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有丝分裂(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的分配 ①中心体经复制后,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②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随机、不均等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考点3 有丝分裂
5、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
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 遗传的稳定性。
核DNA含量(2a) 2a→4a 4a 4a
染色体数目(2N) 2N
2N 2N
染色单体数目 0→4N 4N 4N
后期
4a 4N
0
末期
4a→2a 4N→2N
0
考点4
4、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或物质的数目变化曲线图
①AB、JK的变化原因是 DNA分子的复制 ;
②FG、LM的变化原因是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
4n
0
0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4N
2N
G1 分
DNA
染色体 染色单体
S 裂间
2n→4n 2n 0→4n
G2 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分
裂
期
4n
4n
4n
4n→2n
2n
2n
4n
4n→2n
4n
4n
0
0
2 1
G1
分裂
DNA数 /染色 体数 染色体/DNA
S
G2
间期
2n→4n
2n 0→4n
第11讲 细胞的生命历程
内容导航
讲核心素养
构思维导图
考点梳理
题型剖析
目 录
contents
1
生物体的生长与细胞增殖
2
细胞周期
3
有丝分裂
4
有丝分裂过程中物质变化分析
5
无丝分裂
6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讲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细胞各结构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2.科学思维——分类与比较:比较细胞的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4、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器 (1)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
细胞器 细胞类型
作用时期
生理作用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中心体
高尔基 体
动物、某些低等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间期(主要) 前期 末期
整个细胞周期
与相应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提供能量
考点3 有丝分裂
考点6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2、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前3~4天,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底部接 触清水,置于温暖处培养,待根长至约5 cm。 (2)装片的制作: ①取材:剪取洋葱根尖2~3mm 要点: 取细胞周期短,分裂期时间长的材料。分生区分裂旺盛
考点6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间期
植物细胞 无中心粒的倍增
动物细胞 中心粒倍增,成为两组
前期
细胞两极产生纺锤丝,形成 纺锤体
在中心粒的周围,发出大量 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细胞中部出现一个细胞板, 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形内凹 末期 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 陷,细胞缢裂成两部分,一
细胞壁,形成两个子细胞 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考点3 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 S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
细
90%~95%)
胞 周 期
G2期:主要进行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特 别是微管蛋白的合成,为分裂期做准备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考点2 细胞周期
3、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4、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①直线图
分裂间期:a→b c→d 分裂期:b→c b→e 细胞周期:a→c c→d 注意:b→d 不是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的起点是一次分裂完成时。
②解离:解离3~5min,使根尖酥软 要点: 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 盐酸 和体积分数为95%的 酒精 1:1混合液 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 时间太短: 细胞间质未被溶解,细胞不易分散 。 时间太长: 解离过度,过于酥软 。
考点6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③漂洗:清水漂洗10min 要点: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治解离过度 ④染色3~5min:0.01g/mL或0.02g/mL的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 要点: 染色时间太短: 染色体不能完全着色。 染色时间太长: 其他部位被染色,无法辨识 。
考点1 生物体的生长与细胞增殖
2、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细胞增殖的过程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细胞增殖具有周期性。 (3)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考点梳理
考点2
细胞周期
考点3 有丝分裂
分裂期 中期:①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移动,染色体移动 到细胞中央,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清晰可数,便于 观察
考点1 有丝分裂
分裂期 后期: ①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 两条染色体,由纺锤丝的牵引着分别向细胞两极移 动。 ②移向细胞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 且与亲代细胞相同。
考点2 细胞周期
②扇形图
A→B→A(顺时针)为一个细胞周期 ③
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
考点2 细胞周期
④
A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G1期; B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S期,正在进行DNA的复制; C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G2期和分裂期
考点梳理
考点3
有丝分裂
考点3 有丝分裂
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原始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的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的分裂方式
考点1 有丝分裂
分裂期 末期:①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丝 ②纺锤丝逐渐消失 ③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④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 板逐渐延伸,形成细胞壁,将植物细胞一分为二。 (动物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 裂成为两个子细胞)
考点3 有丝分裂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
①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1∶2∶2。 ②当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核DNA=1∶1。
考点4
(2)染色体形态及行为变化 ①染色体形态变化
②染色体行为变化:复制→散乱分布→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粒分裂→移向 两极。
考点4
3、有丝分裂过程中各种物质的数量变化规律
间期 前期 中期
考点3 有丝分裂
2、有丝分裂的过程 分裂间期:分裂间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动物细胞:中心粒的倍增),细胞的体 积有适度的生长。间期一般分为G1 S质丝高度螺旋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 括两条并列的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有一个 共同的着丝粒连接着。 ②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③从细胞两极放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 胞: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散乱分布。
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6、细胞分裂实在机体精确调控之下进行的,人的一生中,体细胞一般能够分裂 50~60次。癌细胞由于遗传物质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 细胞。
题型剖析
C
考点梳理
考点4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 DNA分子数等数量的变化
考点4
1、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关系
