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 物理试题 含解析 by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五调考试
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5页。
第I卷共3页,第Ⅱ卷共
2页。
共110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它选出来,全部
选对的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零分)
1.做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当它相继两次速度相同时,一定相同的物理量还有
A.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B.系统具有的势能
C.加速度
D.回复力
【答案】B
速度相同时,振子可能处于同一位置,也可能是对称位置;所以势能一定相同,其他的物理量都是矢量,只是可能相同。
故选B。
【考点】简谐运动
2.一个灯泡通过一个粗导线绕的线圈与一交流电源相连接,如图所示.一
块铁芯放进线圈之后,该灯将:
A.变亮B.变暗
C.对灯没影响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
电感本身是阻交通直的,其感抗由工作频率和电感量决定,插入铁后电感量增加,阻抗增加,则灯变暗。
故选B。
【考点】电容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3.许多楼道照明灯具有这样的功能:天黑时,出现声音它就开启;而在白天,即使有声音它也没有反应,它的控制电路中可能接入的传感器有
A.温度传感器B.光传感器C.声音传感器D.热传感器
【答案】BC
天黑时,出现声音它就开启;而白天,即使有声音它也没有反应,故电路中有光传感器,即使天黑,没声音灯也不亮,故用到了声音传感器.即控制电路中接入了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
故选BC。
【考点】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快速变化的力的大小.实验时,把图甲中的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然后让小球自由下落.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t 2时刻小球所处位置是运动中最高点
B.t1~t2期间小球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t3时刻小球动能最小
D.t2与t5时刻小球速度大小不同
【答案】B
A、t2时刻弹力最大,小球应该处于最低点,故A错误;
B、把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让小球自由下落,t1时刻绳子刚好绷紧,此时小球所受的重力大于绳子的拉力,小球向下做加速运动,当绳子的拉力大于重力时,小球才开始做减速运动,t2时刻绳子的拉力最大,小球运动到最低点,速度为零,故B正确;
C、t2时刻处于最低点,小球动能最小,故C错误;
D、t2与t5时刻小球的速度都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a、b端加上正弦交流电压(电压有效值保持不变),副线圈cd 端所接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
此时滑线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图示位置。
现将滑片下移(导线电阻不计),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仍能正常发光,原线圈输入电流变小
B.灯不能正常发光,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大
C.灯不能正常发光,原线圈输入电压变大
D.灯仍能正常发光,原线圈输入功率不变
【答案】A
滑片下移,阻值增大;
A、等两端的电压不变,灯将正常发光;电路电阻增大,副线圈电流减小,则原线圈电流也减小,故A正确;
B、灯正常发光,由
2
U
P
R
=知功率减小,故B错误;
C、灯正常发光,原线圈电压由ab决定,所以原线圈输入电压不变,故C错误;
D、由
2
U
P
R
=知功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6.如图所示为一自耦变压器,保持电阻R´和输入电压不
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滑键P向b方向移动,滑键Q不动,电流表示数减小
B.滑键P不动,滑键Q上移,电流表示数不变
C.滑键P向b方向移动、滑键Q不动,电压表示数减小
D.滑键P不动,滑键Q上移,电压表示数增大
【答案】AC
A、当Q不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变,当P向上移动时,自耦变压器的输出的电压减少,副线圈的电流减小,所以电流表示数减小,A正确;
B、滑键P不动,输出电压不变,滑键Q上移,电阻变化,电流表示数变化,所以B错误;
C、滑键P向b方向移动,输出电压减小,滑键Q不动,电阻不变,电压表示数减小,所以C 正确;
D、当P不动时,自耦变压器的输出的电压不变,电压表测的是输出电压,示数不变,所以D 错误。
故选AC。
【考点】变压器工作原理
7.装有砂粒的试管竖直静浮于水面,如题图所示,将管竖直向下压下少许,然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在一定时间内试管在竖直方向近似做简谐运动。
