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第五回中的佛教思想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唯 一方 式 就 是 佛 教 。
在【 终身误】 中道出了“ 木石前盟” 境引出“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 , 有
绛珠草一株 , 时有神瑛侍者 E 1 以甘露灌溉 ……他既下世为人 , 我也去下世为人 , 但把我一生所有 的眼泪还给他 , 也偿还得过
界 观 成住 坏 空 等佛教 思想 。
【 关键词】 红楼梦 ; 佛教 ; 幻; 空 中图分 类号 : I 2 0 6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 — 8 6 1 0 ( 2 0 1 3 ) 8 - 0 0 5 4 — 0 2
《 红楼 梦》 的版本较多 , 仅I 1 前考脂评本 1 2 种, 程高本2 种 等 。就艺术成就而言 , 脂评本的成就略高 于程高本 , 而经过与 曹雪 芹同时期脂砚斋 等的批阅评注 的抄本更能 体现曹雪 芹
者及家族荣耀 承载者 , 在 曲词【 恨无常】 中写 “ 儿命 已入 黄泉 , 天伦 呵 , 须要退 步抽 身早 ” 暗示 了元 春富贵短暂 , 不得寿 终。
生、 来世的轮回观念。而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即因 , 绛珠仙子
的还泪之说则为果 , 遂有今世之宝黛一段风流孽债 。 而贯穿故 事始末 的便是一块无材补天 、 幻形人世 的顽石 , 由青梗峰弃石 到茫茫大士 、 渺渺真人携入红尘 , 历尽离合悲欢 、 炎凉世态 即
要 的一个 回 目即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 此节交代 了红楼中诸
为一 。 总之 , 石头是 和神瑛侍者一起历劫轮 回的。 【 留余庆】 《 幸 娘亲 , 积得阴功》 才使得巧姐儿得遇恩人 。 巧姐的判词“ 势败休 云贵 , 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 氏, 巧得遇恩人 。” 道的即是刘姥
姥一进大观园时王熙凤偶发善心接济 了2 0 两银 子,没想到因
这 一 小 小善 念 积 德福 分 , 最 后 家 族 衰败 , 巧 姐被 狠兄 奸 舅 卖 人
多女子 的命运 以及贾府败亡的最终结局 , 奠定 了整部 作品的
基调 : 幻灭 。本文着重分析《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甲戌校本 ) 第 五回“ 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中蕴含的佛


《 石头记》 第五回中的佛教思想探究
。 负 娟
( 新疆师范大学 文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 3 0 0 5 4 )
[ 摘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文学 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尤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尤深。本文主要探讨佛教
对经 典 名著 《 红 楼 梦》 的 影响 , 着 重 就 第 五 回分 析 小 说 中反 映 的 因 果 业 报 与 轮 回 。人 生 苦 谛 、 诸 法 皆 幻 以 及 佛 教 世
通灵宝玉,再最终 回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 ,历尽三个轮
回, 也是这个 “ 怀金悼玉” 故事的见证者 , 即载体 。石头的作用
除了记录故事缘 由外 , 在故事 中也和主人公命运息息相关 , 甚 至有 时能主导主人公的思想 , 两个宝玉“ 一人一石” 几乎 合二
早期创作原貌以及 真实 的表达意图。尽管版本众 多, 对 于“ 贾 宝玉魂游太虚幻境” 一节却未有太大争议 。《 红楼梦》 最为重
元春 作 为富 贵的象 征 , 反 而饱受 痛苦 , 呆在 “ 不 得见 人 的去
( 二) 幻 梦
处” 孤独寂寞无处诉说 , 短暂的人伦之乐都无 法实现 , 这是元 春 的悲哀 。此外 , 相信 “ 善有善报 , 恶有恶报” 的迎春亦被 “ 中
山狼 、 无 情兽 ” 糟践 而死 ; “ 机关算 尽太 聪 明 , 反误 了卿 卿性
佛教 苦谛 认为生存就是 痛苦 , 《 大般若涅 檗经》谓 有情 “ 八苦 ” : “ 生苦 , 老苦 , 病苦 , 死苦 , 别离苦 , 怨憎会 苦 , 求 不得
苦, 五取蕴八苦” 。生 老 病 死 是 人 的 自然 属 性 , 是 每 个 人 必 经
的痛苦。怨憎会 : 由于种种原因不得 不与 自己意气不相投者
教哲学思想。

妓院 , 得刘氏倾家所赎才得 以脱离苦海 。凤姐一时善念是 因,

因 果业 报 与 轮 回
刘 氏报恩是果 , 讲 的也是 因果报应 。
二、 人 生苦 谛
因果 律 , 为佛教教义系统 中 , 用来说 明世界一切关 系 的 基本理论 , 谓一切事物皆 由因果法 则支 配之 , 有 因必有果 , 有 果必有 因。众生由惑业之 因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 回的果 报, 众 生 的 口业 、 身业 、 意业 , 具 有善恶 不 同性 质 , 业力作 为 因, 产生 因果关系 , 善有善报 , 恶有恶报 , 如车轮之 回转 , 永无
第五 回主要讲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 警幻仙子受 宁荣二
公所托引宝玉归正 。警幻仙子 司人 间风情 月债 , 掌尘 世女怨
男痴。 宝玉随仙姑一 游 , 遂隐约道出了红楼众儿女的命 运。 太
他了。因此一事 , 就勾 出多少风流案 。” 三生石预示着前世 、 今
自然属性 的苦 在《 红楼 梦》 中是 比较普遍 的 , 在《 金陵十
二钗》 曲中表现如 : r 恨无常】 元春暴病而薨 , 【 喜冤家】 迎春被 虐
天亡 , [ 聪明累] 王熙凤辛劳命短 , 【 好事终 】 秦可卿画梁春尽 , 这 是《 金 陵十二钗》 正册中的五位人物 。元春作为家族地位最高

尽止, 故称轮 回。《 红楼梦 》 中的因果轮 回思想主要表现在绛
珠 仙子和神瑛侍 者的前世与现世 , 而因果业报主要是体现在
巧姐 身 上 。
块相处之苦恼。爱别离 : 即生离死别之苦 。求不得 : 即欲望
得不到满 足之痛苦 。这三种苦是主观愿望得不到满 足 , 是社 会属性 的痛苦 。而 五取蕴是 以上七苦 的根源 , 把五蕴和合之 假身执著为真实之存在造成 的种种痛苦 , 说 明人 的存在本身 最苦 , 所 以只要是有生命的个体 , 都是苦 的 , 而摆脱这种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