③CD、LM的曲线变化很相似,但原因不同;
④CD、HI的变化原因是 一个亲代细胞分裂成两个子代细胞
。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4N
2N
G1
S
G2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分裂间期
分
裂
期
DNA
染色体 染色单体
2n→4n 2n
0→4n
4n
4n
4n
4n→2n
2n
2n
2n
4n→2n
4n
考点梳理
考点6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 丝分裂
考点6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1)选材:分裂旺盛,细胞周期短,分裂期时间长。
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的分生区细胞。 (2)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 的细胞。 (3)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 的哪个时期。 (4)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着色。 (5)解离液(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能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考点6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3、关于观察结果的分析 (1)处于 分裂间 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原因是 间期时间最长 。 不同时期细胞数目多少反映了 该时期时间的长短 。 某时期的时间=洋葱细胞周期总时长 x 某一时期的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 。 (2)不能观察到连续分裂的过程,要通过移动装片寻找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原因 是 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 。 (3)在同一视野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说明各个细胞的分裂 不是同步的。 (4)中期形态稳定,数目清晰,适于染色体的观察和计数。
考点2 细胞周期
1、概念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
细胞周期。 2、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 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分裂期完成细胞的分裂。
考点2 细胞周期
G1期:主要进行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 S期做准备
的异同;比较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异同,并识别 各时期图像 建立模型:根据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与染色体 和DNA数目变化建立有丝分裂的数学模型 3.科学探究——观察验证: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构思维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1
生物体的生长与细胞增殖
考点1 生物体的生长与细胞增殖
1、生物体的生长
细胞生长 增大细胞体积
考点6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⑤制片 取出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用镊子弄碎,盖上盖玻片,压片使细胞分散开
来,便于观察 ⑥观察 要点: 低倍镜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 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 高倍镜观察-先找分裂中期的细胞,再找前、中、后、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 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
(1)多细胞生物体积的增大=生物体的生长
细胞分裂 增加细胞数目
(2)不同动(植)同类器官或组织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取决
于细胞数目的多少。
(3)为什么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是不是越小越好?
细胞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不利于细
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核质比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分
裂
期
4n
4n
4n
4n→2n
2n
2n
2n
4n→2n
4n
4n
0
0
考点梳理
考点5
无丝分裂
考点5 无丝分裂
1、概念:由于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因此叫作无丝分裂。 2、过程: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细胞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 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3、实例:蛙的红细胞。
考点3 有丝分裂
5、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
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 遗传的稳定性。
核DNA含量(2a) 2a→4a 4a 4a
染色体数目(2N) 2N
2N 2N
染色单体数目 0→4N 4N 4N
后期
4a 4N
0
末期
4a→2a 4N→2N
0
考点4
4、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或物质的数目变化曲线图
①AB、JK的变化原因是 DNA分子的复制 ;
②FG、LM的变化原因是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
4n
0
0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4N
2N
G1 分
DNA
染色体 染色单体
S 裂间
2n→4n 2n 0→4n
G2 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分
裂
期
4n
4n
4n
4n→2n
2n
2n
4n
4n→2n
4n
4n
0
0
2 1
G1
分裂
DNA数 /染色 体数 染色体/DNA
S
G2
间期
2n→4n
2n 0→4n
第11讲 细胞的生命历程
内容导航
讲核心素养
构思维导图
考点梳理
题型剖析
目 录
contents
1
生物体的生长与细胞增殖
2
细胞周期
3
有丝分裂
4
有丝分裂过程中物质变化分析
5
无丝分裂
6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讲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细胞各结构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2.科学思维——分类与比较:比较细胞的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4、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器 (1)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
细胞器 细胞类型
作用时期
生理作用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中心体
高尔基 体
动物、某些低等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间期(主要) 前期 末期
整个细胞周期
与相应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提供能量
考点3 有丝分裂
考点6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2、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前3~4天,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底部接 触清水,置于温暖处培养,待根长至约5 cm。 (2)装片的制作: ①取材:剪取洋葱根尖2~3mm 要点: 取细胞周期短,分裂期时间长的材料。分生区分裂旺盛
考点6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间期
植物细胞 无中心粒的倍增
动物细胞 中心粒倍增,成为两组
前期
细胞两极产生纺锤丝,形成 纺锤体
在中心粒的周围,发出大量 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细胞中部出现一个细胞板, 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形内凹 末期 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 陷,细胞缢裂成两部分,一
细胞壁,形成两个子细胞 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考点3 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 S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
细
90%~95%)
胞 周 期
G2期:主要进行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特 别是微管蛋白的合成,为分裂期做准备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考点2 细胞周期
3、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4、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①直线图
分裂间期:a→b c→d 分裂期:b→c b→e 细胞周期:a→c c→d 注意:b→d 不是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的起点是一次分裂完成时。
②解离:解离3~5min,使根尖酥软 要点: 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 盐酸 和体积分数为95%的 酒精 1:1混合液 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 时间太短: 细胞间质未被溶解,细胞不易分散 。 时间太长: 解离过度,过于酥软 。
