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高小学简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里畈小学雷秀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实提高小学简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里畈小学雷秀珠随着新一轮课改简约课堂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但简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将继续探究和提高。

以下我从从教学准备、教学策略、课堂反馈、作业批改等四个方面介绍我平常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简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些思考和具体做法。

新课改的实施,为我们的简约课堂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无论是教育研究者,学校、还是我们一线的教师都在为如何提高简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进行一系列地尝试。

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讲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我们共同探讨的焦点。

何谓“简约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

”这里说明先要有一个“预期目的”,而且这个“预期目的”必须是正确、明确、符合实际,能够实现的,否则就会“缘木求鱼”,无从谈起。

从专业角度说,简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通俗地说,简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简约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下面我就如何提高简约课堂教学有效性,谈谈自己在本次学习观摩后
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充分预设,提高简约课堂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

进入新课改以来,“无法预设的精彩”——“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简约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简约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

其实对于更多的一线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简约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

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

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自主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

在此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思考,加强同教研组教师的集体备课,共享收集的教学资料,拟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训练点,商讨简约有效高效的教学策略。

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能切实如何提高小学简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一直以来,课前预习这个环节最易被很多语文教师忽视。

没有学生高质量的预习准备,就不可能有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学。

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执教者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比如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等,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是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

既有助于学习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

如:《陶罐和铁罐》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

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

通过“不敢,铁罐兄弟。

”“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

在学生自读后,教师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的方式进行检测:陶罐和铁罐是怎样对待对方的?让学生找出对话部分,反复读,根据课文对陶罐、铁罐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提出自己的看法等做法很好。

二、课堂上教学策略要简约有效。

1、教学环节要简约有效。

课堂上环节很多,但每一个环节没有一个明确的训练点,也没有一个要达到的具体的目标,不知道这个环节为何而设。

但凡这种没有明确目的性的环节,一定不能让它占取我们的课堂时间。

所以,每一节课,我们一定要结合目标抓住一个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展开具体的学习,这样,既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课堂更有效。

2、问题的设置要简约有效。

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问题的设置既要有挑战性,要能够起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难易适中。

正如大家都熟悉的摘苹果理论:枝头的苹果要是让摘的人感觉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他才会有兴趣,有信心,但如果他一看就觉
得即使努力跳了,使劲跳了,还是连够都够不着的话,那那个苹果再鲜艳,再诱人他也可能不会感兴趣了。

同样,如果是一个已经蔫了的甚至是烂掉的苹果的话,就算摘的人一伸手不费一点力气就可以摘到,但谁会稀罕呢?(2)问题的设置要灵活。

有些问题,换一种问法,达到的目的是一样,但学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样了。

3、教师的语言要简约有效。

(1)教学语言要简约准确。

教学中,教师无论是介绍,是引导,是总结,还是下指令,语言都一定要是精准的。

如:老师说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那你接下来的就一定要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游戏规则、游戏要求的游戏,而不能说,我随口说出了“游戏”二字,哄哄学生,激起他们的兴趣,可接下来却是“做练习题目”,这能叫做游戏吗?
(2)语言要简约有效。

很多老师老觉得课堂上时间总是不够用,其实老师太多的废话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就拿鼓励学生来说吧,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对学生突出的表现,只需要送上老师或真诚的赞美、或肯定的眼神、或会心的微笑,或者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就足够了,但要是老师再来一些问答:“同学们,这个同学回答得好不好啊?”“好。

”“那想不想表扬他一下呀?”“想”,“那咱们就来表扬表扬他吧。

”然后再是学生整整齐齐,拖长声调的“****你真棒”,这样,表扬一次学生就浪费掉了多少时间啊!还谈何有效呢!再比如,在给学生一幅植树的情境图时,老师问“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于是孩子们说看到了有树啊,有人啊,天上还有白云啊。

但仔细一想,这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一点帮助吗?如果没有,我们说它干嘛呢!如:《陶罐和铁罐》课文的
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为了让学生熟读精思,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确保读书人人参与,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男、女生分组朗读竞赛,再次是师生品评。

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拖长一点,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

通过品读、比较、分析,让学生感悟:铁罐一次又一次傲慢无理,而陶罐虽然谦虚,但能据理力争。

这样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体验、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提高思想认识,为理解寓意作铺垫。