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以下描述试管振动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C
将管竖直向下压下少许,则试管的初始位移为负向最大值,则C 正确。
故选C 。
【考点】简谐运动
8.在0t =时刻,质点A 开始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
B 是在波动的传播方向上与A 相距12m 的一个质点,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2m/s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A 的振动周期为4s ,在t=6s 时,质点A 刚运动到B 点。
B. 在9t s =时,质点B 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10cm 。
C. 在t=8s 时,质点B 经过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
D. 在t=5.5s 时,质点A 和B 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答案】C
由图像可知周期为4s ,由v T
λ=
得,波长8m λ=;则AB 之间为
3
2
个波长; A 、AB 之间为32个波长,波由A 传播到B 用时3
62
T s =,但是质点不随波的传播而移动,故A 错误;
B 、在9t s =时,波已经传播到B 点了3s ,即B 点已经振动了3
4
个周期,所以应该处于波谷位置,其位移为-10cm ,故B 错误;
C 、在t=8s 时,波已经传播到B 点了2s ,即B 点已经振动了1
2
个周期,所以应该处于平衡位置并且向负方向运动,故C 正确;
D 、在t=5.5s 时,波还没传播到B 点,即B 点还没有位移,而A 点位移不为零,故D 错误。
故选C 。
【考点】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
9.如图所示,波源S 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 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 ,产生的机械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m/s ,经过一段时间后,P 、Q 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 、SQ=2.6m.若以Q 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下图所示的四幅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S 、P 、Q 三点振动情况的是( )
A.甲为Q 点的振动图象
B.乙为振源S 点的振动图象
C.丙为P 点的振动图象
D.丁为P 点的振动图象 【答案】AD
由v T
λ=
得,vT 0.8m λ==
11
SP 1.2m 1SQ 2.6m 324
λλ====,
当波传到Q 点时,S 已经振动时间为1
34
T ,此时S 在波峰;根据波形,P 点在波谷;
A 、甲图t=0时刻,Q 的起振方向竖直向上,甲为Q 点的振动图象,故A 正确;
B 、乙图t=0时刻,质点在平衡位置向下,与波源S 的情况不同,故B 错误;
C 、丙图t=0时刻,质点在最大正向位移处,与P 点的振动情况不符,故C 错误;
D 、丙图t=0时刻,质点在最大负向位移处,与P 点的振动情况相符,故D 正确。
故选AD 。
【考点】横波的图像;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
10.两列频率和振幅都相同的水波发生干涉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M 点是实线相交的一点,N 点是虚线相交的一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B. N 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C .该时刻两列波平衡位置处相遇的点一定是振动减弱点
D .该时刻两列波平衡位置处相遇的点位移一直是零
【答案】A
A、M点是实线相交的一点,所以是加强点,而且是始终加强,故A正确;
B、N点的振动始终加强,故B错误;
C、平衡位置相遇的点也可能是加强点(例如图中红色点的位置,就是此时刻平衡位置的加强点),故C错误;
D、该时刻平衡位置相遇的点,下一时刻就会发生变化,平衡位置相遇的波形会向外移动,所以该位置下一时刻的位移就不是零,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波的叠加;波的干涉图样
11.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25s时的波形图,已知a位置的质点比c位置的晚0.5s起振,则图2所示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
A.a<x<b B.b <x <c C.c<x<d D.d <x <e
【答案】A
由图2知,t=0时刻质点处于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振动;由题,a位置的质点比c位置的晚
0.5s起振,则知该波的周期为T=1s,波的传播方向为向左,则
1
t1.25s1T
4
==,作出1.25s
前的波形图象,即t=0时刻的波形图象,则位于平衡位置上方且振动方向向上的质点位于区间为ab间,即有a<x<b。
故选A。
【考点】横波的图象;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
