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精品教案+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
教学()分钟二、初读感知,解决生字词。

(课件出示3)
1.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牛郎织女在人间的生活是怎样的?
3.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
展影响很大?
板书:老牛、王母
4.找找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王母——织女的外祖母
老牛——牛郎的亲密伙伴
牛郎、织女----亲密爱人
板书:牵手——分离——相会
三、感受人物形象(课件出示5)
1.牵手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幸福生活,品析织女的人物形象。

交流:
生总结:他们生活幸福,美满。

板书:织女:善良勤劳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小结: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那么织女对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这条鸿沟,让一切变成可能。

到这里,你是不是想【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节和人物的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同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对这两人说点什么?
(课件出示6)
(赞叹、钦佩、祝福)
(2)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的作用。

生交流、汇报:
这段描写了老牛的去世,为后文牛郎披上牛皮上天追赶织女做铺垫。

(课件出示7)
2.分离
自读课文3、4自然段,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

(课件出示8)
生总结,交流:
板书: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

反过来想想,牵手和王母有没有关系?面对恶势力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可以被击垮、屈服,也可以开出绚丽的花朵。

但我们面对这么凶恶的王母,真的很气愤。

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
(课件出示7)
(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
3.相会
阅读5—8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每年七夕见面?(课件出示
9)
生读课文,总结,并回答。

虽然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虽然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是织女不死心,进行了抗争,就连喜鹊也被他们感动。

综合这些原因,牛郎织女每年七
夕会见面。

还好,喜鹊知道了他们的渴望,前来帮忙。


夕佳节,是中国情人节,你是不是觉得这比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更浪漫?
四、质疑,深化
1.质疑:为什么牛郎披着牛皮能上天,可是却过不去天河?(课件出示10)
2.
出示“神话定义”。

(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
节曲折动人,歌颂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照定义说说看法。

(不合情理之处不必深究,
因为那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的;情节曲折动人正是它吸引人之处;表达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因为封
建社会等级森严、人们身心都极不自由。

) 3.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
【设计意图:设置
“质疑,深化”这个环节,能让学生们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感受人们对幸福、自
由生活的向往和追
求,从而让他们明
白,即使是神话传说,也应该基于现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王母:另称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太灵九光龟台金母、瑶池金母、西王母、金母、王母、西姥等,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害的长生女神。

七夕:七夕节,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或七姐诞等。

在古代,七夕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在这一日,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

“七夕节”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传统习俗,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它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人为主角的节日。

课后作业
一、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依偎(wēi)衰(suāi)弱 B泰(dài)国珊(sān)瑚
C竹筐(kuāng)拗(niù)不过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她的门风,损害
..她的尊严。

()
2.日久天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
..她到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跟牛郎会一次面。

()
三、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天上虽然
..人间的生活。

..富丽堂皇,可是
..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她喜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描写了_______和_______的幸福生活,体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点段落品析。

王母娘娘派了好些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察访了好久,才知道织女在牛郎家里,跟牛郎做了夫妻。

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

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妈妈走,就跑过来拉住妈妈的衣裳。

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

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儿女,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喊了一句:“快去找爸爸!”
1.仿写词语。

怒气冲冲(ABCC)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体现王母的冷酷无情。

B体现小男孩的勇敢。

C点明小男孩的力气小。

3.你喜欢王母娘娘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国民间有四大故事,你知道是什么吗?和大家交流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C
二、1.损坏 2.答应
三、示例:他虽然没有说什么,可是心里却非常排斥这些。

他不喜欢做伤害别人的事,他喜欢帮助别人。

四、牛郎织女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五、1.风尘仆仆生机勃勃 2.A
3.示例:我不喜欢王母娘娘,因为她太冷酷无情。

六、《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11 牛郎织女(二)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牛郎织女(二)》是故事《牛郎织女》的第二部分,讲述的是牛郎和织女婚后的生活以及后来的遭遇。

牛郎和织女婚后有着短暂的幸福生活,接着他们就面临被拆散的命运,但是两人敢于争取自己的幸福,最后迎来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

故事赞美了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偎、衰”等10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理解课文主旨,能感受到古代人民在民间故事中所寄寓的美好理想,并能感受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

准确把握课文主旨,理解古代劳动人民在民间故事中所寄托的美好理想。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默读法
课文篇幅很长,教学要求让学生学会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内容。

因此本课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多次默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2.词句分析法
本课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很多,有很多关于人物细节描写的句子,要重点分析这些词句,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多媒体同步教学课件。

包括作者简介,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预习本课生字,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课内学习包括学习本课要求会认字的字音。

本课的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准确领会课文主旨,感受故事所寄托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学目标,本课教学流程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课前预习安排和课堂教学。

(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知道牛郎织女最后在一起了,那后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下面请大家继续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板书:牛郎织女
二、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2.教师范读生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三、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继续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完之后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2.学习第1-2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述的是牛郎和织女婚后的生活。

从这段可以看出,织女非常喜欢人间的生活。

看这个句子: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这个句子写出了织女对人间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

我们接着看故事的发展,第2段讲述的是老牛去世了,牛郎听老牛的话留下了牛皮。

3.学习第3-6自然段。

这一部分是牛郎织女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

织女私自下凡被王母知道了,王母很生气,于是来到凡间带走了织女。

牛郎靠着老牛留下的皮去追织女,眼看要追上了,王母画出了一道银河隔开了牛郎织女。

从此牛郎和织女就只能隔河相望。

请大家结合词语:“发誓、怒气冲冲、一把抓住、狠狠一推”等,回顾上一课书中“成天
成夜地织、自由也没有了”等句子说一说王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4.学习第7-8自然段。

这一部分是课文的结尾部分。

织女和牛郎两个人的执着最终让王母妥协。

于是每年七月七日这一天,牛郎和织女会在鹊桥之上相会,这就是“七夕”或者是“乞巧节”。

七夕作为一个古老的节日,很多诗人留下了诗篇来表达了情思。

比如像林杰的《乞巧》、杜牧的《七夕》、秦观的《鹊桥仙》等。

5.让学生再整体默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结合《牛郎织女一》,说说故事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

提示:牛郎、织女和王母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五、归纳课文主旨
六、板书设计
婚后牛郎织女幸福美满的生活(1)
牛郎织女老牛死了,牛郎留下了牛皮(2)追求幸福
王母娘娘抓走织女,用天河隔开牛郎织女(3—6)敢于斗争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