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训练字训练中的情感体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训练字训练中的情感体验
那么,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应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呢?这里笔者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利用语言,激发情感
学生的阅读不是简单地储存语言和知识的过程,“学生阅读的过程应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小学生年龄小,由于生理和心理诸方面的特征,他们在学习中很容易引起疲劳与注意力分散。

教师应针对儿童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情感为手段,运用生动、形象的感人的语言进行述说。

这样既创设了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又能唤起学生的情感,能使学生动情。

二、品词析句,入情悟情
入情就是玩味、追寻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描述所表达的感情。

许多语言文字常常隐藏着作者的情绪曲线和心路历程。

要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实现沟通,教师就要让学生原有的心理体验参与到相应的语言情境中。

特定的语言总要表达特定的情感,有的词句意在褒扬,有的意在贬斥;有的激昂,有的舒缓。

学生的阅读心理可分感知、理解、动情三个阶段,因此要达到与课文的沟通,首先要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中的感情。

教材中精选的那些典范的作品,其语言精雕细
刻,妙不可言。

教者要切实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特别是抓住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语句作为培养点,让学生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使其获得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经过对语言文字的细细品味和琢磨,学生深刻地领悟了作者表达的情感,同时又受到感染,并产生强烈的情绪活动,这就是情感体验中的入情悟情。

三、创设情境,入境移情
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借助语言文字渗透于字里行间。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走进课文”,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语感自然而生。

一堂好的语文训练课,不仅要让学生动情入情,而且要让学生入境,让学生学会与课文中的人物、事物、景物进行情感交流,并激起感情共鸣,自觉地接受高尚情感和美好事物的感染和熏陶。

这就是情感体验中的入境移情。

四、运用语言,抒发感情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起层层涟漪时,学生会产生一吐为快的心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此时,教师应及时启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启动器”,使之用自己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抒情。

读者要沉浸在作品中,深入品味关键词语,细细推敲语气的变化,领会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出作品深藏的意蕴和情感。

把概念化的词语化解为他们能闻能睹、可感可触的形象时,这些文字才能被他们真正接纳,深刻地留存在记忆的深处。

总之,语言文字训练中的情感体验是复杂的,是多角度、多层次的。

一般地说,情感体验包括感情的激发、感染、领悟、入情、入境、移情,以至感情的升华。

它们都是在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从而达到灵活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