12.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平衡位置相距9m的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该波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ABD
若波从a 传到b ,由v T λ
=
则有(n+
34)λ=9m ,n=0,1,2,…,得36m 4n 3λ=+
若波从b 传到a ,由v T λ=则有(n+14)λ=9m ,n=0,1,2,…,得36
m 4n 1
λ=+
代入自然数可知,λ=4m 、12m 。
故选ABD 。
【考点】横波的波动图像和振动图像
1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线圈匝数比n 1∶n 2=2∶1,分别接有相同的两只灯泡A 和B ,若在a 、b 间接正弦式交流电源,电源电压为U ,则B 灯两端电压为( ) A .0.5U B .2U C .0.2U D .0.4U 【答案】D
设灯的电阻为R ,B 灯两端的电压为u ,则副线圈中的电流为u
R
,由电流比等于匝数的反比可知原线圈中的电流为2u R ,则A 灯两端的电压为2
u
,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2u ,则有22
u
u U +=,得0.4u U =。
故选D 。
【考点】变压器原理
14.如图所示,一个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 1:n 2=10:1,在原线圈ab 两端加上电压为u = 311sin100πtV 的正弦交流电,当原线圈中电流瞬时值为零时,副线圈c 、d 两端电压的瞬时值为
A .22V
B .220V
C .31.1V
D .0 【答案】C
电流为零时,电动势最大,所以当原线圈中电流瞬时值为零时,原线圈电压的瞬时值为311V,而匝数之比为10:1,所以副线圈电压的瞬时值为31.1V,故C正确。
故选C。
【考点】变压器原理与构造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五调考试
高二年级物理试卷
第Ⅱ卷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考号、座位号填在答卷纸密封线相应的位置
2. 大题请用蓝色或黑色的中性笔作答,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方程
二.填空实验(每空2分,共计10分)
15.我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用单摆
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
(1)甲同学用刻度尺测得摆长为l,测量周
期时用到了秒表,长针转一周的时间为30s,
表盘上部的小圆共15大格,每一大格为
1min,该单摆摆动n=50次时,长短针的位置
如图所示,所用时间为t=________s。
(2)用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英文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g=__________(不必代入具体数据)。
(3)若有一位同学在实验时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和振动周期T,作出T2—l图象,就可以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理论上T 2—l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右图所示.
①造成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最有可能是_ __。
②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取π2=9.87)。
(4).另一同学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有适合的摆球,他找到了一块大小为5cm 左右,外形不规则的大理石块代替摆球。
他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A .将石块用细线系好,结点为M ,将细线的上端固定于O 点 B .将石块拉开,使摆角a 小于10°,然后由静止释放
C .从石块摆到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 ,由/29T t =得出周期
D .改变OM 间细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1122()()L T L T 、、
、…… E .求出多次实验中测得的L 和T 的平均值代入公式22
4L g=T
π,求出重力加速度g 你认为该同学以上实验步骤中有重大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100.2s (2)4π2Ln 2/t 2 (3)①测单摆摆长时漏掉了摆球的半径 ②9.87 (4)CE
(2)由2L T g
π=得2224Ln g=t π
(3)图像的摆长测量偏小,最大的可能就是忘记加摆球的半径;
由2L T g
π=得22
4T =L g π,可知斜率表示24g π,即24g k π=,代入数据可得g =9.87m/s 2; (4)C 步骤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 ,则30
t
T =
得出周期; E 步骤应把每次的L 和T 代入22
4L
g=T π,求出的g 再求平均值;或者用图像法求出g 。
【考点】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 三。