考点6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③漂洗:清水漂洗10min 要点: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治解离过度 ④染色3~5min:0.01g/mL或0.02g/mL的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 要点: 染色时间太短: 染色体不能完全着色。 染色时间太长: 其他部位被染色,无法辨识 。
考点1 生物体的生长与细胞增殖
2、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细胞增殖的过程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细胞增殖具有周期性。 (3)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考点梳理
考点2
细胞周期
考点3 有丝分裂
分裂期 中期:①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移动,染色体移动 到细胞中央,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清晰可数,便于 观察
考点1 有丝分裂
分裂期 后期: ①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 两条染色体,由纺锤丝的牵引着分别向细胞两极移 动。 ②移向细胞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 且与亲代细胞相同。
考点2 细胞周期
②扇形图
A→B→A(顺时针)为一个细胞周期 ③
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
考点2 细胞周期
④
A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G1期; B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S期,正在进行DNA的复制; C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G2期和分裂期
考点梳理
考点3
有丝分裂
考点3 有丝分裂
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原始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的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的分裂方式
考点1 有丝分裂
分裂期 末期:①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丝 ②纺锤丝逐渐消失 ③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④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 板逐渐延伸,形成细胞壁,将植物细胞一分为二。 (动物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 裂成为两个子细胞)
考点3 有丝分裂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
①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1∶2∶2。 ②当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核DNA=1∶1。
考点4
(2)染色体形态及行为变化 ①染色体形态变化
②染色体行为变化:复制→散乱分布→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粒分裂→移向 两极。
考点4
3、有丝分裂过程中各种物质的数量变化规律
间期 前期 中期
考点3 有丝分裂
2、有丝分裂的过程 分裂间期:分裂间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动物细胞:中心粒的倍增),细胞的体 积有适度的生长。间期一般分为G1 S质丝高度螺旋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 括两条并列的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有一个 共同的着丝粒连接着。 ②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③从细胞两极放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 胞: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散乱分布。
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6、细胞分裂实在机体精确调控之下进行的,人的一生中,体细胞一般能够分裂 50~60次。癌细胞由于遗传物质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 细胞。
题型剖析
C
考点梳理
考点4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 DNA分子数等数量的变化
考点4
1、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关系
③CD、LM的曲线变化很相似,但原因不同;
④CD、HI的变化原因是 一个亲代细胞分裂成两个子代细胞
。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4N
2N
G1
S
G2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分裂间期
分
裂
期
DNA
染色体 染色单体
2n→4n 2n
0→4n
4n
4n
4n
4n→2n
2n
2n
2n
4n→2n
4n
考点梳理
考点6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 丝分裂
考点6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1)选材:分裂旺盛,细胞周期短,分裂期时间长。
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的分生区细胞。 (2)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 的细胞。 (3)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 的哪个时期。 (4)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着色。 (5)解离液(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能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考点6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3、关于观察结果的分析 (1)处于 分裂间 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原因是 间期时间最长 。 不同时期细胞数目多少反映了 该时期时间的长短 。 某时期的时间=洋葱细胞周期总时长 x 某一时期的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 。 (2)不能观察到连续分裂的过程,要通过移动装片寻找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原因 是 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 。 (3)在同一视野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说明各个细胞的分裂 不是同步的。 (4)中期形态稳定,数目清晰,适于染色体的观察和计数。
考点2 细胞周期
1、概念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
细胞周期。 2、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 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分裂期完成细胞的分裂。
考点2 细胞周期
G1期:主要进行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 S期做准备
的异同;比较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异同,并识别 各时期图像 建立模型:根据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与染色体 和DNA数目变化建立有丝分裂的数学模型 3.科学探究——观察验证: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构思维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1
生物体的生长与细胞增殖
考点1 生物体的生长与细胞增殖
1、生物体的生长
细胞生长 增大细胞体积
考点6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⑤制片 取出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用镊子弄碎,盖上盖玻片,压片使细胞分散开
来,便于观察 ⑥观察 要点: 低倍镜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 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 高倍镜观察-先找分裂中期的细胞,再找前、中、后、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 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
(1)多细胞生物体积的增大=生物体的生长
细胞分裂 增加细胞数目
(2)不同动(植)同类器官或组织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取决
于细胞数目的多少。
(3)为什么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是不是越小越好?
细胞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不利于细
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核质比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分
裂
期
4n
4n
4n
4n→2n
2n
2n
2n
4n→2n
4n
4n
0
0
考点梳理
考点5
无丝分裂
考点5 无丝分裂
1、概念:由于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因此叫作无丝分裂。 2、过程: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细胞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 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3、实例:蛙的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