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过零丁洋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设计
6.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识记作者文天祥的相关知识,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学生已经了解了律诗的常识,上课再次复习。

诗歌主题学生难以理解,重点讲解。

学生对课外知识掌握较少,知识面单一。

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展课外阅读。

3重点难点
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人物事例导入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的仁人志士给我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

古有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又有杜甫忧国忧民,自己虽然仕途不顺,生活潦倒、坎坷,但任然写下了“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诗句;今有方志敏虽身陷囹圄,但仍坚贞不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

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今天我们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再次感悟诗人伟大的爱国情怀。

活动2【讲授】小组合作理解古诗
一、“温故而知新”——复习律诗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律诗的相关知识)
二、“遥拜文山”——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人不能永生,但这铮铮铁骨却可以与日月同辉。

时空穿越近八百年,有一个人依然会让我们顶礼膜拜。

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

吉州庐陵人。

南宋末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

有《文山先生全集》。

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写作背景:文天祥(1236—1283),理宗宝佑四年中状元。

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

1278年在五坡岭被俘。

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
零丁洋》诗以明志。

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

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沉着就义。

三、吟咏诵读——课堂导学
1、初读,读对读准,字正腔圆。

①听范读。

②学生自读。

③组内展示读。

2、再读,读出节奏,有板有眼。

①划分节奏。

②朗读展示。

3、深读,读出意境,有滋有味
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师生评价。

教师范读,重点指导最后一句的朗读。

③自读,齐读。

深入理解——合作研读
1、合作探究一:理解诗句意思。

①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中的字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②小组交流展示。

2、合作探究二:
①、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②颔联上下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两句有何联系?
③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④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组合作交流,全班展示)
活动3【练习】拓展练习
补充阅读资料,辅助理解。

1、文天祥的其他爱国诗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指南录后序》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正气歌》
文山功德世人颂,正气常留天地间。

——文天祥词对联
3、历史典故
①杀身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②舍生取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4、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学生举例。

例如: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活动4【作业】朗读背诵
1、熟诵并默写这首诗。

2、课外积累爱国、壮志的诗词名句。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