计算题
16(9分).如图所示,一小型发电机内有n =100匝矩形线
圈,线圈面积S =0.10m 2,线圈电阻可忽略不计。
在外力作用下矩形线圈在B =0.10T 的匀强磁场中,以恒定的角速度ω=100π rad/s 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 ′匀速转动,发电机线圈两端与R =100Ω的电阻构成闭合回路。
求: (1)线圈转动时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从线圈平面通过中性面时开始,线圈转过90º角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 横截面的电荷量; (3)线圈匀速转动10s ,电流通过电阻R 产生的焦耳热。
【答案】2
3.110V ⨯ 21.010C
-⨯
34.910J ⨯
(1)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
m 3.110V E nBS ω==⨯
(2)设从线圈平面通过中性面时开始,线圈转过90º角所用时间为Δt , 线圈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BS
E n
t
∆—
= 通过电阻R 的平均电流E nBS I R R t
=
=∆ 在Δt 时间内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21.010C nSB
Q I t Q R
-∆==
=⨯= (3)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正弦交变电流,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m 2
2
U E =
经过t =10s 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焦耳热2
U Q t R
=热 解得3
4.910J Q =⨯热
【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交变电流的最大值、有效值;电流
17.(10分)图为一理想变压器,ab 为原线圈,ce 为副线圈,d 为副线圈引出的一个接头。
原线圈输入正弦式交变电压的u-t 图象如右图所示。
若只在ce 间接一只R ce =400 Ω的电阻,或只在de 间接一只R de =225 Ω的电阻,两种情况下电阻消耗的功率均为80W 。
(1)求只在ce 间接400Ω的电阻时,原线圈中的电流I 1;
(2)求ce 和de 间线圈的匝数比ce de n
n 。
【答案】12I A 0.28A 5=≈ ce de n 4n 3
=
(1)由题知22200rad /s T 0.01
ππωπ=== 故原线圈的输入电压瞬时值ab u 400sin200t V π=()
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有效值1max 1U U 22=
=故1U 2002V =
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即12P P 80w ==
根据111P U I =,可得原线圈中的电流111
P I U = 解得12I 0.28A =≈ (2)设ab 间匝数为1n ,有
de 11de U U n n =、ce 11ce U U n n = 所以de ce de ce
U U n n = 由题意知2
2U R P
=
可得22 ce de ce
de
U U
R R
=
,解得ce ce
de de
n R
n R
=
代入数据得ce
de
n4
n3
=
【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交流电的峰值、有效值
18.(13分)有一台内阻为1欧的发电机,供给一个学校照明用电,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匝数比为1:4,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4:1,输电线的总电阻R=4欧,全校共22个班,每班有“220V,40W”的灯6盏,若保证全部电灯正常发光,则:
(1)发电机输出功率多大?
(2)发电机电动势多大?
(3)输电效率是多少?(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5424W250V97 %
(1)对所有灯泡:P UI
=得
P
I
U
=
4
I226I40226/22024A
=⨯⨯=⨯⨯=
对降压变压器,据电流比公式
有
32443
I I I n/n6A
===
据电压比公式:
3434
U U n/n2204880V
==⨯=
由串联分压关系有:
232
U U I R88064904V
=+=+⨯=
对升压变压器,据电流比公式
1221
I I n/n6424A
==⨯=
据电压比公式:
1212
U U n/n904/4226V?
===
得P226P5280 W
=⨯⨯=
用灯
据总能量守恒有:222P P I R 22640645280W 144W 5424W =+=⨯⨯+⨯=+=出用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发电机电动势:11U I r 226241250V ε=+=+⨯=
(3)输电效率为:P /P 100% 5280/5424100 % 97 %η=
⨯=⨯=用出()() 【考点】变压器原理;能量守恒;电功率
19.(12分)一列正弦横波在x 轴上传播,a 、b 是x 轴上相距s ab =6m 的两质点,t =O 时,b 点正好振动到最高点,而a 点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已知这列波的频率为25Hz 。
(1)若波由a 向b 传,试求出该波的波速?
