明氢氧化钙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的理由:
(3);
[解释与结论] (4)除了可以确定中和反应的发生,有时有其他物质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实验现象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

37.(5分)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我国的钢铁产量居世界前列。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铁合金的含铁量,取该铁合金样品,与足量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在烧杯中(烧
(1)配制上述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29.2%的浓盐酸的质量是。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求解该合金中铁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
(4)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6.2g水后,则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5)某炼铁厂若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冶炼该合金114t,需铁矿石的质量是
2013年初中化学练习卷(三)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用语、配平、条件错误不得分,沉淀符号、气体符号、错别字、字母书写不准确、漏字错3个扣1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标明的分值外,其余每空各1分,共40分)
点燃
28.热值高(或热值是一氧化碳的2.5倍),无毒;CH4+ 2O2CO2+2H2O;化学能转变为内能;放热,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金属;化石燃料。

29.糖类;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增强作物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K2SO4;葡萄糖(淀粉)和氧气。

30.在点燃(一定)条件下,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氨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氮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一个水分子,每两个氮原子结合成一个氮分子;14::27 31.A;因为A组实验都需要在通风橱中进行。

(每空1分)
32.(本题5分,图2分,其余每空1分。


(1)要点:锥形瓶中液面、气泡、胶管、试管中气泡、导管伸入液面下;
(2)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3)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4)随时添加稀盐酸。

33. (本题共3分)
(1)破坏绿色植物、乱砍乱伐对环境影响很大,也会威胁人类的健康,(1分)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护树木。

(1分)
(2)植树造林种草、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等合理即可(1分)
34.烧杯中的无色酚酞溶液沿导管进入到广口瓶中,与广口瓶中液体接触后变成红色。

(1)2NaOH+CO2=Na2CO3+H2O,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小于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无色酚酞溶液进入广口瓶,遇到显碱性的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后变成红色。

35.(1)2HCl+Mg(OH)2=MgCl2+2H2O
(2)银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放热,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3)
36.(1)Na2CO3+CaCl2==CaCO3↓+2NaCl
(2)盐酸有剩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
(3)第三次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钙没有了,说明氢氧化钙与盐酸发生了反应(4)碳酸钠
37.(1)50g (2)Fe+2HCl=FeCl2+H2↑ (3) 56/2=X/0.4g (4) 20% (5)200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