三、注重课堂反馈的简约有效性。

课堂反馈是检验一节课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它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简约有效性,能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增强课堂实效性。

课堂上要及时收集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越及时越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调整。

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从学生的目光、表情、态度来了解;也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最后五分钟给学生提问释疑;也可以当堂提炼少量的涉及本节课重难点的练习题给学生做,教师根据检验结果及时补充讲解。

无论哪种形式。

只要及时得到反馈,就能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

如魏书生的快速作文法,重视及时反馈,作文教学效果就特别好。

每周利用两节课进行作文训练,第一节课限时完成一篇作文,在学生作文的同时教师来回巡视掌握学生的作文情况。

下课铃一响即刻将
作文收上。

第二节课在讲作文发下去,由学生互改作文,可同桌互改,可小组改。

最后由学生推荐出优秀作文, 当堂宣读,师生共同讨论,指出其优缺点,从而明确此次作文的写作思路。

第二节课下课后,老师将作文全部收上来,当天再浏览一遍,掌握学生的作文和修改的具体情况,适当写一些评语,第二天即刻将作文发给学生。

并让写的好的同学将习作再抄一遍,张贴出来,供学生学习借鉴。

因为反馈及时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很高,兴趣极浓。

并落实了课标对学生必须具有一定修改作文能力的要求。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一定要及时,要充分利用反馈保护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陶罐和铁罐》故事中的两个角色──陶罐与铁罐而言,陶罐有他的优点:朴素、美观、保存时间长;铁罐也有他的优点,结实、美观,易携带,用途广。

然而,三年级的孩子在自主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出现偏差,他们会认为陶罐是很“好”的,几乎是“完人”,没有什么缺点,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我们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巧妙地加以引导“修正”,绝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而放弃这种引导,以读为本,学生在多读中认字解词,体验感悟,凸现语文的可感性和整体性。

做到多感受,少分析,入情入境,进行角色体验,用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在超越文本的心灵对话和“补白”实践中,使学生得到“智”开发和“理”的感悟,使本堂简约阅读课成为学生一段难忘的经历。

四、提高作业批改的简约有效性
批改作业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
无声的“对话”。

通过这种“对话”教师可以从中得到教与学的信息反馈。

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有利于调整教学内容的进度;学生可以从作业检测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简约有效性中了解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确立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式方法。

教师从作业批改中获取的信息,不仅具有促进和调节学生学习的功能,而且具有对教师的教学的参照和导向作用。

因此,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是否得当,将会直接影响着师生双方的信息反馈,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要提高作业批改的有效性,首先要做到批改规范、及时。

按照教学常规中各门学科设置的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同一班级使用的批改符号应完全一致,圈画要精细,做到一目了然。

其次,每次作业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批改,认真写出简约的批改等级,批改日期写在学生作业结尾的下一行里。

作业如有错误,教师应予以改正,也可指导学生重做或指导学生自行订正,直至正确为止。

让学生订正的作业教师同样要进行批改,并标上批改时间。

其次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励。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能只做简单的判断,而应该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纠正错误,不可重批轻改。

教师对已批改的作业应尽快发给学生,并督促学生详加研读,或加以讲解,以发挥批改效果。

在批改作业中要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救,要有启发性、鼓励性的评语,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对书写整洁,解题具有独到之处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批注,尽可能地使用鼓励性的手段,肯定为主,否定为辅。

对于学生作业中新颖的观点或解题方法,无论是否完全正确教师都应表示出赞赏和鼓励。

如: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生理清了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了课文讲的道理这一教学的难点。

批改学生作业,教师应注意字迹工整,认真仔细,以示对学生劳动的尊重,对错题多的学生要进行面批。

批改作业时应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如对优等生鼓励他们进行发散思维;对中等生重在点化开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总结规律;对差生则应关怀备至,强化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唤起他们的上进心,增强学习兴趣。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从教师的批改中得到发展。

在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简约评价。

学生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

有效的作业批改不但是对学生作业本身的评价,也是塑造学生良好素质的一种综合有效的手段。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简约活动。

简约而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

我们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实践,在思考中成长,在练习中收获,在简约课堂中练就不简单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