(2)若波由b 向a 传,试求出该波的最大波速? 【答案】ab 600v /43
m s n +=
(n =0,1,2,3,…) ba v 600m /s =
(1)若波由a 向b 传播,a 和b 两质点之间距离满足 ab ab ab 3s n 4
λλ=+ ab 2443
n λ+=m (n =0,1,2,3,…) 传播的波速ab ab v f λ= (2分)
ab 600v /43
m s n += (n =0,1,2,3,…) (2)若波b 向a 传播,a 和b 两质点之间距离应满足 此时,
ab ba 1s n ba 4λλ=+ ba 2441
n λ+=m ,向左传播的波速 ba 600v baf /41
m s n λ+==(n =0,1,2,3,…)。
当n=0时 波速最大,ba v 600m /s =
【考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高二五调物理答案
1.B
2.B
3.BC
4.B
5.A
6.AC
7.C
8.C
9.AD 10.A 11.A 12.ABD 13.D 14.C
15. (1)100.2s (2分)
(2)4π2Ln 2/t 2 (2分)
(3)①测单摆摆长时漏掉了摆球的半径(2分) ②9.87(2分)
(4)CE (2分)
16.(9分) (1)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E m =nBS ω=3.1×102 V ………3分
(说明:314V ,100π也同样得分)
(2)设从线圈平面通过中性面时开始,线圈转过90º角所用时间为Δt , 线圈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E =n BS t ∆…………………………………………………1分 通过电阻R 的平均电流E nBS I R R t
==∆ ………………………………1分 在Δt 时间内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 =nSB I t Q R ∆==
=1.0×10-2C …………1分 (3)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正弦交变电流,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m 22
U E =…………………………………………………………………………1分 经过t =10s 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焦耳热Q 热2
U t R
=……………………………1分 解得Q 热=4.9×103J………
17(10分).解:(1)由图可知,原线圈两端电压满足
U ab =400sin(200)V ……………………………………………1分
由题意尽在AC 间接入电阻时
P ab =P ce =U ab I 1 ……………………………………2分
得原线圈中电流为 I 1==A ……………………………………………2分
(2)尽在ce 接电阻时………………………………2分
Pce= ………………………………2分
尽在de 间接电阻时
P de =
………………………………2分
所以 = ………………………………1分
18.(13分)解:设各对应物理量如图所示:
对所有灯泡:
P=UI, I 4=22×6×I
I 4=40×22×6/220=24A (2分) 对降压变压器,据电流比公式
有 I 3=I 2=I 4n 4/n 3=6A (1分) 据电压比公式:
U 3=U 4n 3/n 4=220×4=880V , (1分) 由串联分压关系有:
U 2=U 3+I 2R=880+6×4=904V (1分) 对升压变压器,据电流比公式
I 1=I 2n 2/n 1=6×4=24A (1分) 据电压比公式:
U 1=U 2n 1/n 2=904/4=226V (1分) P 用=22×6×P 灯=5280 W (1分) 据总能量守恒有:
P 出=P 用+I 2 2R=22×6×40+62×4=5280W+144W=5424W (1分)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发电机电动势:ε=U 1+I 1r =226+24×1=250V (2分) 输电效率为:
η=(P 用/P 出)×100% =(5280/5424)×100 % =97 % (2分)
19.(12分)(1)若波由a 向b 传播,a 和b 两质点之间距离满足
s ab =ab 34
+nλab (1分) λab =3+424n m (n =0,1,2,3,…) ( 1分 ) 发电机
I 1 I 2 I 3 U 1 U 2 U 3 U 4 n 1 n 2 n 3 n 4 升压变压器 降压变压器
传播的波速v ab =λab f (2分)
v ab =s /m n 3
+4600 (n =0,1,2,3,…) (2分)。
没说明n 扣1分 (2)若波b 向a 传播,a 和b 两质点之间距离应满足 此时,s ab =
ba 14 +nλba (1分) λba =1
+424n m ,(1分)向左传播的波速 v ba =λba f =s /m n 1
+4600(n =0,1,2,3,…)。
(2分) 当n=0时 波速最大,v ba =600m/s (2分) 如直接用n=0求解,无说明过程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