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598131.8
(22)申请日 2018.04.25
(73)专利权人 成都飞航智库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
顺河街189号1楼
(72)发明人 史瑞
(51)Int.Cl.
B60L 53/12(2019.01)
H02J 50/10(2016.01)
(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设有无线充电发送板,底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承载板,底板的另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穿过承载板上的通孔并固定设有第二销轴,连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座和承载板上,承载板的下部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设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下方设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通过导线与无线充电发送板相连,承载板的上部两侧均固定设有护板,护板的一侧设有挡板,挡板上固定设有限位柱。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电动汽车的充电,
值得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212195114 U 2020.12.22
C N 212195114
U
1.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包括长方形的底板(1),所述底板(1)上固定设有无线充电发送板(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设有支座(2),两个所述支座(2)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上转动连接有承载板(4),所述底板(1)远离所述支座(2)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上均固定设有第一销轴(7),所述第一销轴(7)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杆(8),所述承载板(4)远离所述转轴(3)一端的两侧均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与所述连杆(8)对应设置,所述连杆(8)远离所述第一销轴(7)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9)并固定设有第二销轴(10),所述连杆(8)上套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座(6)和承载板(4)上,所述承载板(4)的下部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远离所述转轴(3)的一侧设有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
(13)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4)上,所述限位杆(13)的下方设有限位开关(12),所述限位开关(12)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且所述限位开关(12)通过导线与所述无线充电发送板(18)相连,所述承载板(4)的上部两侧均固定设有护板(16),所述护板(16)远离所述转轴(3)的一侧设有长条形挡板(14),所述挡板(14)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4)上,所述挡板(14)远离所述承载板(4)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柱(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4)位于所述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形板(17),所述斜形板(17)与所述承载板(4)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15)为空心结构的橡胶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16)相对应的一侧均胶接有防撞垫,所述防撞垫为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的高度大于所述无线充电发送板(18)的高度。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12195114 U
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燃油的不断枯竭,新能源汽车节约能源、不排放尾气、节能环保等优点,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出现了无线充电技术,这为汽车充电带来了便捷,无线充电是通过电磁感应等技术,在充电设备和被充电设备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能,从而为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技术。
由于无线充电相对于有线充电来说,具有不易漏电、全自动操作以及无人值守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 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中。
而现有无线充电装置车位的缺陷在于不便于电动汽车快速且准确地停靠在停车位的预设位置,导致电动汽车无法进行充电或因电动汽车停车偏移超出了预设距离范围,导致充电效率大大降低。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设计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包括长方形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设有无线充电发送板,所述底板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设有支座,两个所述支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支座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均固定设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承载板远离所述转轴一端的两侧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杆对应设置,所述连杆远离所述第一销轴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固定设有第二销轴,所述连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座和承载板上,所述承载板的下部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上,所述限位杆的下方设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限位开关通过导线与所述无线充电发送板相连,所述承载板的上部两侧均固定设有护板,所述护板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设有长条形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上,所述挡板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柱。
[0006]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位于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形板,所述斜形板与所述承载板为一体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柱为空心结构的橡胶柱。
[0008]优选的,所述护板相对应的一侧均胶接有防撞垫,所述防撞垫为橡胶垫。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无线充电发送板的高度。
[001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汽车压在承载板上,并通过限位开关控制无线充电发送板对电动汽车实现无线充
电,在电动汽车驶离承载板后,承载板在弹簧的作用下断开限位开关,停止充电,护板以及限位柱可很好限定电动汽车停靠位置,避免电动汽车偏移超出了预设距离范围,提高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底板1、支座2、转轴3、承载板4、支撑板5、连接座6、第一销轴7、连杆8、通孔9、第二销轴10、弹簧11、限位开关12、限位杆13、挡板14、限位柱15、护板16、斜形板17、无线充电发送板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5]参照图1-2,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包括长方形的底板1,底板1上固定设有无线充电发送板18,底板1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设有支座2,两个支座2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3,转轴3上转动连接有承载板4,底板1远离支座2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座6,连接座6上均固定设有第一销轴7,第一销轴7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杆8,承载板4远离转轴3一端的两侧均设有通孔9,通孔9与连杆8对应设置,连杆8远离第一销轴7的一端穿过通孔9并固定设有第二销轴10,连杆8上套设有弹簧11,弹簧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座6和承载板4上,承载板4在转轴3的作用下可在底板1上转动,连杆8和弹簧11组合成一个弹性支撑结构,对承载板4的一端具有弹性支撑的作用。
[0016]承载板4的下部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板5,支撑板5远离转轴3的一侧设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固定连接在承载板4上,限位杆13的下方设有限位开关12,限位开关12固定在底板1上,且限位开关12通过导线与无线充电发送板18相连,支撑板5的高度大于无线充电发送板18的高度,支撑板5对无线充电发送板18具有保护作用,在电动汽车压在承载板4上时,限位杆13碰触到限位开关12,通过限位开关12控制无线充电发送板18对电动汽车实现无线充电,在电动汽车驶离承载板4后,承载板4在弹簧11的作用下断开限位开关12,停止充电。
[0017]承载板4的上部两侧均固定设有护板16,护板16远离转轴3的一侧设有长条形挡板14,挡板14固定连接在承载板4上,挡板14远离承载板4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柱15,承载板4位于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形板17,斜形板17与承载板4为一体结构,限位柱15为空心结构的橡胶柱,护板16相对应的一侧均胶接有防撞垫,防撞垫为橡胶垫,斜形板17方便电动汽车开上承载板4上,护板16以及限位柱15可很好限定电动汽车停靠位置,避免电动汽车偏移超出了预设距离范围,提高充电效率。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图1
图2。